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信息报 ,作者中国信息报
中国信息报.
国家统计局主管。立足统计,面向社会。
“踏青”记
“踏青”初为“踩青”,北方冬日播种的小麦,在开春之前要用脚踩压一番,才会长得更好,后来人们用“踏青”二字取代,也逐渐成了春游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论语》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虽非暮春时节,赣南地区早已雨濯轻尘,风传花信,调查人便将“踏青”之旅提上了日程。
春耕调查——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诗经》有云:“今适南亩,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田野的阳光是春日赠予人间的礼物,深知耕耘之道的农人来不及再做停留,追逐着春天的脚步,忙碌着春耕备耕工作。春耕备耕调研是每年农业产量调查开局的重要动作,这需要调查工作者深入调研,在分析研究中切准“三农”脉搏,了解农资店价格和供需,了解农户种植意向及诉求,把握住农业政策未来的实施方向。
时间的种子在泥土里沉降、汲取,年复一年萌发催生出新的绿色与期望,那是毛茸茸的细草,是嫩生生的新芽,是三月绯红的云朵,是堂前归来的燕子,是调查人投在田间的疏影……
劳动力调查——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春节已过月余,返乡过年的“候鸟”们悉数踏上异乡征途,虽因离别而惆怅不止,但转念想极目不见故土,抬头却是同一片星空,如若家中的老小能够过上更好的的生活,短暂的别离也是值得的。“等三月莺时,云岫成诗;像春雪化时,花开满枝”,春天察觉不了这许多情愫,春天她只顾开花。紧跟着辅调员的脚步,穿过林径,走入街巷,挨家挨户登记劳动力就业情况。沿途,背书包的孩子们成群结队走入校园,松快下来的老人排练起新编的广场舞。
驻足河岸,曲柳在春风中摇曳,发皱皲裂的树干依旧用力支撑起巨大的伞冠;纤细的枝儿四向蔓延,寻找更广阔的生长空间;而那脆生生的嫩芽极力抿出新尖,满溢着新生一代的欢腾与希冀。
禽畜调查——南国春半踏风时,风和闻马嘶
三月春盛,灼灼桃花十里,调查人步履不停。稳定畜禽产品生产和供应,是保障老百姓“菜篮子”的重要一环。为了精准统计,他们踩露而来、戴月而归,走进乡村的牛棚、羊舍和猪圈,不定期进行清点和询问,哪家养殖场养了多少头猪?本月卖了多少头?出售价格是多少?他们热切询问着、记录着。
李渔在《闲情偶寄》里写道,“欲看桃花者,必策蹇郊行,听其所至,如武陵人之偶入桃源,始能复有其乐”。春日的调查之路,悄然藏着无数个李渔的“桃源”。穿布衣、骑电驴,性情忽起,微风斜雨或阳光明媚,所见都是好日子。跟着放牧的农人行走至野外一处,不经意间瞥过牛群上头的绯红簇簇,抬眼一看,大面积的粉竟覆盖住了整片山头,那是这辈子见过最好的桃花。彼时,人与花相对,胜过人生千万。
踏青意不尽,熙熙春和景明。调查人的“桃花”藏在躬耕践行的每一个春日的角落,他们随手撷起一束风,便是一整个春天。
作者:刘路平
原标题:《“踏青”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