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巧,毛南族精品
(一)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巧,毛南族精品
毛南族花竹帽被毛南族人称为“顶卡花”,意为“在帽底编织花纹”。花竹帽是用当地盛产的金竹和墨竹蔑子编织而成的,是毛南族的艺术精品。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通过毛南族文化了解关于花竹帽的编织技巧吧。
花竹帽编织工艺:
花竹帽制作比较考究。选取毛南山乡盛产的金竹和墨竹,将竹破成竹篾,用手工编织。
花竹帽由里外两层复合而成,里层由12片主篾组成,又分为360片分篾,加上2至30片横栅交叉编织,金篾与墨篾织成各式各样的多层边花,花纹相似壮锦,丰富多彩。表层由15片主篾,720片分篾,加上60至80片横栅交叉编织。
帽顶编织成像蜂窝眼一样的小洞眼,编成后帽沿呈现一环黑圈。然后再用皮纸和花布覆垫,表层的顶部则用鹅毛根破成片,顺着竹篾编织的脉络覆上。
花竹帽编得细密、匀齐,不透光,不漏雨,帽子形状大方,精巧新颖,显得十分俏丽美观。
花竹帽传说:
很久以前有个英俊小伙儿、是个编织能手,他走到哪里就用哪里的竹子编织竹器卖,以此糊口度日。一天,他来到长满金金竹和墨竹的毛南山乡,看见这么多好竹子,喜出望外,砍了些竹子,连夜编成一项花竹帽。第二天,他高兴地戴着花竹帽上山继续砍竹。
当时在山上还有个毛南族姑娘正在砍竹,也是个编织能手。不一会儿,天突然下起雨来。小伙子毫不犹豫地把花竹帽递给姑娘戴着挡雨。姑娘不好意思一个人戴,就与小伙子一块儿戴。雨停后,姑娘突然发现帽底编有精美的花纹,惊喜地说道:“多美的顶卡花!”后来,两人结为夫妇。
在丈夫的帮助下,那位毛南族妇女把“项卡花”编得更加精美了。从此,顶卡花就在毛南山乡流传开来。毛南族妇女把花竹帽看成是美好幸福的象征。
(二)毛南族的宗教信仰是什么
信仰是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的,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民俗风情决定了不同的信仰。作为少数民族的毛南族也有着自己的信仰,他们有着多种信仰,例如:动物崇拜、植物崇拜、多神崇拜等。接下来,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看看毛南族文化吧!
毛南族是个信奉多神的民族,他们所信仰的原始教名目很多,其中主要是动植物崇拜。
植物崇拜。每个村子都供奉着一棵大树,称为“坛木”(音),说是护村树,具有很大的神威,谁都不能伤害它。每个村子都将一株状似茅草的长升草(学名卧乌草),奉为神草,借助它镇魔驱邪。妇女背小孩远行,要取它一两张叶子打个结,插在背上,回到家才取下来。家里有人生病,在门口就斜放一根木柱或扁担,系上“神草”,贴一小张红纸于其上,示意外人。如果谁家的小孩被认为缺“五行”中的“木”类,必须备办酒肉礼物,求拜“木”命者为“寄父”或“寄母”。若对方不答应,便选一棵树供奉,以补“木”之不足。此后若有病,缺“木”者须再备办酒肉供品祭树,以求消灾去病。
动物崇拜。原始意识一直使毛南人把牛、猪等牲畜及鸡、鸟禽兽之类看做灵物。刚买回来的猪仔,要经过“烙棋”(燃火烤熏猪笼、猪栏)的洗礼。屠宰猪、牛等牲畜,主人要端起盛有食肴的器具呼唤该牲畜,谓之“叫魂”。此举意在祈求死畜宽恕,日后饲养才不遭报复,牛犊服役之前,也要举行种种神秘的仪式,目的是使它驯服。公鸡会报时,被认为能晓神明,而当做群众观灵物卜吉。母鸡啼叫则视为反常现象。对龙蛇的崇拜也很突出。传说龙的活动同雨水有关,故以往的分龙节都少不了要举行隆重的祭龙仪式,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毛南族从事宗教活动的神职人员中,有道士、鬼师、巫师、鬼谷先生、法童等,他们有一定的分工,互不统属,有的已专门依靠“法事”活动的收人为生活的重要来源,“道士”在表面上崇尚道教,而实际上则同佛教的关系甚为密切,他们专为过世的老人“打斋超度”,挂佛像、念佛经、“道士”之中又分为“正教”“丙教”“准教”三种:“正教”的从事“法事”活动时吃斋,“丙教”和“准教”则不忌。“鬼师”是学梅山派的道教徒,一般人称道士为“文教”,称 “鬼师”为 “武教”,“武教”的人专门从事“还愿”和“赶鬼”活动,不会“打斋超度”,不忌荤,他们是专门的神职人员。“巫师”和“鬼谷先生”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能做“法事”的人很少,只能做卜挂,择日,看风水等。
“法童”又称“降豪”,分为“压”、“禁”(均毛南语)两种。做“压”是一种“问鬼”活动,如家里有人生病则认为“祖先”找不到住处而同家作崇,这时要“问压”,做“压”的人头上蒙白布,伏在桌子上颤抖不停地与“祖先通话”,然后转告来问“压”的人该做何种“法事”报孝祖先,从而求得平安。做“禁”和做“压”的原因和目的不大一样,场面比较隆重。因为家里常发生或现在发生了非正常伤亡事故时才做“禁”。做“禁”时,除米头和钱外,还有鸡、猪肉等供物,“法童”躺有供床前的席子上,盖上被单,并由另一“法事”在其身边念经,让他到“阴间”与伤亡的人“通话”,从而“弄清”家中发生不幸事故原因,在毛南族地区,做“压”和“禁”的“法童”很少,因为在成为“法童”之前,须有神经失常如狂言乱语和能咬碎茶杯、瓷碗等“癫狂”异象的人,即所谓“成仙”的过程,才到使人们相信,然而,这样的事儿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
毛南族信仰多神,在进行各种敬神活动时,诸神又分家神与外神两种,家神有祖宗,灶王、财神(又土地神)、三界公爷、婆主(即圣母娘娘),社王、观音等。前五种神都写于一张红纸,贴在厅堂的神龛上,过年过节要用肉酒供祭,家神中的门神则贴在大门上,护卫门庭,不让恶鬼进住,保伤人畜安全,外神有蒙官,莫六官,李广将军等,蒙官是一种恶神,人们生病都认为是它在作崇,须用小猪和鸡鸭作祭品,请“鬼师”到水边禳解,莫六官被认为是“保护地方的善神”因此,人们在结婚“还愿”时均请莫六官,李广将军的神位设在每个村头的进口处,被认为是护卫人畜平安的村神,每年除夕和七月中元节时,家家户户都用猪肉或鸡、鸭酒饭供奉,为小孩“招魂”。
(三)毛南族乐器,你知道都有什么吗
众所周知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五千年前。毛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虽然毛南族人口稀少,但他们的文化已经令人享誉海内外了。下面一起来毛南族文化里看看吧。
蜂鼓,因其鼓身形似蜂而得名,是毛南族膜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各地。每当庆祝丰收和欢度节日之际,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便身着盛装,在蜂鼓的伴奏下欢歌畅舞。
蜂鼓历史悠久,它和朝鲜族的长鼓同出一源。在古代不仅叫作杖鼓,还有拍鼓、正鼓和魏鼓(因北魏时使用普遍)之称,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蜂鼓鼓身用黄泥捏成,然后入窑烧为陶瓷,两端粗大,中间细小,全长50—64厘米,鼓腔一端呈圆球状,鼓面较小;另一端呈喇叭状,鼓面较大。鼓腔两端相通,中间细如蜂腰。鼓两端蒙以牛皮或羊皮,鼓皮附于圆形铁圈上,铁圈四周置铁钩,通过绳索联结系紧,并可调节鼓皮的张力,以改变音高和音色。
演奏蜂鼓时,将鼓系以彩带横挂在腹前或置于鼓架上,圆球状一端鼓面置于左侧。既可用双手拍击两端鼓面,也可左手执竹木鼓棰敲击、右手拍击。球状一端鼓面发出清脆明亮的高音;喇叭状鼓面发出深沉浑厚的低音。它常与小鼓、锣、钹、铃等民间乐器一起用于合奏,也为师公戏、师公舞、蜂鼓舞等民间歌舞和曲艺伴奏。
“毛南族打猴鼓舞”又叫“猴鼓舞”,是我国不足10万人口的少小民族——毛南族的民间舞蹈之一,发源于贵州省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甲坝村甲翁组,是毛南族群众在丧事习俗中,由巫师表演的民间舞蹈。反映巫术礼仪、丧葬驱魔、避邪求吉、敬奉精灵的内容,传承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后来,毛南族为了纪念死去的亲人,就用兽皮做成手鼓,把关于三兄弟的传说演变成民族舞蹈的形式来纪念对亲人的深厚感情,流传到后来就成为毛南族的文化经典—“猴鼓舞”。毛南族对去世的老人出葬时除要用铜鼓来祭祀死去的亲人外,还必须用“猴鼓舞”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因其节奏欢快、动作滑稽,故而逐步演变到毛南族的一些欢庆节日中,成为毛南族的传统舞蹈。
相关知识
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巧,毛南族精品
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
竹编(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
毛南族花竹帽
毛南族花竹帽是哪里的特产 毛南族花竹帽的特点介绍
毛南族花竹帽简介(1页)
花竹帽,毛南族的定情信物
毛南族的“定情物”——花竹帽
毛南族花竹帽“男女对调”留下非遗火种
毛南族花竹帽文化的当代价值及美学特征研究
网址: 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巧,毛南族精品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77814.html
上一篇: 泰式酸辣竹蛏的做法? |
下一篇: 竹子编的簸箕怎么编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