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花草植物已经许多年,但是刚开始几年却没有花多少钱。
一方面是因为经验不足,不舍得投入。
一方面是因为在学习前辈养花经验的同时也会学习“省钱”的妙招。
【养花期间使用到的花盆、花土、水壶等等其实均可自己制作或找到对应的替代品。】
然而,在入坑多年后,却花钱越来越多。
难道是因为种植的植物增多了?
粗略地估算了了最近这2年在养花种草的事情上花销了近3万元。
“钱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仔细地翻阅购物的名单,才发现,去年光入坑的一盆螺旋芦荟就价值过万。
螺旋芦荟又名女王芦荟。
小型幼苗价格不算高,但是,一株成年的螺旋芦荟价格能够达到1万以上,有的甚至两三万。
“为什么身价差别如此巨大?”
其实,原因就在于螺旋芦荟形态美且植株成长速度慢。
另外,螺旋芦荟的繁殖能力不强,种子出芽率不高,物以稀为贵的情况下,自然身价不菲。
而且螺旋芦荟不仅颜值高,身价高,且寿命也很长,往往盆栽可持续50年以上。
一般成株螺旋芦荟的叶片数量在130-150片之间。
螺旋芦荟的种植方法:
【光】螺旋芦荟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
盆栽的情况下,有足够的时间打理,自然就该给予全日照。
特别是在夏秋阶段,螺旋芦荟将会长出许多的叶子。
然而,为了防止叶子出现徒长或不对称的现象,则需将螺旋芦荟盆栽安置在天台或庭院上,全方位给予全日照。
如果只能安置在室内,给予单方位的日照,当间隔一段时间就扭转下盆栽的角度,让见光少、长势弱的一面多多沐浴光照,和另外一面见光多的叶子对称成长发育。
【温度】螺旋芦荟非常抗冻,一般所处的环境温度在零下10度以上,就不会出现冻坏冻死的现象。
最适合其成长的温度范围是15-35度之间。
【水】螺旋芦荟耐旱,但是水是生命之源。
日常养殖,无论是盆栽还是地栽,都该保证扎根的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满足其成长发育所需。
一般盆栽需要浇水的频率高些;
地栽时由于土壤无穷尽,只要植株的 根部旺盛发达就可不断地从土壤深处获取水分。因此,日常可不浇水。
盆栽需恪守“见干浇湿、不干不浇、干透浇透”的规则。
每次筛选浇水的时机时,都该将土壤表层干燥泛白当浇水的信号。
发现土表干燥时,即可插入专业的检测仪,检测土壤深处的水分含量,在其湿度低于30%时,就马上浇水,且一次性将土壤浇湿透。
切记:浇水时当尽量避开茎叶,一旦误滴到茎叶株心上,在浇水过后的半小时内就避光安置且多吹风。
【肥】一般螺旋芦荟只有在夏季的时候成长速度最快,最需要及时地补充营养物质,即“施肥事宜”。
(夏季温度高,茎叶代谢的速度快,光合作用合成的营养物质无法支撑其发育和代谢所需,此时,根部就是植株发育摄入营养物质的主要途径。)
所以,家庭盆栽养殖螺旋芦荟,夏季时,1个月要往土壤里填充一次有机肥。
如:腐熟的豆饼、坚果壳等。
掩埋在靠近花盆边缘的土壤中。
当然,觉得这类肥料的气味严重,会拉低格调,更偏爱用尿素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则可将这些颗粒状态的复合肥和常温自来水混合后浇花,一个用2-3次即可,否则过犹不及。
【土】螺旋芦荟成长的速度虽然慢,但是由于根须旺盛,所以间隔1-2年就需要更换土壤一次。
在此过程,最为重要的事情则是修根和换盆。
更换上更大的花盆,同时将病变老化的根须全部修剪掉,确保花盆内装满土壤的情况下,依旧可容纳下舒展开的根须,方便其从中汲取水分和养分。
另外,为了最大限度上确保螺旋芦荟发育的过程中,根部所处的环境始终处于“最初的最适宜的状态”,当在花土下方铺垫上一层腐熟的有机质,作为底肥。
延伸话题:
螺旋芦荟成株后就能开花,授粉成功后就能结种子。
但是,由于其分化能力弱、种子活性低,所以想要得到螺旋芦荟的幼苗,多是通过“组织培养”达到目的。
自然,也是因为其“繁殖困难”,才会一直居高不下,千金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