赋能“她经济”丨市妇联多措并举推动妇女群众就业增收
今年以来,市妇联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缩小“三大差距”和助力“扩中”“提低”,围绕重点妇女人群、重点山区乡镇和女性六大优势产业【即来料加工(女红手作)、“妈妈的味道”、直播、家政服务、民宿(农家乐)、农产品销售】,持续释放“基地+中心”品牌势能,多措并举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实体化推进巾帼共富体系建设,相关经验在全市“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缩小“三大差距”例会上作交流发言;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健莅临“三八节”金华市巾帼共富市集现场指导,鼓励广大女性创业者立足本土特色,在传承非遗技艺、赋能乡村振兴中展现巾帼担当;相关做法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尧祥,副市长李斌峰肯定鼓励。“妈妈的味道”成功亮相2025金华市第四届发展大会,组织共富市集86场次,销售额达491.16万元,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上半年,发放来料加工费7.95亿元,带动15.87万人就业(新增就业4732人,含低收入农户20户);省巾帼共富工坊服务中心向山区海岛县发放加工费4.2亿元。
市 妇 联
市妇联深入推进“共富路上她力量”行动,通过组织“格姐”队伍上门开展妇女需求排摸,聚焦女性六大优势产业,创新构建“妇联制单、妇女群众点单、妇联精准送单”的闭环服务模式,赋能女性创就业增收工作落地见效。一是共富工坊扩围增效。召开全市党建引领“巾帼共富工坊”建设推进会,推动传统来料加工向农旅融合、非遗传承、电商直播等六大领域转型升级,新建巾帼共富工坊46家。举办来料加工对接会39场。推动“妈妈的味道”百店千坊建设向商圈、景区延伸,提质改造品牌店5家、工坊40家。全市举办“三八节”巾帼共富市集11场,设置美食手作摊位超800余个,吸引市民7.9万余人次,销售总额超116.76万元,联动市人力社保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同步开展春风送岗、技能培训等配套服务。二是来料加工提质扩面。发挥全国巾帼助农创业浙江基地、浙江省巾帼共富工坊服务中心作用,实现助农消费4.32亿元,举办专场服务15场,输出订单772万个。培育巾帼共富导师860人,带动助农销售额超200万元。面向城乡有创业就业意愿女性、全职宝妈、女大学生、低收入农户等群体开展来料加工“五个一”项目(一根红绳、一台平车、一根腰链、一条手串、一部手机)、家政服务、民宿(农家乐)、美食制作、巾帼直播、AI应用等技能培训316场,惠及受益1.09万人次。培育来料加工新经纪人99名,新建加工点50个(山区乡镇24个),带动就业2430人。三是优化巾帼人才培育。充分发挥巾帼新农人联盟、民宿(农家乐)女主人共富联盟等女性优势产业联盟及女企业家协会作用,培育新农人181名。举办2025巾帼共富市集暨“妈妈的味道”粽艺大赛。开展优秀女企业家进高校、进工坊活动19场次,1247人次参与,通过搭建产学研用融合平台,推动传统工坊向数字化、品牌化、集约化方向转型发展。联动女企业家协会,开展“春风送岗”招聘会116场,提供岗位6.59万个,达成意向8112人次。四是对口帮扶促进增收。组织巾帼帮帮团赴四川丹巴、巴州开展直播+来料加工技能培训700人次,输送中国结、钩花等加工订单28万个、服装加工订单15.8万元。举办展示展销活动8场,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50万元。启动金华—温宿古丽居家就业项目,市巾帼共富人才孵化服务中心接收6名温宿新农人开展180天技能集训;派驻巾帼帮帮团赴温宿举办来料加工技能培训班,助力100余名当地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婺 城 区
婺城区妇联以“巾帼e家亲·精准共富”品牌为统领,构建“培训-孵化-服务”全链条创业就业支持体系,取得显著成效。数字赋能拓展就业新赛道。开展电商直播培训3期,覆盖18个乡镇(街道)学员121人。建立“导师+学员”跟踪辅导机制,通过微信群持续提供运营指导;依托“婺女之声”平台开设"巾帼助企招聘"专栏,联动10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超1500个。精准服务构建共富新格局。深入山区乡镇走访排摸妇女就业需求,通过持续摸排建档,分类开展来料加工、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定向培训60场,参与培训人数近3100人次。新建巾帼共富工坊4家,新建来料加工点5家,带动就业237人。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建立“妇联+企业+社区”三方联动机制,在白龙桥镇中济社区等试点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集成技能培训、岗位对接、托育服务等功能,目前在中济社区来料加工点从事手工活劳动的妇女达120人,人均月入1500元左右。
金 东 区
金东区妇联紧扣“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目标,大力实施“巾帼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加强就业指导和培训服务,帮助妇女就业创业。多方联动强赋能。开展“巾帼赋能、企业安享”营商环境优化行动,组织30名区女企业家参观新区项目和龙头企业活动。组织义诊、普法、“防范关税战风险规避”课程等入企活动8场,惠及16家企业职工2600人次。深入推进巾帼共富工坊建设,新建4家。开展巾帼家政进社区试点工作,在曙光社区打造“金妈妈”家政服务品牌,设置“妈妈岗”岗位,吸纳5名“宝妈”灵活就业。组织女企开展春风送岗活动5场,239家企业提供5117个就业岗位,当天达成初步意向的求职者超过3200人。美食经济促共富。举办巾帼共富市集6场。持续推进“妈妈的味道”品牌建设,打造楼氏叶家酱鸭王“妈妈的味道”品牌店和10家“妈妈的味道”工作坊。依托岭下坡阳共富市集,打造巾帼创就业联盟基地,选派20名创就业导师,开展多元化就业技能提升培训,带动周边200余户妇女家门口增收。平安守护创新局。成立12支“美丽大姐”消防安全志愿服务队,联合消防部门、社工部创新构建“社工+消防+妇联”三方联动机制,开展安全逃生演练52场,培训人员2820人,组织排查全区393家来料加工点,发现隐患44处,整改44处。
兰 溪 市
强化平台建设,拓宽就业服务渠道。兰溪市妇联依托北部巾帼共富工坊服务中心,整合岗位信息资源,组织开展新春招聘活动、女性综合专场招聘会及兰溪市春季招聘会+来料加工集市(梅江站)等系列就业对接活动5场。新建巾帼共富工坊6家。上半年累计助力1100余名妇女实现创业就业。创新协作模式,激发基层就业活力。推广“村集体入股”模式,鼓励村社担任来料加工经纪人,实现集体增收与居民就业双赢。兰江街道华丰社区在妇联支持下创办“华丰共富工坊”,从单一U型枕包装升级为多功能加工车间,吸引40余名居民参与,社区增收12万元,居民人均月增收1500余元;香溪镇上李村将村集体场地出租给来料加工点,目前已带动10名村民稳定就业,月均收入超2000元,项目整体建成后预计解决70余人就业。深化技能培训,构建全链条发展体系。聚焦提升来料加工经纪人专业能力,组织开展接单技巧、合同风险防范、消防安全等专题培训500余人次。积极探索来料加工制售全链条模式,联合职技校开展电商直播培训,推动“加工+售卖”一体化发展。以云山街道枣树社区为例,通过与来料加工点合作设立直播间,将本地手作香囊、布艺包推向全国市场,带动宝妈、有就业需求女性实现灵活就业,部分居民月收入达5000元至10000元。
东 阳 市
聚焦创业就业,深化资源联动与能力赋能。东阳市妇联联动人社局组织来料加工、直播、母婴护理、家政服务等培训1126人。开展人工智能、AI应用等主题讲座,邀请竹编大师蔡红光走进广厦大学,为132名大学生开展竹编制作课程,传承传统技艺。服务乡村振兴,拓宽妇女就业增收渠道。协同人社局举办来料加工专场招聘会、“春风送岗”等系列活动,帮助2000名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着力打造“妈妈的味道”特色品牌,建成2家品牌店与10家工作坊,并以节庆活动为契机,在“三八”妇女节期间举办共富市集,吸引3万人次参与。联合多部门开展8场共富市集,实现总销售额超135万元。推动共富共享,强化就业保障与技能提升。新建巾帼共富工坊4家。开展85场安全知识宣传(覆盖12197人次)、71场应急演练(3752人次参与)及826家场所安全检查(8070人次参与),为妇女就业筑牢安全防线。各来料加工巾帼共富工坊累计发放加工费1.08亿元。
义 乌 市
义乌市妇联着力缩小“三大差距”,多渠道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助力妇女增收致富。巾帼赋能高质量发展,品牌出海谱新篇。推出“巾帼助力高质量发展与品牌出海”十项举措。开展“义乌老板娘”赋能培训、“她创造”沙龙、品牌出海项目推介等活动160余场,辐射超1.3万人次。开展女企业家进高校、“巾帼科创圆桌会”、产学研项目对接会、科技企业赋能行等巾帼科创活动。“义乌老板娘”新时代女性风采活动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赋能乡村“她力量”,巾帼行动促增收。组织全市各级妇联开展电商直播、短视频策划与制作、家政服务等相关技能培训50余场1700余人次。推动“妈妈的味道”品牌店建设,组织开展“巾帼义同创”“妈妈的味道”共富市集10余场,销售额达28万元。在李祖举办巾帼共富市集暨“妈妈的味道粽艺大赛”,吸引100余名巾帼新农人及外籍女性参与,当天展销额达6万余元。赋能山区海岛县,巾帼力促“家门口”就业。依托省巾帼共富服务中心平台,组织“巾帼帮帮团”深入山区海岛县开展走访调研和供需对接,提供40余场政策咨询、供需对接等专场服务,组织线上线下培训90余次,辐射5300余人。帮助山区海岛县对接实现加工订单772万个,带动1万余名妇女创业就业。
永 康 市
共富课堂赋能引擎。永康市妇联构建“需求导向+精准服务”培训体系,针对巾帼共富工坊主理人,创业女性群体开设“共富课堂”,推出AI技术应用、短视频创作,收纳整理等课程,联合市民政局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厨师技能培训,共计296名学员参加;“永康女匠 美丽智创”进村文化礼堂项目甄选课程20项,涵盖非遗技艺、家政培训等内容,已开课103场次,受益女性3000人次。共富市集惠民共富。永康肉麦饼走进第四届金华发展大会。组织巾帼美食巧手进机关食堂、大司文化街区等,开展以节假日为主题的各类共富市集16场,营业额达200多万。联合市文广旅体局、市交旅集团举办“非遗贺新春 美食促共富”永康肉麦饼制作技艺大赛,以赛事为媒推广非遗美食文化。共富工坊扩围提质。分类指导7家非遗传承、云创直播、文旅融合等巾帼共富工坊,提供个性化宣传展示、供需对接、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帮助女性就近按劳取酬、稳定创收。指导“妈妈的味道”百店千坊万品建设。新建5家巾帼共富工坊,新增来料加工点11个。
浦 江 县
强化人才培育,夯实创业就业基础。浦江县妇联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三支队伍”建设目标,举办全县来料加工经纪人专题培训会,120余名来料加工经纪人参与。开展来料加工、家政服务、电商直播等培训721人次,培育巾帼新农人27人。搭建就业平台,拓宽妇女增收渠道。推动新建巾帼共富工坊5家,其中仙华街道道光村、马墅村2家来料加工式共富工坊聚焦留守老人、全职宝妈及低收入农户等群体的就业需求,为80余名闲散劳动力提供灵活就业岗位。其中,马墅村共富工坊成效显著,首月实现人均增收4000元。举办来料加工展洽活动5场,切实帮助妇女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增收。创新品牌赋能,激活产业发展动能。指导巾帼共富工坊立足传统文化,深度挖掘浦江非遗“三豆腐”传统工艺,精心打造“妈妈的味道”特色品牌。举办巾帼共富市集2场,销售额达10万元。建设“妈妈的味道”直播基地1个,培育巾帼直播能手7个。
武 义 县
武义县妇联通过技能培训、岗位对接、政策扶持等多措并举,激发妇女创业活力,拓宽就业渠道,助力缩小“三大差距”。探索女性灵活就业“新路径”。积极推进跨区合作,探索来料加工向来机械加工转变路径,先后赴义乌、永康、东阳等地对接7次。与义乌智能制造协会达成战略合作,成功承接13万件发夹加工订单,优选包含坦洪乡、西联乡等山区乡镇50余个来料加工点,精准匹配义乌订单,实现二手加工向一手接单转型。截至目前二季度,全县共有来料加工点1072个,从业人员2.46万人,实现来料加工费收入1.83亿元,带动169户低收入农户增收。优化“妈妈的味道”品牌,组织开展“妈妈的味道”进武养拾光共富市集活动17场,培育女性创业能手100余人,精选特色产品亮相市三八节、发展大会等展销活动5场,累计创收30万元。技能培训拓宽妇女“增收路”。构建“导师+实训”培育体系,聘请第三批巾帼共富导师10名,开展送学送课、创业指导等服务12次。推荐4名优秀巾帼共富工坊女当家参加全省山区海岛县“AI赋能+居家灵活就业”培训班。举办巾帼网络直播培训班1期,培育40名女性直播人才。全面落实《武义县“巾帼共富工坊”扶持政策实施意见》,通过“以奖代补”兑现建设补助15万元。新建巾帼共富工坊8家,通过“工坊+农户”、“订单+培训”等模式,带动150余名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创就业。深化银企合作,与农商银行签订战略协议,专项出台《女创客贷款管理办法》,为女企协提供5亿元授信额度,首批为11名创业者授信490万元,累计带动女性就业120余人。
磐 安 县
持续推进来料加工产业发展。落实以奖代补政策,兑现2024年度以奖代补帮扶资金100.9万元。新建巾帼共富工坊5家,其中非遗巾帼共富工坊1家。用好山海协作,组织仁川镇、双溪乡等来料加工经纪人开展外出考察、业务洽谈4次,引进业务意向订单 30万元。举办“巾帼助共富 春风送岗位”来料加工专场招聘会2场,提供岗位4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80人。全面打通直播助农路径。精准筛选有一定直播基础的5 名山妹子代表,赴仙居县溪港乡百花村专项学习助农直播直播经验与运营模式。同时,争取磐安县优爱贸易有限公司、磐安县飞扬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等资源,组建山妹子主播服务团队,量身定制 “一对一”“多对一” 全流程指导服务,开展专项培训 15人。不断拓宽妇女就业渠道。对接农业农村局、人力社保局,开展山区乡镇妇女非遗手工、母婴护理、电商直播培训17期。培育市级“妈妈的味道”品牌店1家。持续推动巾帼品牌“妈妈的味道”磐安小吃进赛事进活动。组织开展“妈妈的味道”磐安小吃共富市集、文化市集体验活动5场,吸引2000余人,带动增收25余万元。
开 发 区
聚焦提升妇女就业竞争力,积极搭建赋能平台。开发区妇工委依托开发区零工市场及艾兰洁等平台,针对性开展直播、养老护理、家政服务、AI应用等技能培训48场,累计培训1115人,培育巾帼新农人7人。打造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2个。深化共富实践,拓宽妇女创业就业路径。完成省级“妈妈的味道”品牌店规范化建设,组织13家“妈妈的味道”美食店参与金华市巾帼共富市集,实现创收5.1万元。新建巾帼共富工坊1家。多次走访汤溪、罗埠、洋埠等地巾帼共富工坊、来料加工点及“妈妈的味道”品牌店,了解工坊负责人创业需求和存在困难,及时链接资源开展精准帮扶。
原标题:《赋能“她经济”丨市妇联多措并举推动妇女群众就业增收》
阅读原文
相关知识
赋能“她经济”丨市妇联多措并举推动妇女群众就业增收
广东横栏“探花姐姐”系列课程推动妇女灵活就业
妇女手工艺品展:看“指尖艺术”如何编织“指尖经济”
新会区党建引领打造“美丽庭院”建设示范 引导广大妇女群众及家庭参与“建、比、赛、晒”
巾帼共富越工坊活跃一支“她力量”
激活“她”动能 贡献“新”力量
“千万工程”红河实践丨“花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丨不出成都就能带娃采摘热带水果、体验田园生活?
精准赋能 激活婴童产业链发展一池活水
“善美巧手”韶关市妇女手工艺品制作培训(乳源专场)圆满举办
网址: 赋能“她经济”丨市妇联多措并举推动妇女群众就业增收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83665.html
上一篇: 2025年女性创业项目推荐:女性 |
下一篇: 三河镇开展“送您一朵永不凋零的玫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