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踏莎行》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春 柳
晓月离亭,斜阳古渡,有时遮断行人路。桃花作 伴过清明,谁家池馆藏烟雨。
拂岸千丝,萦 桥万缕,影随流水何曾去。笑他无计绾东风,东 风吹起漫江絮。
这是一首咏柳词。上片用作赋的 方法,铺陈描写生长在各种环境给人 以不同美感的柳,其中有两个方面:一 是写离亭古渡晓月夕阳之柳,给人以 凄然惆怅的意蕴; 一是写春风池馆妆 点韶光之柳,给人以清雅怡悦的感受。 开首三句写的是第一个方面。“晓月 离亭,斜阳古渡”为对句,“晓月” “斜阳”景本凄清,“离亭”、“古 渡”则为送别之地。“有时遮断行人 路”一句,虽未直接画出杨柳,但却 巧妙地暗示出杨柳为离人添愁的情 韵。试想那离亭边、古渡头,行行春 柳,郁郁层荫,形成一片片绿色的屏 障,它们无情地遮断了离人们的凝 望,阻断了离人们情意的系连。此 时,离别后的万千愁绪,仿佛都融进 了杨柳的萋萋翠色之中。“桃花作伴 过清明,谁家池馆藏烟雨”两句,写 另一方面。青青杨柳与艳艳桃花结 伴,红桃绿柳相映成春; 柳树倩影婆 娑,掩映池馆,浮青泛翠,藏雨含 烟,一展清雅恬静的景观。“谁家” 是虚指,非实写。设一问语,声情摇 曳,平添意趣。
下片继续描写柳,却溶入作者的 深心了。首二句也用对句: “拂岸千 丝,萦桥万缕”。春日是杨柳的季 节。垂条千丝,柔枝万缕,拂岸萦 桥,舞风弄姿。杨柳占尽春光、悠然 自得的意态,好似它已经是能自主自 立的生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作者提 出疑问: “影随流水何曾去? ”杨柳 傍水,倒影倩倩,看来它已许心长河, 寄情流水,可是逝水湍流,柳影却依 然留在原处,它并不曾随水同去。由 此看来,杨柳之于流水,只是一种虚 情的应诺和假意的殷勤了,它是“轻 浮”的,并不能自矜自重。紧接着是 词人一个意含轻哂的句子:“笑他无 计绾东风”。“东风”意可双关,既指 春风,亦指春光。本词里似更重后 者。“绾”,系也。此句意为,杨柳 不能牢牢系住春光,它一任自家临风 摇曳、嬉戏于春光中,然而春光是不 能永存的。结句“蒙蒙吹起漫江絮”, 写出春柳在春风的吹拂中渐渐老去。 绵絮纷飞,蒙蒙满空,横江风起,散 漫无踪。下片中词人写柳,采用了拟 人的手法,写春柳与流水的“关系”, 写柳树在春光中“老去”,借此寓 意,表现人间的关系和某种人物的品 性。特别是一个“笑”字,表明作者的 自信,以及俯瞰人生从中获得的识见。 结合作者女性的身分和气质,可知她 是有意鄙薄世俗生活中某些轻浮的人 物,嘲笑那种于优游、嬉戏中虚度时 光的人生态度。下片是本词立意的关 键。
庄盘珠另有《苏幕遮·柳絮》一 词,其中描写柳絮任风吹卷、飘泊无 依,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不能自主命 运的不幸和痛苦。两相比较,本词具 有更丰富的内涵。作者联系自己的人 生体验,写出自己对超越世俗的高尚 人品的追求。因此这首词亦可视作词 人清雅高逸志趣的艺术表现。
相关知识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
《踏莎行 雪似梅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踏莎行》宋词精选赏析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赏析
“刘淑《踏莎行梅》咏梅花诗赏析”的出处、翻译、注释及赏析
踏莎行原文、全文翻译 赏析
踏莎行·送春原文及翻译赏析
七夕节古诗词:李清照《行香子·七夕》原文翻译及赏析
踏莎行·雪似梅花原文、翻译及赏析
踏莎行·雪似梅花原文、翻译、朗诵及赏析
网址: 古诗词《踏莎行》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66202.html
上一篇: 清明踏青古诗.docx |
下一篇: 《踏莎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