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牡丹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初探

牡丹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初探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19 14:39

牡丹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初探

全文预览结束

下载文档原格式(pdf原格式,共3页)

合集下载

牡丹花的栽培技术_牡丹花的品种有什么

牡丹花的栽培技术_牡丹花的品种有什么

牡丹花的栽培技术_牡丹花的品种有什么牡丹花的栽培技术1、分株繁殖:无性繁殖可以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基本不变,观赏牡丹的繁殖主要采用这种方法。

牡丹没有明显的主干,为丛生状灌木,适合分株,简单易行。

其方法和步骤如下:(1)选好合适的分株时间:牡丹分株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这段时间的地温非常适合牡丹新根系的形成。

如果分栽早的话,因为外部气温高,冬芽容易萌发,所以容易抽发新枝即可“秋发”,不仅消耗养分,还降低了抗寒和抗旱能力,不利于次春生长的开花。

分栽太晚,新生根系弱或不生新根,第二年植株生长势头比较弱,分蘖少,枝条矮、细,遇天旱很容易死亡。

(2)分株方法:牡丹生长3年就可以分株繁殖,但最好是4~5年生。

首先从地上挖出母株,晾晒1~2天,使根部失水变软,但不要太过阴干,在容易分离的地方分开,新的分株下部应该有好的根系,每株应该有3~5个蘖芽。

分株后盆栽,经5~6年又可分株。

分株苗上部的老枝在栽培前应在根颈上部3~5cm处剪除,如果分株苗未萌蘖芽或萌蘖芽过少、瘦弱时,剪除部位以下应留下2~3个潜伏芽。

剪掉老枝的目的主要是避免老枝叶、花对根内养分的消耗,促进分蘖以及增强分株苗的生长势头。

(3)分株苗的栽植方法:将分株苗在甲基异柳磷与绿亨一号的混合液中速蘸,晾干后即可栽植。

同时,为了刺激新生根系的生成,可以在混合液中加入50~200毫克/升的吲哚丁酸、萘乙酸等生根剂,促进生根,增强生长势头。

栽植时,采用的是像林木生产中的“三埋两踩一提”,也就是将幼苗垂直放入穴中,放好根部,一手轻轻往上抬起幼苗,一手填充土进入坑内。

等到土填入穴的一半时,用手轻轻抬起一下幼苗,轻轻左右摇动一下,使细土与根紧密接触,用木棍子在幼苗周围敲打,填充满土、捣实,最后填充满栽培穴。

栽培后,用松土将栽培穴封在土丘上,土丘一般比地面高15~20cm。

2、嫁接繁殖:主要考虑的是嫁接时间、砧木、接穗和嫁接方法等几个方面。

(1)嫁接时间:牡丹从9月下旬到10月上旬可以嫁接,从白露(9月7日~8日)到秋分(9月23日~24日)最好,特别是白露前后嫁接的成活率最高,这可能是因为牡丹嫁接对特定温度和湿度的反应,白露前后气温为20~25℃,30cm的深地温为18~23℃,接口出很快就会愈合以及产生愈伤组织,所以成活率高。

牡丹培育方法

牡丹培育方法

牡丹的培育方法:扦插、分株、播种、压条
牡丹的培育方法如下:
1.扦插:牡丹花可通过扦插的方法来育苗。

剪取从根部发出的当年生土
芽枝,或者选择茎干充实、顶芽饱满且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插穗。

然后准备好透气性好的基质,将枝条插到基质中,保持好通风,培育成新的植株。

2.分株:在每年的秋分到霜降期间(大约九月中旬到十月中旬),将长
势好的三年生牡丹植株挖出,进行分割。

每3-4枝为一株,一般每株保留三个左右的芽。

在伤口处涂抹上少许的硫磺粉和泥,之后栽种到土壤中。

3.播种:播种不常用,一般用来培育新品种。

准备好牡丹的种子,将种
子处理好。

土壤整理好,做好消毒处理,施入充足的底肥。

将种子均匀播种到土壤中,播种深度约3-4厘米左右。

将土壤整平,浇足水,促使种子发芽出苗。

4.压条:从健壮的牡丹母株上选取一根长势好、健壮的枝条,将枝条压
入掩埋到土壤中,保持土壤湿润。

等枝条长出新根后,可于母体切割分离。

以上是牡丹的几种常见培育方法,可根据个人喜好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同时,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后期都需要对牡丹进行精心的照料,如施肥、松土、控制温度等,以确保其正常生长。

牡丹花的繁殖方法

牡丹花的繁殖方法

牡丹花的繁殖方法牡丹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那么你知道是怎么牡丹繁殖的吗?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牡丹花的繁殖方法,希望大家喜欢。

牡丹花的五种繁殖方法1、分株繁殖生长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从根系纹理交接处分开,每株所分子株多少以原株大小而定,大者多分,小者可少分。

一般每3~4枝为一子株,且有较完整的根系。

再以硫磺粉少许和泥将根上的伤口涂抹、擦匀,即可另行栽植。

分株繁殖的时间是在每年的秋分到霜降期间内,适时进行为好。

此时,气温和地温较高,牡丹处于半休眠状态,但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营养生长时间,进行分株栽培对根部生长影响不甚严重,分株栽植后还能生出一些新根和少量的株芽。

若分株栽植过迟,当年根部生长很弱,或不发生新根,次年春,植株发育更弱,根弱则不耐旱,容易死亡。

如分株过早,气温、地温较高,还能迅速生长,容易引起秋发。

2、扦插繁殖扦插繁殖是利用牡丹枝条易生不定根而繁殖新株的一种方法,属无性繁殖方法之一。

方法是将扦插的枝条先剪下,脱离母株,再插入土壤或其他基质内使之生根,成为新株。

牡丹扦插繁殖的枝条,要选择由牡丹根部发出的当年生土芽枝,或在牡丹整形修剪时,选择茎干充实,顶芽饱满而无病虫害的枝条作穗,长10~18厘米。

牡丹的根为肉质根,喜高燥、忌潮湿、耐干旱。

因此,育苗床应选择通风向阳处,筑成高床育苗。

扦插时,插完一畦浇灌一畦,一次浇透。

3、播种繁殖播种繁殖是以种子繁衍后代或选育新品种,是一种有性繁殖方法。

播种前必须对土壤进行较细致地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细作,施足底肥。

然后筑成70~80厘米宽的小畦,穴播、条播均可。

播种不可过深,以3~4厘米为度,播种后覆土与要面平。

再轻轻将土壤踏实,随即浇透水。

4、压条繁殖牡丹压条繁殖是利用枝条能产生不定根的道理而进行的繁殖方法,将枝条压倒或在植株上用土压埋,不脱离母株,土壤保持湿润,技条被埋处生根,然后剪掉栽植,成为新株,同样属牡丹的无性繁殖法。

制约牡丹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因素探讨

制约牡丹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因素探讨


牡丹 是 毛 莨 科 芍 药 属 花 卉 . 我 国特 有 的名 贵 观 赏 、 用 植 是 药 物 , 朵 雍 容 华 贵 , 庄 富 丽 , 中 国传 统 名 花 之 首 , 受 人 们 喜 花 端 居 深 爱。 但牡 丹 传 统 的繁 殖 方 法 对 观 赏 品 种 来 说 往 往存 在局 限 , 子 种 繁 殖存 在 结 实 差 和 变 异 问 题 . 无 性 繁 殖 又 有 繁 殖 系 数 小 、 量 而 质 参 差 不齐 等 问题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能 否 采 用 组 织 培 养 法 繁 殖 牡 丹 。 为 众 多 科 技 工作 者所 关 注 。 就

定 的 进 展 。 中采 用 较 多 的基 本 培 养基 是 1 MS l MS C 其 / 2 、/ + a 。 2
近 年 来 。 不 少 人 开 始 用 WP 1 WP 培 养 基 。王 军 娥 研 究 指 有 M、/ 2 M
出 : M 培 养 基 效 果 最 好 , 丹 试 管 苗 生 根 率 为 5 . % ; 次 WP 牡 28 9 其
Dic s i he Re t i tng Fa t r fPe y Tis e dl s Tr ns l nt d r i a s u sng t s r c i c o s o on s ue S e i a p a e Su v v l ng
P ENG S a — e g h o fn
(uy n gi l rl c nicR sa hIstt L oag 4 12 ,hn) L oa gA r ut a S i t eer tue u yn 7 0 2C ia c u e f i c ni ,
Ab t a tI h p p  ̄ t e r b e t a e it d n h p o y u e e d i g r n p a t g a d e e r h i ai n l sr c : T e a e n h p o lms h t x se i t e e n t b s e l s ta s l n i n n n r s a c st t a e u o

牡丹繁殖方法及时间

牡丹繁殖方法及时间

牡丹繁殖方法及时间
牡丹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其繁殖方法有多种,包括分株繁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和种子繁殖等。

不同的繁殖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目的,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牡丹的各种繁殖方法及其时间。

1. 分株繁殖: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繁殖方法,适用于生长健康、根系发达的大型牡丹植株。

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分株,将牡丹植株整体拔出,将根系清洗干净后,用刀子将整株植株分成2-3个部分,每个部分要有足够的根系和芽眼,然后将其分别移植到新的土壤中,浇透水后就可以了。

2. 嫁接繁殖: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繁殖方法,需要用到牡丹的嫁接技术。

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嫁接,首先将牡丹的上部分(即花枝和叶子)和下部分(即根系)分离开来,然后将上部分嫁接到其他植物的树干或枝条上,让其生根成活后就可以成为新的牡丹植株了。

3. 扦插繁殖: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繁殖方法,适用于小型牡丹植株或新芽。

一般在春季或夏季进行扦插,将新芽或小枝条从植株上剪下,去掉叶子后,在湿润的沙土或腐叶土中插上,然后浇透水,放在半阴处,约1个月后就可以生根成活。

4. 种子繁殖:这是一种比较困难的繁殖方法,需要选用成熟的牡丹果实进行繁殖。

一般在秋季进行种子繁殖,将成熟的果实摘下,取出种子晒干,然后在春季用肥沃的土壤进行播种,覆盖一层薄土,保持湿润,约1-2个月后就可以出苗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种子繁殖所得的新苗可能会与母株不同,花色、花型等会有所差异。

总的来说,牡丹的繁殖方法有多种,选用适合自己的繁殖方法和时间,可以让牡丹在家庭庭院中繁花似锦,为我们带来美好的视觉享受。

牡丹的主要繁殖方法

牡丹的主要繁殖方法

牡丹的主要繁殖方法
牡丹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具有多种繁殖方法,包括播种繁殖、分株繁殖和扦插繁殖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种繁殖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播种繁殖
播种繁殖是牡丹繁殖的一种常用方法。

以下是播种繁殖的步骤:
选择种子:选择优良的牡丹品种,从果实中收集种子。

优良的种子应具有较高的发芽率和纯度。

选择土壤:播种繁殖需要选择疏松而不太粘的土壤,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选择播种时间:牡丹播种的最佳时间为秋季,一般在9月至10月之间。

此时温度适宜,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播种方法:将牡丹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然后覆盖一层薄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1-2倍。

控制温度和湿度: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种子才能更好地萌发。

可以将花盆放置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保持土壤湿润。

等待萌发:一般经过3-4周的时间,牡丹种子就会萌发出土。

注意事项:播种繁殖的优点是能够获得大量幼苗,但生长速度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开花。

同时,需要注意防止
病虫害的侵袭。

二、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是利用牡丹的根系萌发新株的特性进行繁殖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分株繁殖的步骤:
选择时间:分株繁殖宜在春季进行,此时植株开始萌发新根,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选择植株: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牡丹植株进行分株繁殖。

分株方法:将牡丹植株沿着根系分离开来,每个新株应具有2-3个芽头和部分根系。

将分好的新株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伤口。

牡丹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初探

内蒙 古 农 业科 技 2 1 ( )6 ~ 1 00 5 :0 6
I n rMo g la Ag i u t r lS in e An e h o o y n e n o i rc lu a ce c d T c n l g
牡 丹组织培养繁殖 技术初探
高 凯 . 潘 永
d a a tra 0o e f e t3 C, d S
Ke r s: r e p o yT s u u t r ;u c l r y wo d T e e n ; is e c l eS b u t e u u
牡 丹 是 我 国 的 传 统 名 花 。 其 花 朵 硕 大 , 容 华 贵 . 为 文 雍 作 明 、 谐 、 荣 、 强 的 象 征 . 国 内 外 有 广 阔 的 文 化 市 场 需 和 繁 富 在 求 。牡 丹 不 仅 有 极 高 的 观 赏 价 值 。 有 相 当重 要 的 药 用 价 值 。 还 牡 丹 传 统 的繁 殖 方 式 有 种 子 繁 殖 、 株 繁 殖 、 条 繁 殖 和 嫁 接 分 压
Ab t a t T e e n u t r d i i o Wa td e o f c fb i d ac mb n t n o ln r w h r g ltr , c b o s r c : r e p o y c l e n vt S su id f r ee to a c me i ,o ia i f p a tg o t e u ao si u min u r S o n c n i o n s b u tr tt s h e u t h w d t a o d t n o u c l e s u . e r s l s o e h t i u a T s DKW d u a d W P me i m n M me i m r s i b e b sc me i m o r e du we e u t l a i d u f r r e a

牡丹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牡丹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牡丹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植物组培技术是一种在人工条件下培养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方法,可以用于研究植物生长发育、病虫害防治、育种改良等方面。

牡丹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花卉之一,其花形优美、花色丰富,被誉为“花中之王”。

然而,牡丹的繁殖速度较慢,而且传统的繁殖方法如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的成功率较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探索牡丹组培快繁技术,以提高牡丹的繁殖速度和繁殖成功率。

牡丹组培快繁技术主要包括组织培养、激素诱导和快繁周期的调控。

首先,研究人员采集牡丹的茎尖、叶片等组织,将其切割成小块,并培养在含有富含营养元素的基本培养基中。

培养基中的营养元素和激素成分可以通过调节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

其次,研究人员使用培养基中含有的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来诱导牡丹细胞的分化和再生。

通过对组织培养条件和激素浓度的优化,可以促进牡丹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加快牡丹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

除了组织培养和激素诱导外,快繁周期的调控也是牡丹组培快繁技术的重要环节。

牡丹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受到光周期和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控制环境条件可以加快牡丹的生长和发育。

研究人员通过调节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温度等因素,使牡丹处于适宜的生长环境中。

在高温和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牡丹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繁殖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牡丹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在牡丹繁殖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组织培养和激素诱导等方法,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培养出了大量的牡丹幼苗。

在控制生长环境的条件下,这些幼苗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生长,并具备较高的成活率。

此外,牡丹组培快繁技术还可以用于牡丹的育种改良。

通过选择生长快、抗病虫害的牡丹幼苗进行繁殖,可以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然而,牡丹组培快繁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组培过程中容易出现细菌和真菌的感染,导致牡丹组织的腐烂和死亡。

因此,如何控制组培过程中的病原微生物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其次,牡丹组织培养和激素诱导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和培养基材料,成本较高。

牡丹快速繁殖技术

选择优良品种
选用适应性强的品种,提高牡丹的繁殖系数。
病毒检测与防治
病毒检测技术
采用高效、快速的病毒检测技术,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毒传播。
建立无病毒种苗繁育体系
通过建立无病毒种苗繁育体系,保证种苗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防治措施
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防止病毒病的 传播和蔓延。
06
结论与展望
02
选择合适的碳源和氮源,如糖、有机氮等,以满足牡丹生长的
能量需求。
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
03
根据培养目的和植物生长阶段,适当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以
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
提高繁殖系数
改进繁殖方法
采用组织培养、扦插、嫁接等方法,提高牡丹的繁殖系数。
优化光照和温度
控制光照和温度条件,以满足牡丹生长的最适条件,提高繁殖效 率。
组培繁殖
外植体消毒
选择健康的组织或器官,进行表面 消毒和内部消毒,去除细菌和病毒 。
培养基选择
选择适合牡丹生长的培养基,促进 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培养条件控制
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培养条件 ,促进组织生长和分化。
移栽管理
将组培苗移栽到温室或室外环境, 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促 进生长和发育。
实验结果
扦插实验中,采用适宜的扦插 时间和方法,可以提高牡丹的 生根率和成活率。
嫁接实验
嫁接时间
在春季和秋季进行嫁接,此时砧木和 接穗的活跃度高,有利于嫁接成活。
02
砧木选择
选择健康、抗病性强、生长旺盛的牡 丹品种作为砧木。
01
03
接穗选择
选择优良品种的牡丹枝条作为接穗, 要求无病虫害、生长健壮。
茎干

牡丹组织培养中生根与移栽驯化研究进展

“ 国色 天香” 花 中之 王” 美 誉 , 园林 建 设 中应 “ 的 在 用 广泛J ¨。我 国牡 丹 组 织 培 养 从 1 8 9 4年 开 始 发
展起来 , 已经成 为牡 丹 快 速 繁 殖 的一 种 途 径 。该
养 基诱 导生 根 , 根 苗 生 长发 育 良好 。范 小 峰 生 等 分别 用 朝 霞 ( V Z a X a 、 心 白 (V Qig — C . h o i) 青 C n X
的培 养 基 上 继 续 培 养 , 根 率 较 高 。故 是 目前 常 生
琼脂 6g L + Ag ・。 NO31 ・ -。刘 会 超 n] 0mg L 等 0 通基进 行 生根培 养 的研 究 出 生根 培 养 基 从 优 到 指 劣 的顺序 依 次是 WP MS Wht 和 B , 通 过 M、 、 i e 5并 对 4种 培养基 组 分 的 比较 , 现各 种 培 养 基 之 间 发 大 量元 素 NH 、 NO。、 O 的含 量有 明显 差别 , 一S 一
IA1 g L B 5m ・ -+NA 1n ・ + 蔗 糖 3 ・ + A a I g 5g L
根 培养 就是将 长 到一 定高 度 的茎 芽转 移 到生根 培
养基上 继续 培养 , 导生 根 。 诱
1 试 管 内生 根
1 1 试 管 内生根 方法 . 牡 丹试管 苗 生 根 一般 采 用 不 同浓 度 的 I A, B 根据 I A 的使用 方 法和 培养 方 式不 同 , 牡 丹试 B 将 管 苗生根 方法 分 为 三 类 , 中两 步生 根 法 使 用 高 其 浓度 的 I A, B 在诱 导一 定时 间后 , 转入 只含 活性 炭
腋芽 、 嫩叶和 叶柄作 为外 植 体 , 养 出丛 生 芽诱 导 培 生根 , 并移栽成 功 ; 李志 军[ 等用茎 尖作为外 植体 , 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y words:Tree peony;Tissue culture;Subculture
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其花朵硕大,雍容华贵.作为文 明、和谐、繁荣、富强的象征。在国内外有广阔的文化市场需 求。牡丹不仅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有相当重要的药用价值。 牡丹传统的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分株繁殖、压条繁殖和嫁接 繁殖等.一些品种自然状态下生根萌发率极低,有些稀有品种 种子发育不良,传统无性繁殖方法.不仅成苗周期长。而且出 苗量少,质量参差不齐,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所以,尽快解决牡 丹的快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组织培养法繁殖牡丹。是 提高牡丹繁殖率的有效途径。
本文链接:/Periodical_nmgnykj201005027.aspx
for‰e condition on subculture statu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KW medium and WPM medium were suitable basic medium
Peony’S subculture.Suppling of 2.0-3.0metE BA and 0.5mg]L IAA or 0.05mg/L NAA could benefit the subculture.’Ihe plantlets incubated at 20-25。C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propagating buds,but the plantlets were aging and dead faster at 30℃.
养基DKW、WPM、1/2MS、MS,附加6-BAl.5mg/L、NAAO.05mg/ L、白糖309/L、琼脂69/L,pH值调至弱酸性,接种牡丹继代苗, 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每处理10瓶,每瓶接种5株(表1)。
表1不同基本培养基对牡丹组培苗继代生长的影响
DKW
1.5
WPM
1.5

l,2MS
1.5
MS
温度(℃) 20 24 30
分化苗数(个/株) 2.62 3.14 3.30
3讨论
秋季利用洛阳红牡丹幼芽开展培养,污染率相对较低.接种 芽分化也较快.所以幼芽适宜作为外植体。“洛阳红”牡丹试管苗 增殖的效果主要受培养基基本成分和激素配比影响.继代培养
基选用DKW比较合适.WPM培养基次之。 4结论
“洛阳红”牡丹外植体起始培养相对容易:其增殖效率主要 受培养基基本成分和激素配比影响.DKW培养基附加6一
以DKW为基本培养基.在8种不同激素配比水平下对“洛
阳红”牡丹组培苗继代培养。结果见表2所示。以IAA0.5mg/L为 例,6一BA浓度达到5.0mg/L时,分化苗数急剧减少,长势慢,在 6-BA浓度为3.0mg/L时分化苗数最多,可达到3.10个/株, 1.Omg/L和2.Omg/L浓度时次之分别达到2.5个/株和2.66个, 株,6一BA浓度在4.0mg/L时,分化苗数为2.04个,株。生长素种’ 类对“洛阳红”牡丹继代增殖的影响不大.IAA0.5mg/L或 NAA0.05mg/L处理没有明显差别。 2-3 温度条件对牡丹继代繁殖的影响
IAA
NAA

收稿日期:2010—09—07
万方数据
5期
高 凯等:牡丹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初探
61
1.2.3 培养条件对“洛阳红”牡丹继代增殖的影响 “洛阳红”牡 丹继代苗接种后分别放置在20℃、24qC、30℃恒温培养箱内培 养.调查其分化、生长情况。 1.3培养条件
除特殊处理外,培养室条件为温度f24±3)℃,14h/d光照,光 照强度20001x. 1.4结果调查与统计
GA0 Kai
(Luoy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Luoyang 471023,China)
Abstract:Tree peony cultured in vitro was studied for efeet of basic media,combination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incubation
接种后40~50d调查各处理继代苗增殖情况.即平均每株分 化苗数. 2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牡丹继代繁殖的影响
将牡丹继代苗接种在附加相同激素的4种基本培养基中培 养,继代增殖的效果有差异(表11,其中以DKW、WPM、1/2MS基 本培养基上生长的继代苗分化苗数较高.DKW基本培养基较适 宜“洛阳红’牡丹继代增殖.分化数可达到3.14个,株.WPM次 之。分化数可达3.02个,株。 2.2生长调节剂配比对“洛阳红”牡丹继代增殖的影响
】.5
0.05 O.05
0.05
O.()5
3.14 3.02 2.76 】.80
1.2.2生长调节剂配比对“洛阳红”牡丹继代增殖的影响 基
本培养基DKW分别附加309/L白糖、69/L琼脂及不同浓度的
6-BA、LAA、NAA组合,接种“洛阳红”牡丹继代苗,具体处理
见表2。
——6—-—BA——望堕笔g警型坦上矿 表2生长调节剂对牡丹继代增殖的影响 分化…苗’数’、(个。, ’ 株)
施用活性腐殖酸肥料.重视微量元素肥料的补充施用.合理
图1水地马铃薯不同处理与产量的关系 提高土壤养分供应量,实行有机全营养施肥技术,能够有效防控 马铃薯连作障碍、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责任编辑侯旭光)
万方数据
牡丹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初探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高凯, 潘永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南,洛阳,471023
【3】李玉龙,吴德玉,潘淑龙,等.牡丹试管苗繁殖技术的研究叨.科学通 报,1984,(8):500—502.
【4】李志军,刘志国,李红梅.牡丹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6.3:39—40.
【5]曹孜义,刘国民.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M].兰州:甘肃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9.
国内学者对牡丹离体培养进行了研究.但未能用于生产实 践。笔者以洛阳本地常见品种“洛阳红”进行研究。希望为牡丹种 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l材料和方法 1。1供试材料
2009年10月下旬采集“洛阳红”牡丹幼芽.自来水连续冲 洗5.10min.在超净工作台上用0.1%升汞消毒lOmin.无菌水 冲洗5次.接种在培养基fMS+6一BAl.0mg/L+NAA0.05mg/L+ 白糖30.O+琼脂6.09/L)上培养,待长成无性繁殖系后进行试 验.试验于2009—2010年在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组织培养 实验室进行. 1.2试验设计及方法 1.2.1 基本培养基对牡丹继代增殖的影响 采用4种基本培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5):60~61 Inner Mongolia As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牡丹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初探
高 凯. 潘 永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南洛阳471023)
摘要:以“洛阳红”牡丹组培苗为试材,探讨了几种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培养条件对牡丹继代苗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DKW基
内蒙古农业科技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5)
参考文献(8条) 1.周仁超.姚崇怀 紫斑牡丹胚培养与植株再生 2001(3) 2.高志民.王雁.王莲英 牡丹:芍药繁殖与育种研究现状 2001(234) 3.李玉龙.吴德玉.潘淑龙 牡丹试管苗繁殖技术的研究 1984(8) 4.李志军.刘志国.李红梅 牡丹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2006 5.曹孜义.刘国民 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 1999 6.李子峰.胡永红.刘庆华.王佳 我国牡丹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2006(13) 7.李航.王永伟.何松林 牡丹试管苗生根研究进展和展望 2007(12) 8.贾文庆.王广印.刘宇 牡丹种胚离体培养的研究 2006(24)
(上接39页)
小区平均产量(kg)———了砺—里垄型塑二矿 处理
表7旱地马铃薯产量比较结果
4讨论 通过水地和旱地马铃薯连作障碍机理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证明宁夏西吉马铃薯产量不高、病害严重的原因一是水地营养 供应不足:二是连作障碍导致马铃薯生长差、病害重;三是连作 障碍是由土壤微量元素营养含量低、有效性差引起的;四是土壤 有机质含量低.马铃薯有机营养吸收不足是马铃薯生产的限制 田.干
本培养基适宜“洛阳红”牡丹继代增殖,分化数为3.14个/株;WPM培养基次之为3.02个/株,培养基中附加2.0-3.Omg/L 6-BA/-与O.5mdL
I从或O.05mg/LNAA配比有利于继代苗分化、生长;24℃和30℃对“洛阳红”继代苗增殖影响不大,20℃稍次,但30℃下试管苗长势慢、
老化很快不宜采用。
关键词:牡丹;组织培养;继代增殖
中图分类号:S685.11
文献标识码:A
10.3969/jdssn.1007—0907.2010.05.027
文章编号:1007—0907(2010)05—0060—02
Study on the Propagation Technique of Peony in Vitro Culture
将培养箱温度设置为20℃、24℃、30℃,从分化苗数来看 20℃下分化苗数最低.24℃和30℃差异不大.但30℃条件下试管 苗生长后期易褐化、枯死,是不是温度的增加导致培养基中水分 蒸发速度加快所引起.尚需要进一步研究.30℃条件对牡丹增 殖,不太适宜(表3)。
表3培养温度对“洛阳红”牡丹继代增殖的影响
BA2.O~3.0mg/L与IAA O.5m∥L或NAA O.05mg/L配比继代增殖 效果较好.增殖倍数可达3.4倍以上: 参考文献:
【1]周仁超,姚崇怀.紫斑牡丹胚培养与植株再生叨.亚热带筑物科学, 2001,30(3):60.

相关知识

牡丹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初探
牡丹嫁接繁殖技术初探
火鹤花组织培养繁殖初探
切花菊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初探
植物开放式组织培养研究初探
花籽山药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初探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牡丹有哪些繁殖方式?牡丹繁殖嫁接技术要点
名贵花卉组织培养研究
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综述

网址: 牡丹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初探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7721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牡丹花扦插视频教程
下一篇: 牡丹繁殖技术培训课件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