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中国牡丹的传统利用价值及其当代文化创新.doc

中国牡丹的传统利用价值及其当代文化创新.doc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19 13:26

中国牡丹的传统利用价值及其当代文化创新.doc

中国牡丹的传统利用价值及其当代文化创新   摘 要: 牡丹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花卉植物,其利用价值主要表现在观赏审美、药用保健和饮食等方面。历代人们对牡丹的审美偏好有所不同,其象征意蕴也随时代而发生变化。在长期的牡丹观赏与利用过程中,古人以牡丹园艺、牡丹文学、牡丹民俗民艺等形式所积累的牡丹文化流传至今,具有重要的遗产保护价值。在当今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背景下,牡丹文化可以通过创意产业等方式更好地继承和创新。   关键词: 花卉史 牡丹观赏 牡丹食用与药用 牡丹文化遗产 文化创意   牡丹(拉丁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原产中国,自古就享有“百花之王”的美誉。牡丹栽培历史悠久,其花朵硕大艳丽,雍容华贵,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它在医药保健和饮食方面的利用价值也很早受到人们关注。在长期的栽培与利用过程中,人们还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牡丹文化,如牡丹文学艺术,牡丹园艺,牡丹民俗民艺等。在以往的研究中,牡丹的栽培分布、生物学特性、历史文化和产业价值等内容均受到学者的关注。本文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从牡丹文化遗产角度着眼,全面探讨中国历史上牡丹的多种利用价值,揭示其文化内涵,探讨牡丹文化遗产传承与文化创新的方式,期望能对当今的花卉文化遗产保护有所启示。   一、牡丹的观赏价值   牡丹的花、枝、叶和整棵植株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能够给人带来美好享受。古往今来,人们不惜用最美好的语言描绘牡丹,以表达崇尚向往之情。从观赏牡丹的感受而言,受社会经济及文化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人们对牡丹的审美体验及相关文化意蕴也会有所不同。自唐代以来,文人学士观赏牡丹,情不自禁地创作出大量吟咏牡丹的诗词歌赋,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牡丹的观赏价值及审美意蕴。   就基本的观赏价值来说,牡丹花型大气,花色娇艳,花香馥郁,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其花色有白色、红色、粉色、黄色、紫色、蓝色、绿色、黑色和复色九个色系;花型有单瓣型、荷花型、蔷薇型、楼子台阁型等十个类型,一千多个品种[1]。例如,奇特的“二乔”牡丹,同一朵花上有紫红、粉色两种色彩,好似兼有三国时美女姐妹“二乔”的风姿。其次,牡丹是木本植物,枝干色深质硬、顿挫有致,与其他草本花卉相比,颇为独特。有一种焦骨牡丹还被人们赋予傲骨铮铮的寓意。传说长安宫中曾有牡丹不听武则天连夜开放的命令,遂被驱逐至洛阳邙山,并放火烧掉。不想第二年牡丹于灰烬中傲然重生,枝干像被火烧过一般,于是被称为焦骨牡丹。另外,牡丹叶子多数为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叶形秀美婀娜,颜色以绿色和黄绿色为主,与娇艳的牡丹花相映衬,别有情趣。中唐宰相、诗人舒元舆《牡丹赋》曾评价:“我按花品,此花第一。脱落群类,独当春日。其大盈尺,其香满室。叶如翠羽,拥抱栉比。蕊如金屑,妆饰淑质。玫瑰羞死,芍药自失。夭桃敛迹,?李惭出。”[2]   唐代“世人皆爱牡丹”,它雍容华贵的气质与盛唐气象不谋而合。但唐人偏爱紫色、浅红色及深红色的牡丹,一般不大喜欢白牡丹。李白的“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诗句用红牡丹来比喻杨贵妃。白居易的《买花》诗就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描述,可见深色花是当时的潮流。卢纶的诗《裴给事宅白牡丹》说道:“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街西紫牡丹。别有玉盘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描绘了紫牡丹受人追捧,而白牡丹却遭到冷遇的情景。或许是因为在唐朝,官职高的人穿紫色衣,次之穿红色衣,到了平民百姓便只能穿白色衣的缘故,唐人认为深色牡丹更有富贵吉祥的寓意。   宋代牡丹园艺技术精湛,牡丹新品迭出,人们的牡丹审美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牡丹唐以来只有单叶者,本朝洛阳始出多叶千叶,遂为花中第一”[3]。从文献记载的宋代牡丹品种看,重瓣花最多,半重瓣次之,单瓣花最少,似乎宋人赏花重型大于重色。同时,宋人对于培育牡丹新品、名品有著执著的追求。欧阳修“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四十年间花百变,最后最好潜溪绯”是他历年尽赏洛阳花的经验之谈;邵雍“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杨万里“涂改欧家记文著,此花未出说姚黄”;陆游“常记彭州送牡丹,祥云径尺照金盘”,这些诗词均透露出宋代人更关注牡丹名品,期望获得更深刻的审美体验,其实这也是牡丹文化发展的反映。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宋代外敌入侵,国运多舛,宋室南渡之后,人们常用中原牡丹来表达思念故国和收复失地的情怀,即牡丹被赋予国家及家园的象征意义[4]。陈与义是两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牡丹》诗曰:“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大意是,自从金兵占据了洛阳,国破家亡,逃亡江南十多年,再也没回过故乡。我这个龙钟老人,只能孤独地站在春风里,望着青墩溪畔的牡丹花,思念远方的故乡洛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赏小园

相关知识

中国牡丹的传统利用价值及其当代文化创新
传统纹样的当代活化——中国青年网
花开千年传统花文化与现代设计应用研究 ——以牡丹、莲花为例
牡丹文化及其园林应用
牡丹的象征意义(探究牡丹所代表的寓意及其文化价值)
传统纹样的当代活化
当代体验式花文化研究—以木芙蓉为例
光明日报丨传统纹样的当代活化
第四届中国好手艺展:展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牡丹的象征意义及文化内涵(牡丹——繁荣)

网址: 中国牡丹的传统利用价值及其当代文化创新.doc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7695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牡丹花资料
下一篇: 浅谈牡丹的发展与实用价值.doc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