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你长大》:一位平凡的母亲为儿子收藏的成长记忆
《我陪你长大》:一位平凡的母亲为儿子收藏的成长记忆
记录一位母亲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心路历程,真实反映孩子面对人生各种困难时的不快以及经历不同阶段成功时的喜悦……
前 言
儿子的整个童年是在厂区的家属院里度过的。院子不大,但随处可见建厂初期就种植、现如今根深叶茂的枣树,在新修建的小花园里有花、有草、有昆虫。除此之外,楼下的空地上还有一大堆沙子。这一切无形中让渐已破旧的厂区环境留存了一抹浓重的大自然底色。孩子们就在这方小小的天地里追逐嬉闹,乐此不疲地抓虫子、玩沙子、打枣子。
我在儿子四岁的时候,开始在WORD文档里记录他成长的点点滴滴,没想到一次在重装系统的时候,一个系统格式化操作便使得那些用心敲打出来的文字和抓拍下的照片不翼而飞。为此我伤心的同时也中断了记录。
但有些事冥冥之中好像真有天意。在网上我有幸与重庆的“落花”和宿迁的“月光”因文字结缘,她俩一个在单位从事宣传工作,一个是电台的记者,所以文笔相当好。而我除了上学时在校广播站写过广播稿之外,离开学校后连篇像样的工作总结都没写过。承蒙她俩引领,我们三个70后妈妈开启了一段难忘的“博客之旅”。这期间彼此的惺惺相惜铸就了我的坚持。
我用博文的形式将儿子成长过程中发生的一幕幕记录了下来。有我和儿子的对话,有儿子的口述日记,有儿子写的作文,有自己的育儿感悟,有与儿子之间的冲突,还有我的焦虑和抓狂。不得不说,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带给我大大小小的情绪波动,小时候喜悦多一些,长大后烦闷多一些;但不管怎么样,都或多或少地让我学会思考和反省。
回首之间,从儿子六岁上学前班到十九岁上大学,我陪着他经历了小升初、中考、高考。这些琐琐碎碎的片断和絮絮叨叨的诉说不经意间串联成了一部儿子的成长史。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可陪伴毕竟是有期限的。不得不承认,其实我们真正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随着高考结束,这一切可能戛然而止。不管父母有多么难以割舍,但有关孩子的过往终将成为生命中的回忆。
这些年,我尽量把儿子这些懵懵懂懂的成长过程和我起起伏伏的心路历程真实地记录下来。以后不管儿子有没有兴趣看,但作为一个妈妈,这是我能为儿子收藏的一份记忆,这份记忆相对于儿子来说,可能微乎其微,但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所谓的意义重大,周国平写道:“如果说,生命早期的精彩纷呈对于做父母的是宝贵财富;那么,对于孩子自己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孩子身在其中浑然不知,尚不懂得欣赏和收藏它们,而到了懂得的年纪,它们早已散失在时光中了。为孩子保住这一份财富,这只能是父母的责任。孩子长大后,把一份属于他的孩提时代的完整记录交到他的手上,他会多么欣喜啊。这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天下父母能够给孩子的礼物,不可能比这更贵重的了。”
缘于此,我准备将这些不太完整的记录整理出来,送给长大的儿子和老去的自己。
目 录
2006·六岁·学前班 001
2007·七岁·一年级 007
2008·八岁·二年级 015
2009·九岁·三年级 025
2010·十岁·四年级 031
2011·十一岁·五年级 041
2012·十二岁·六年级 059
2013·十三岁·初一 079
2014·十四岁·初二 095
2015·十五岁·初三 119
2016·十六岁·高一 151
2017·十七岁·高二 181
2018·十八岁·高三 219
2019·十九岁·上大学 269
后 记 275
朋友寄语 277
后 记
整理这些文字的过程其实又将自己的育儿之路重走了一遍。所不同的是我时不时在局中人和局外人之间转换。身处局中人时,儿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幕幕历历在目,我会被好多往事牵惹得或哭或笑,但浑然不知儿子早就长大;身处局外人时,我才发现儿子从十岁开始就已经在自我成长的意识中极力挣脱我的管束,而作为妈妈的我却没有配合他的成长。应该也就是那时候起,在和儿子不断地“撕扯”中,在我的眼里和心里,儿子渐渐变得“面目全非”,以至于母子之间彼此嫌弃,两败俱伤。
想想这些年,我一遍又一遍地告诫自己,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关爱他。可每每临到事上就是做不到,我依然会愤怒、失望、失控,继而内疚自责,然后反思道歉,下次继续循环。感觉无休止地走进了一个死胡同一直没出来。
另外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一直觉得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给予了他足够的陪伴,极尽所能地对他好,况且整个小学阶段我和儿子相处得真的是其乐融融;为什么到了最后却“反目成仇”呢?
最终我在别人的文章里找到了答案:“别指望早年对孩子很好孩子就不会出问题,青春期这几年是个必经之路,是孩子到成人的唯一通道。这个通道中,孩子所有的‘折腾’都在试图‘打败你’,让你难堪、难过、生气,让你手足无措,让你情绪失去控制。他自己可能都觉察不到,大多数还伴随莫名的难过、自责、愧疚,‘我怎么可以这样对爸妈说话呢?’但他们依然如此。当你真被打败了,尽管意识上他是愧疚的,但潜意识是开心的,不能说是开心,应该是胜利!”
温尼科特说:“如果一个孩子要成为一个成年人,那么是要踩着一个成年人的尸体才能完成这段成长之路的。”这段话包含两层意义:其一,父母只有让孩子打败自己,他才可以踏上自由之路;其二,但父母要幸存下来,要鲜活地活下来。
我不得不承认,在和儿子的“交战”中,他打败了我,而我也幸存了下来,只是不那么鲜活而已。
此时,当下,2020年的春节,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人民都被困在了家中。我便开始着手整理这些文字,想装订成册,准备作为送给儿子的二十岁生日礼物。但在整理的过程中我渐渐地萌生了想让更多的父母和我一起分享的愿望。
虽说我的这些记录纯属个人化,但我想每个孩子的成长阶段都是一样的,或许我那些做得不那么好的地方可以给后来的父母一些启示和改进,从而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
同时,我还想告诉和安慰如我这般自认为失败的母亲:你的无奈、焦虑、崩溃、自责、悔恨、眼泪、唠叨,就是一个家有青春期孩子的妈妈本来的样子,成千上万的母亲都经历过或正经历着同样的困惑,你并不是例外。
最后,我借用并修改《请回答1988》里的一句话送给自己和儿子:“妈妈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妈妈,妈妈也是头一次当妈妈。我儿子,稍微体谅一下。”
作者简介
苏琼,网名风儿。一个游走在文字里的财务会计。喜欢拍摄,热爱自由。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书 讯
《我陪你长大》是一位平凡的母亲为儿子收藏的成长记忆。它记录了一位母亲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心路历程,真实地反映了孩子面对人生各种困难时的不快,以及经历不同阶段成功时的喜悦;表达了母亲通过孩子视角进行的思考和产生的感悟。这不仅是孩子成长历程中重要时刻的记录册,也是母亲与孩子一同成长、以孩子、母亲的双重眼光看待整个世界的感悟集。相信很多母亲和孩子共读此书时,都能看到彼此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影子。
作者苏琼,会计,文学爱好者,长期坚持写作,作品散见于“陇上风情”等网站,文笔清丽,语言清隽。
此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关知识
感恩我的母亲演讲稿三篇
感恩我的母亲主题演讲稿范文(通用5篇)
你陪我长大 我陪你变老
母亲节感恩母亲演讲
★感恩母亲演讲稿10篇
儿子生日祝福语发朋友圈,祝儿子生日快乐发朋友圈
老舍《我的母亲》赏析
感恩母亲主题演讲稿(精选15篇)
感恩母亲演讲稿18篇
初中语文|中考满分作文:《成长的记忆》(范文7篇)(收藏)
网址: 《我陪你长大》:一位平凡的母亲为儿子收藏的成长记忆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79856.html
上一篇: 记录花成长怎么拍摄 |
下一篇: 感恩的花开在成长的路上作文600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