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不是北漂中产的退路
无论社会舆论场上如何唱衰高考的意义,现实生活里,中产家庭对教育资源的争夺从未妥协。
尤其是对于无数靠着读书和踩中时代红利、实现阶级跃迁的北漂中产而言,前半生在这座资源高度集中、落户门槛却又极为森严的城市里倾尽全力,到了中年,面对子女教育问题时,依旧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在户籍、房价、政策之间辗转腾挪,试图寻找到一条「折中」的出路。
而天津,这座距离北京高铁半小时可达的城市,成了许多北漂中产*的「退路」。它不仅地理位置上与帝都无缝衔接,更承载着一代「小镇做题家」对教育资源再分配的朴素期待。
在他们的想象中,天津更低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可控的生活成本,以及与北京相近的文化氛围与生活方式,仿佛每一条都在暗示:这是一条能够让子女进入名校的「降维通道」。
然而,理想终究要回归现实。倘若对天津的教育现状再深一步了解,便会意识到,这一切不过是一种被理想化的幻象。所谓的「教育红利」,实际上是另一场资源博弈的开局。
在天津,月薪过万的工作并不好找,但学区房的价格早已水涨船高,优质资源依然集中在少数几个核心区域,阶层分化同样在这座城市里悄然上演。
而在这些结构性问题面前,曾被人们寄予厚望的「教育捷径」,对于绝大多数北漂中产家庭而言,或许只是镜花水月般的乌托邦。
01 教育资源的马太效应
绝大多数选择移居天津的北漂中产,对孩子的教育质量多少都有些要求,内心大抵还会有这样一个执念:「我都从北京退到天津了,难不成还托举不了孩子读一个好学校?」
事实上,教育资源的马太效应在天津表现得尤为明显,天津的教育格局,远不像地图上那样开阔。
在天津,「和平区」三个字几乎是优质教育的代名词。在这个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的片区里,差不多将全市*质的中小学囊括其中:实验小学、岳阳道小学、天津一中、耀华中学……
房产中介也许会告诉你,「河西一片也不错」「南开北片也挺好」,如果预算有限,不妨看看河东、红桥,甚至滨海新区也是好的。
但前不久,和几个在天津体制内教育系统工作的朋友聊了聊,发现大家的观点出奇的一致:即便是排名第二的河西,跟和平比起来,教育质量也有着明显的断层,而这种差距同样体现在河西、南开和其他区之间。
升学率不会说谎。根据天津市教委2024年发布的数据来看,和平区的重点高中,比如天津一中、耀华中学等,本科上线率都接近100%,一本上线率普遍在90%以上;相比之下,环城四区(津南、西青、北辰、东丽)的重点高中一本率大多集中在40%-65%。
再往前推一步,中考录取率在天津各区之间也有着非常大的悬殊。
2024年,和平区的普高录取率是85%,河西是80%、南开是77%,而像东丽、西青、北辰这些区,普高录取率甚至不足50%。除此之外,「市五所」(高中:天津一中、南开中学、耀华中学、新华中学、实验中学)的招生名额也基本只开放给市六区(和平、河西、南开、河东、河北、红桥),这意味着即便迁到天津,如果不在上三区(和平、河西、南开)读书,进入好高中的机会依旧渺茫。
在政策层面,河西、南开已经推行了「多校划片」(摇号入学),但和平仍以「单校划片」为主,重点小学摇号对应的初中基本没有差校,买和平的房子确定性极强。
于是,「买学区房」成了进入天津优质教育体系的*张门票。只不过,这张门票的价格,比北漂中产想象中的要高。
02 学区房是*道门槛
天津的学区房,早就已经脱离了居住属性。和平区,甚至是河西一片、南开北片的房价,早就不是用来衡量居住的成本,而是纯纯的教育投资。
链家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天津全市二手房均价差不多是2万3,而和平区的均价已经接近6万,个别热门小区单价甚至直逼6万5,并不比北京部分中心城区的房价低。
在如今房产市场普遍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和平区那些对口实验小学、岳阳道小学的小区房价仍旧坚挺,一套30平的老破小动辄挂牌200万,显然这样的房子是没有办法供一家人实际居住的,那就只能是在附近的河东、红桥再花个两三百万买一套,或者是租个大点的房子。
当然,在教育成本上的投入,不只是金钱,还有时间。
好的学区除了有「六年一学位」的要求以外,去年秋季开始,南开区也开始实施「房产满三年」的政策,要求购买二手房后持有满3年才能办理转学;河西区则明确要求必须同时满足「户籍+房产+3年持有」三项条件。
这些政策虽然没有明说是「限制外来人口」,但实际目的不言而喻。对于那些希望快速买房、入学后再把房卖掉,尽快让孩子享受教育资源的家庭来说,这条路显然是行不通的。
我也曾对这些学校真有那么好持有怀疑,不知道朋友们是不是因为工作的原因,不用购买学区房也可以读一数二的小学(教师子女随迁),所以才普遍反馈是真的值。学校学习氛围好,老师们不管是教学生、还是鸡家长,都很有一套,而学校为了保住自己的教育站位,同样也会卷自己。
我还听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比如在一个父母满是权贵的班级,老师同样会因为孩子表现不好「飞卷子」、甩脸子,但又能精准地让每个孩子感受到「老师其实还蛮偏爱我的」,继而孩子也会自我约束、对自己有更高的学业要求。
03 隐性的身份壁垒
收入下降也是北漂中产来到天津需要面对的一个很大问题。尤其是在北京从事互联网、金融这些相对高薪的行业,薪资腰斩是常态,甚至可能只剩下之前的三分之一。
而在教育投入上,买学区房只是*步,接下来还有各类课外辅导班、兴趣班的支出。
这里不是说卷不卷、有没有必要争前几名的问题,而是在好学校,你不使暗劲儿是真的会跟不上。孩子长期摆尾,老师不管是出于责任心还是其他,都会找家长谈。这其实又回到了前面提到的话题,老师是很会鸡家长的,给你希望,让你觉得努努力,我孩子也是行的。
上个月,天津市统计局发布了一组数据:2024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是14.2万,月均1.2万;而私营单位仅有7.4万,月均6千。
天津是一个典型的公务员城市,医师公、国央企员工是中产的主力群体,撑起了整个城市消费的半边天。这其实也注定了,在大家的眼里,体制内上班才算是体面工作。
这种体制的优势自然也会延伸到教育领域。体制内家庭,一是更容易通过人脉资源进入优质学校的好班,还能找到更具性价比的补课路子。二是收入稳定,更有精力和动力去「鸡娃」。
而在一个好学校的好班里,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早就摸了个门儿清,我们不能说一定会有意的区别对待,但在实际中,对不同家庭的孩子有不同期待和关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人之常情。
这也给北漂中产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中产家庭虽然有了一定的物质积累,但大概率在当地是缺乏人脉、资源和社会资本的,否则也就不会选择背井离乡来到天津。
比如,去年南开的一些小学将外地转入的学生集体单独编了一个班,理由是「语言习惯和学习进度不同」,但这背后是不是也暗藏着某种结构性的歧视,我们不得而知。
正如社会学家林南所说:「社会资本的积累往往始于家庭背景,而教育正是其最重要的传递机制之一。」
04 一切好的资源都是明码标价
时至今日,天津还是会被描述成北漂中产家庭子女教育的「降维通道」,但现实可能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这里只是用另一种方式复刻帝都的竞争逻辑。
无论是北京的海淀,还是天津的和平,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资源密集、竞争激烈、阶层分明。只不过,前者已经打明牌,后者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
而任何资源的竞争,本质上都是社会结构的延伸。
我一直认为,这个时代并不存在什么真正普通人能够抓住的「价值洼地」,一切好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人们会用真金白银来投票。
这两年,因为学习的缘故我时常往返天津,也结交了一些土著朋友,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松弛的城市,适合慢慢生活,而对于追求效率、抱着功利心来到这里的人而言,大概率是要失望的。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知趣同学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知识
38岁天津北漂男子下班后住车里近3年:不比住酒店差
山农大毕业生北漂7年回乡种草莓 试验观光农业
北漂妹子手把手教你打造手工花篮,看看租来的房子是不是家?
天津滨海新区花店
中产不卷后,第一批“烂尾娃”出现了
火烈鸟群扎营北大港小半年 长期群居天津罕见
千元一晚的乡村精品民宿,为什么被城市中产悄悄抛弃
天津花店
白人干粮店,中产的最新时尚单品
北漂理发师:内心的满足难以超越
网址: 天津不是北漂中产的退路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68889.html
上一篇: 同花顺学投资 |
下一篇: 四人合作投资协议:教育平台发展项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