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探究】植被的革质与蜡质差异,附轮作/间作/套种/免耕/垄作/连作/休耕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新课标高中地理教材,无论是人教版、湘教版亦或是中图版、鲁教版都在必修一中《植被》内容中涉及到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具有蜡质叶片,而亚热带季风区的植被具有革质叶片。
(蜡质叶片图)
(革质叶片)
那么,这两种气候类型下植被的叶片异同点在哪?高中生在做有关植被特点试题需要从哪里切入,又该如何思维建模呢?
一.从气候类型分布图说起
1.地中海气候及其植被
(1)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夏干气候)
①分布规律
一般分布在南北纬30—40度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最典型,故而命名地中海气候。
注意: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气候分布可以拓展到北纬43度左右。
②气候特点
夏季炎热干燥(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③气候成因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
(地中海气候典型的树木—橄榄树)
地中海气候特点概括起来说就是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这种雨热分离,对植物十分不利。在生长季节,植物必须经过炎热干燥的锻炼, 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片一般较厚,植被的叶子上长有一层厚厚的蜡质层,叶小,很硬,故地中海的植被类型被称为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或副热带常绿硬叶林。
2.亚热带季风气候及其植被
①分布规律
南北纬25—35度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区(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北半球亚洲东部、东南部才有)。
②气候特征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季风典型,气温年较差较大;夏季最热月的均温多在26℃以上,而冬季最冷月的月均温在0-16℃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800-2000毫米,夏半年降水占全年的70%左右。
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亦称之为亚热带季风林。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是常绿阔叶林中的主要树种。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的树木通常具有樟科植物的特征, 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叶面常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因此,常绿阔叶林又有照叶林之称。典型的有樟树、茶树、柑橘树、甘蔗等。
二.植物叶片革质和蜡质
1.革质叶片
①革质叶片的细胞壁较厚,像皮革的质地,形状卵形、椭圆形,颜色主要为碧绿色,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储存水分的量也很大。革质叶片主要是旱生植物的叶子,主要是桂花、橡皮树、迷迭香等,叶片会带有香味。
(革质叶片)
②革质叶片的顶端较为尖锐,底部呈圆形、心形,长度为5~12厘米,宽度为2~3厘米,边缘具有波浪的形状,正面的颜色为深绿色,背面的颜色为浅绿色,明显的叶脉通常具有3条,叶柄的长度为3~5厘米。
2.蜡质叶片
①蜡质叶片的表面具有光泽,覆盖有一层透明的蜡状物质,能够有效抵御病虫的侵害,减少细菌的滋生,同时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保证在生长过程中,拥有充足的水分。常见的植物有月桂、田七、海棠等,并不带有香味。
(月桂图片)
②蜡质叶片的顶端为圆钝形、近圆形,底部呈宽卵形,长度为8~10厘米,宽度为1~2厘米,边缘具有不规则的锯齿形状,表面还长有细小的绒毛,叶脉的纹理并不明显,颜色为翠绿色,叶柄的长度为5~10毫米。
三.革质和蜡质异同点(4异3同)
1.革质叶片和蜡质叶片有四不同
革质叶片和蜡质叶片的区别有:质地不同、特性不同、植物不同、外形不同。
①质地不同
革质叶片的细胞壁较厚,像皮革的质地;蜡质叶片的表面具有光泽,覆盖有一层透明的蜡状物质。
②特性不同
革质叶片反射太阳辐射,防止叶片被太阳灼伤,同时革质储存水分的量也很大(冬季耐寒耐旱);蜡质叶片能够有效抵御病虫的侵害,减少细菌的滋生,同时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保证在生长过程中,拥有充足的水分。
③植物不同
革质叶片主要是旱生植物的叶子,主要是桂花、橡皮树、迷迭香等,叶片会带有香味;蜡质叶片常见的植物有月桂、田七、海棠等,并不带有香味。
④外形不同
革质叶片的顶端较为尖锐,底部呈圆形、心形,长度为5—12厘米,宽度为2—3厘米;蜡质叶片的顶端为圆钝形、近圆形,底部呈宽卵形,长度为8—10厘米,宽度为1—2厘米。
2.革质叶片和蜡质叶片有三相同
革质和蜡质叶片的功效相似,主要作用有三方面的相同点:
①保水,防止水分的过量流失
②防灼伤,隔离紫外线,保护内层细胞;③防高温,同样是是保护内层细胞。
四.革质蜡质叶片试题赏析
2022·秦皇岛检测)北极棉花,在北极又称“雪绒花”,它顶着的白白的绒球是自己的种子长出的毛。下图为北极棉花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北极棉花白白的绒球最主要的作用是
A.扩大种子传播距离
B.保护种子少受冻害
C.吸引昆虫传播花粉
D.减少叶面水分蒸腾
2.关于北极棉花的推测,合理的是
A.根系发达而深长
B.叶面具有蜡质层
C.叶片常年呈绿色
D.抗病虫害能力强
物候是指生物长期适应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而形成与环境相适应的以年为周期的生长发育节律现象。图1示意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的植被分区,图2示意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纬度与植被物候的相关性。将绿度开始新增的时间定为返青期(SOS),绿度开始衰退的时间定为枯黄期(EOS),绿度的持续生长时间定为生长季长度。据此完成3~5题。
3.乙区的植被
A.四季常绿 B.蜡质层厚
C.秋冬落叶 D.多革质叶片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4.我国第二、三级阶梯过渡带的植被
A.返青期与纬度大致呈负相关
B.枯黄期随纬度升高呈提前趋势
C.生长季长度与纬度呈正相关
D.返青期的变化幅度较枯黄期大
5.43.5°N附近返青期与枯黄期状况的成因是
A.海拔高,气温低
B.远离海洋,降水少
C.生长季蒸发量大
D.土壤淋溶作用弱
【试题解析及参考答案】
第1题,北极地区地处高纬,气候寒冷,生存的植物极易发生冻害,材料“它顶着的白白的绒球是自己的种子长出的毛”,说明北极棉花白白的绒球是为保护种子少受冻害,B正确;在严寒的北极地区,植物首要的目标是生存,因此绒球虽然可以扩大种子的传播距离,但不是最主要的作用,A错误;北极棉花是像蒲公英一样靠风力播撒种子的,而不是昆虫,C错误;北极气候寒冷,叶面水分蒸腾本就少,D错误。故选B。
第2题,北极棉花属于草本植物,根系一般较浅,由于北极地区冻土广布,不利于根系向土壤深处发育,A错误;北极棉花叶面细小,可以耐寒,而蜡质层一般是耐旱植物的特质,B错误;叶片常年呈绿色,有利于北极棉花在短促的暖季迅速进行光合作用,而不必耗费能量生长新叶,C正确;北极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因此北极棉花的抗病虫害能力弱,D错误。故选C。答案:1.B 2.C
3.C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乙区的植被应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秋冬落叶。四季常绿是常绿林植被的特点,蜡质层厚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植被的特点,多革质叶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的特点。
4.B据图分析可知,低纬度地区返青期开始较早,随纬度增加返青期大致呈推后趋势,低纬度地区枯黄期开始较晚,随纬度增加枯黄期大致呈提前趋势,即返青期与纬度大致呈正相关,枯黄期与纬度大致呈负相关,生长季长度与纬度呈负相关,返青期的变化幅度较枯黄期小。
5.A图中显示,43.5N附近返青期开始较晚,枯黄期开始最早,生长季较短,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且以草原植被为主。43.5°N附近主要为温带草原,春季累积降水呈显著上升趋势,增加的降水早已满足草原生长所需的水分,使得草原返青期对降水的响应不明显。
01
轮作
概念: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
图为轮作示意图
Tip:年间单一作物轮作:一年一熟的大豆→小麦→玉米三年轮作;一年多熟条件下既有年间的轮作,也有年内的换茬:如南方的绿肥—水稻—水稻→油菜—水稻→小麦—水稻—水稻轮作,这种轮作由不同的复种方式组成,因此,也称为复种轮作。
作用:1.减少土壤中的病菌病虫害数量,降低土壤病害传染几率。2.减少田间杂草,降低成本3.避免单一作物其片面消耗,均衡利用土壤养分。还可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来源,调节土壤肥力。4.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5.改善耕地质量,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02
间作、套种
概念:
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种: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作、串种。
图为玉米花生间作(图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掉)
作用:
1.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空间、光照、土壤、水分等资源,改善作物通风条件;2.增加土壤养分;
3.调整农业结构,增加作物种类,增强市场适应性,提高经济效益;
4.减少病虫害;
5.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
6.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
7.套作还可以缓解农忙时期用工矛盾。
03免耕
概念:
图为冬闲稻田免耕种植黑麦草(图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掉)
作用:
1.增加土壤有机质、微生物群落,改善土质。
2.避免阳光直射、减少水分蒸发、土壤风化,保持水土,保温保墒。
3.节约人力、燃料、时间等生产成本,利于抢农时。
4.产品品质好,经济效益高。
5.消极作用:增加病虫害。
04
垄作
概念:在高于地面的土上栽种作物的耕作方式,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在气候冷凉、春季易旱、夏季易涝地区采用较普遍。
图为甘薯垄作(图片来自于百家号-农民小超讲三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掉)
作用:
1.土壤:增加土壤厚度,利于作物生长;土壤不易板结(土壤疏松),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
2.光照:垄台土壤受光面积增大,吸热散热快;
3.温度:提高地温,增大土地昼夜温差,利于养分积累;
4.灌溉与排水:利于(旱季)顺沟灌溉和(雨季)有利于顺垄排水防涝;
5.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被风吹起的土粒落入邻近垄沟,可减少风蚀,植株基部培土较高,可防倒伏;
6.有利集中施肥,可节约肥。
缺点:1.固有垄作耕法受农具限制,耕作层浅;
2.固有垄作耕法用原始的木制大犁,作业效率低。在人少地多的条件下,不便于精耕细作。
05
顺坡垄作
概念:指在坡面上沿坡降的方向起垄耕作。
图为葡萄的顺坡垄耕(图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掉)
作用:
1.有利于田间排水;
2.有利于通风采光;
3.便于田间管理;
4.主要缺点不利于灌溉,不利于水土保持。
06
等高种植
概念:或称横坡耕作,是指在坡面上沿等高方向所实施之耕作,表现形式多为梯田,是保持水土、提高抗旱能力的保土耕作方法。
图为梯田(图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掉)
作用:
1.有效地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水分入渗率;
2.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3.垄作可以增加表面积,增强光效;
4.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07
休耕
概念:耕地在可种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的方式。
作用: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以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并积蓄雨水,消灭杂草,促进土壤潜在养分转化,为以后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和条件。
08
连耕
概念: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相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也叫连种,连茬。
作用:
增大土壤压力,使土壤肥力下降,增大病虫害爆发的几率。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持续不停更新动力
相关知识
轮作/间作/套种/免耕/垄作/连作/休耕
轮作/间作/免耕/垄作/连作/休耕都是什么?
【农业地理】高考地理中的垄作耕作法、轮作/间作/套种/垄作/连作/休耕
农业科普:轮作/间作/免耕/垄作/连作
【农业地理】什么是轮作、间作、套种、免耕、垄作、连作、休耕,高考地理中的粮食安全!
【农业地理】详解“轮作/间作/套种/免耕/垄作/连作/休耕”,中国帮布隆迪种水稻,结果种的太好,撕毁了西方国家的伪善
间作、套种、垄作、轮作与休耕、熟制与复种指数……03
轮作、间作、套种和连作的区别
间作、轮作、套种.ppt
间作、套种、轮作
网址: 【地理探究】植被的革质与蜡质差异,附轮作/间作/套种/免耕/垄作/连作/休耕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78334.html
上一篇: 云南的硬叶常绿阔叶林——古地中海 |
下一篇: 常绿硬叶林适合种什么花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