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全诗赏析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全诗赏析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20 17:53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出自唐代韩愈的《池上絮》

译文池塘上没有什么风,只有那落日的余辉,杨花在天晴后又各自从池塘上飞起来了。

注释晖:日光。杨花:即柳絮。

赏析微风不兴,柳絮满天,夕阳之下,诗人坐在明澈如镜的池塘岸上,静心地看着柳絮在半空纷飞,通过这样的观察和描绘,表明诗人对大好春光的无限情趣。

收藏

下载

复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韩愈 韩愈《池上絮》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池塘上没有什么风,只有那落日的余辉,杨花在天晴后又各自从池塘上飞起来了。
柳絮为了依靠它的纤质越过这清镜似的池塘,却满身湿透而不能够归去了。

注释
晖:日光。
杨花:即柳絮。
纤质:谓纤小的身躯。凌:渡过,逾越;清镜:指池水。
湿却:湿了。

鉴赏

  这是韩愈一首描写柳絮的诗。微风不兴,柳絮满天,夕阳之下,诗人坐在明澈如镜的池塘岸上,静心地看着柳絮怎样轻轻地飘落在水中,那纤细的绒毛又是怎样被水一点一点地润湿而再也不能飞起。这样的观察和描绘,说明诗人对大好春光是有无限情趣的。

  此诗通过对夕阳湖畔柳絮满天,杨花飘落水面,被水浸湿再也不能飞起来这个细节的描绘,体现出作者陶醉于旖旎的大自然风光的情趣。作品前以写景起兴,后转比拟,堪称鞭辟入里之作。

  此诗前以写景起兴,后转比拟。意在杨花不过为了飞到水面上照下自己,便落入水中,无复飞扬了。当然有昌黎自况。“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穹不得归.”一句抓住在池边

创作背景

  视内容情调,这首诗似作于元和六年(811年),任河南令,在洛阳时。韩愈见眼前景物不饰自切,于是创作此诗以喻社会世俗不琢自深。

参考资料:完善

1、 卞孝萱,张清华编选·韩愈集:凤凰出版社,2014.10

简析

  《池上絮》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前两句写落日的余晖照着池水,柳絮漫天飞舞;后两句写柳絮飞过池面时,因为沾湿了,就再也不能飞回。这首诗描写细腻,意趣横生,摄取飞絮沾水美的倩影、美的姿容入诗,造出闲静淡远的意境,表现诗人对冲和淡泊、空灵闲寂的情怀和对美好春光的无限热爱之情。

韩愈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444篇诗文 ► 1756条名句

收藏

下载

复制

详情

猜您喜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相关知识

柳絮为什么叫“杨花”?答案藏在这些古诗里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全诗意思及赏析
又到一年柳绿时古今有名的十五首吟柳诗词你会背诵几首?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全诗赏析
描写春天杨絮的诗句
关于柳絮的诗句(227句)
“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全诗赏析
描写杨花柳絮优美诗句130句
“榆叶杨花扑面飞”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树树白杨花”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网址: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全诗赏析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8194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杨万里《春晴怀故园海棠二首》咏海
下一篇: 《杨柳枝词九首》刘禹锡原文、注释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