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玉溪峨山:小竹篾编出“致富花”

玉溪峨山:小竹篾编出“致富花”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1 00:41

  自“四级联创”工作开展以来,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清泉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竹林景观为基底、竹编民俗为特色,充分挖掘竹韵文化,融入彝文化风格,聚力特色产业推动发展。

  党建引领,把稳产业兴村“方向盘”

  清泉村作为传统村落,气候宜人,竹类资源丰富,人们取材当地盛产的竹子,制作背篓、撮箕、挑篼等生产生活用具,竹箩、提篮、果盘等各式各样的竹编用品,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传统农业利润微薄和传统竹编市场萧条,成为制约壮大集体经济、村民增收致富的“老大难”问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清泉组党支部从本村一脉相承的竹编技艺入手,转变生产观念,力争将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与现代市场需求接轨。支部书记带头,多次组织外出调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到广西柳州、昆明宜良等竹编产业聚集地交流学习,推销本土特色制品,找准市场方向。针对竹编户对提升竹制品品质的需求,村党支部主动联系老师到村进行培训,以市场方向为导向,帮助提升竹编技艺。下一步,清泉组党支部计划联合村内竹编户成立竹编合作社、开拓电商市场,规模化、市场化运营竹编产业。截至目前,全村拥有竹林面积达400余亩,专职竹编户22户,每户每月的竹编收入在3000元至4000元左右。以提篮、果盘、茶盒等为主打的产品销往县内外,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竹编工艺品粗加工村,助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推陈出新,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为了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设计、加工方式等进行专业化培训。连续5年,每年至少开展为期7天的竹编工艺技能培训,邀请云南工艺美术学校竹编专职教师、竹编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李加云及新平、峨山本土竹编工艺师前来授课。通过面对面、手把手地实操培训,让村民掌握剖丝、切丝、刮削、磨光、起底、编织、锁口等几道关键工序,严格手工艺产品制作相关工艺、质量规格、材质形状等。

  为了传承和发展民间手工艺品,让民间手工竹编工艺走进旅游市场,通过积极挖掘民族文化元素,注入现代工艺设计理念,把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理念相结合进行创新,开拓竹编工艺的用途,特别是在设计、加工方面按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来定制竹编产品,做到有的放矢,提高了工艺品精致度和观赏性,让传统手工艺品有了“活力”,盘活了销路,不仅传承了民族文化、民间工艺制作技术,还提升了当地劳动者素质,让更多年轻人学习民间手工竹编技术,让尘封的历史文化转化成市场效能,产生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能人里手,争做强村富民“带头人”

  “以前做竹编,一天仅有十几元收入,很多人都不愿意干,现在我在家做竹编,一个月能净赚3-4千元,大家劲头更足了,都想跟着一起干呢。”竹编能手董会琼介绍道。今年44岁的董会琼是村里比较年轻的竹编能手,祖上六代人,竹编技艺一脉相传。受长辈影响,董会琼十一二岁便开始跟着父母学手艺,三十多年来,竹编手艺已炉火纯青,曾被评为县级竹编工艺师。她编制出来的各种各样的竹编制品琳琅满目,新颖别致,深受消费者喜爱。董会琼作为村里的“老手艺人”,将自己经验倾囊相授给想学习竹编手艺的人,耐心细致回答各种问题,发挥传帮带作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着竹编技艺。在董会琼的带动下,清泉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竹编行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峨山县委组织部 供稿

相关知识

玉溪峨山:小竹篾编出“致富花”
玉溪好玩场:峨山千亩竹海,创意玉峰天眼!
玉溪市峨山县十大旅游景点
玉溪鲜花配送,玉溪鲜花预定服务
小菊花孕育大产业——玉溪除虫菊产业发展观察
峨山花店
小菊花孕育大产业 ——玉溪除虫菊产业发展观察
竹篾开“花” 创造千变万化的奇迹
玉溪花店鲜花推荐,玉溪鲜花2小时内快速送到!
舒城:小毛竹开出“致富花”

网址: 玉溪峨山:小竹篾编出“致富花”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8305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从竹凉席到竹编包、竹制手机架,浙
下一篇: 青神竹编“织”就绿色纽带:非遗出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