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陈与义《寒食》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陈与义《寒食》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17 18:30

陈与义《寒食》

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②

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③

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④

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樽。⑤

【注释】 ①寒食:节令名,在农历清明前一或二日,冬至后的一百零五日。寒食节禁生火,吃冷食。②草草:简单马虎。随时事:指随时俗准备过节。萧萧:心情落寞,气氛萧瑟。水门:门外水边。古人在寒食节有到水边祓除不祥的风俗。③寒食:此指不举火而食。④客袂(mei 妹):客中的衣袖。故园:家乡。⑤清樽:清冷的酒怀。

【译文】 顺时随俗,且草草置下凉餐冷盘;萧条冷落,酒席摆在门外水边。绿树成阴,映原野、花光明艳;家家寒食,围村落、柳影翩跹。客袖儿郎当,每逢佳节空惹心酸;黄莺儿鸣啭,一时恍若神游家园。唉,何处传来几声玉笛,悠扬缠绵,直吹得满杯浊酒,化作那清泪涟涟。

【总案】 宣和六年(1124)冬,陈与义因受人牵连贬授陈留(今属河南)酒监,次年寒食节在陈留南镇写下这首五律。南镇是偏远的村镇,诗人又因贬谪到此,虽逢佳节,心情仍是不快的。律诗很讲究情与景的搭配,但搭配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是烘托渲染,如景物的冷清烘托情绪的悲凉,情与景之间是一种异质同构的关系。陈与义这首诗却采用了另一种搭配方式,景物是美丽的花、柳以及莺声、笛韵,情绪却是落寞不欢的“草草”、“萧萧”、“恨”,情与景之间是一种对比反衬关系。这种搭配方式达到的审美效果正如清人王夫之所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卷上)尾联“不知何处笛”两句,暗暗化用了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诗意:“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陈与义的闻笛也许是写实,但如果我们联系到李白的诗,联系到陈是洛城人的事实,那就更能咀嚼出其中包含丰富的、多层次的意蕴了。

相关知识

《九日赏菊》陈与义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九日赏菊 陈与义)
陈与义《寻诗两绝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汪元量《徐州》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真山民《杜鹃花得红字》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晚春》韩愈古诗原文翻译及鉴赏
方岳《梦寻梅》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惜牡丹花》白居易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宋代 陈宗远《牵牛花》原文翻译、注释译文、诗意赏析
庄周《相濡以沫》原文及翻译注释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网址: 陈与义《寒食》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6797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古诗八首看花朝节的演变,从唐朝的
下一篇: 花柳三春节,江山四望悬。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