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菊花亭
曾在明清时代,我的老家建了四座古香古色的亭台,分别为桂花亭、菊花亭、茶花亭、荷花亭。每座亭台屹立在马路左侧,每当秋至繁华尽,桂花亭丹桂挂满枝头,菊花亭菊花簇拥环绕,茶花亭四周依次错落着茶花,荷花亭坐落在芳香四溢的荷花池塘中央,盈盈漫溢,一路上枝繁叶茂,香溢四射,美不胜收。
四座亭台时而淹没在葱蔚洇润的树林里,时而藏于挺拔繁茂的杂草中,它是老百姓纳凉避雨的好去处,是丰收时节粮仓的暂存之地,是防御外敌入侵的军事据点,也是游客游赏驻足休息、纵目眺望的重要场所。随着岁月的侵蚀,四座亭台倒的倒、拆的拆、埋的埋,十分惋惜的仅有菊花亭被留了下来。
远观菊花亭台阁檐,小巧灵秀,婷婷玉立,长方形四边连接着南北轴线,亭台如钩的屋檐弯曲地翘向浓郁树林和村庄。菊花不畏霜寒,是真正的花中隐士,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老一辈在菊花亭旁种满了菊花,菊花在初春开始发芽,黄黄的、嫩嫩的,到霜降前后,花苞和叶子也慢慢长大,待到重阳节后,乡亲们可随意采摘,有人把它晒干泡茶、泡酒,有人把它做成麻饼,香气馥郁,令人垂涎。
近观菊花亭,墙面白漆早已萎落、斑斑驳驳,亭屋外侧抹着的蛋黄色泥土,早已一块一块脱落,像老人的脸上的斑块和皱纹,虽附有岁月的年轮,不精神的很。亭屋中间曾筑有树墩形状石桌和四座树墩形的小石凳,如今早已不见踪影,现在放了些打禾机更换的零件,散落的稻谷麦杆安静的躺在里面,有一种凌乱的美。
穿过亭身,我在阡陌之间发现了一位佝偻着身躯劳作的老者,他正在稻花田垅上使劲的往外拔芨芨草,仔细一瞧,原来是尹爷爷。尹爷爷他现在快90岁了,老伴走了快30年了,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依旧下田劳作,乐此不疲。
“爷爷,恰的亏啦(不怕苦不怕累的意思),吾大年纪(这么大岁数意思),这些活干的动不?”我关心的问候着。
“没几(孙女的一种叫法)呀,干不动也得干呀,总不能眼看着田里的庄稼没人管呀,家里就靠这些收成过尼子(日子的意思)呀。”爷爷麻利的一边捆芨芨草,一边笑着和我说道。
其实我知道,相比于生活的艰辛,爷爷他的儿孙常年不在身边的寂寞更让他难过。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为了给老板顶罪坐了牢,被判三十年,一直未归。他的小儿子从小是个小混混,后来在外省做了上门女婿,每年仅回来一次。我每次回家总能看见一个个守望者家园的孤独身影,就像我们村特殊而庞大的群体一样,都是最需要我们关心关怀的“留守老人”。
告别尹爷爷后,我继续撑着小花伞在菊花亭路旁悠然散步。飘香的季节,天色逐渐朦胧,密密匝匝的小雨珠抑扬顿挫,每一颗雨珠都像精灵,这场雨,给旁边的兰花草和树木洗净了尘埃,让它们显得尤为青葱光亮。草地上落满了星星花瓣,湿漉漉的,碧绿丛中点着洁白的花辨像雪绒花轻舞着,冰清玉洁,又像星光闪烁,璀璨悦目。
黄昏雨笼置下的菊花亭,马路上几乎空无一人,只有细雨打伞的渐沥声和我慢节奏的步伐声,我踩在湿漉漉地草面上,鞋子发出清脆的沙沙足音,塞察回荡在寂静的马路上。桂花亭和菊花亭之间就是田散湖(我村的一个地名),田散湖最上面是我们村最大的鱼塘,鱼塘四周裹有一层厚厚的雾蔼,那微弱幽暗的灯光,仿佛挣扎着从阴霾的树影里透视出迷离的光芒。老一辈说桂花亭和菊花亭之间是我们村龙穴之所、福气之地,看着神秘幽静的花甸与河滩上归来的白鹭,我觉得老一辈说的一点儿没有错。
天空光线慢慢变的的幽暗起来,路上的灯光忽明忽暗,忽现忽隐,风吹树动,疏影斑驳,我听着细细密密的雨韵,泼洒在荷塘叶面上,轻声细语,温婉柔和,如一曲舒服柔美的音符,似弥漫着一层看不见的轻纱,或近或远。跨过鱼塘,再往里走,就是荷花池。我站在深水沟里,点起脚尖,昂着脖子,指尖娴熟地采了一朵荷花,右手轻轻一捋,再将粉红色的荷花瓣一片一片扯下,珍藏在伞心,荷花中间金黄花蕊被我窝在手心,似有凝香潮露,手指轻轻一弹,沾香带露,芳香扑鼻。我钟情荷花清秀、率直、高雅的个性,荷花不像牡丹色艳而妖,不像杨花,漫天随风乱舞,更不像梅花那么固执,偏要在大雪纷飞之时表现自己的傲霜铁骨。荷花形色香品俱佳,一片一叶都是情,自是花中第一流。
我走着走着,便到了埋葬着我爷爷分叉的山坡上,山坡的树丛轮廓颇为厚实深重,无可分辨。每年盛夏,我都会跑这山上发一会儿呆,时而坐在我爷爷的坟前说说心里话,时而和屋里的小黑狗一起坐在老松树下欣赏家乡村庄的炊烟,时而在青草深处和我家的老黄牛深情对望,如此周而复始,不能自制。一到清明节,这座山便会开满红彤彤的映山红,山并不是很高,也不陡峭,但山青林秀,每一棵恣意舒展的老松树上都有一两个白鹭鸟巢,每年的春天它们带着全家归来,中秋节后飞走,就像村门口那棵老樟树一样,花开结子总是无人打扰,悠然自得,随性自由。
近几年,隔壁村斜对面的山丘火灾烧的很严重,多次都快烧到了爷爷的坟墓旁,却都会意外熄灭,也不知道是神灵的庇佑还是神仙的赐福,我爱的这片土地总能化险为夷,平安无虞。爷爷坟前的小路裹着雨夜里的小野花,满地飘零,我心里不免泛起花落知多少的惆怅和无奈。此刻,隔着雨帘,隔着夜空,隔着烟雨蒙蒙,那时浓时淡无处不在的松油香,总让我流连忘返。我淋着雨伞也不撑开,我不知道我呵护的是给爷爷那弥足珍贵的荷花香魂,还是在呐喊着自己灵魂深处最浓的乡愁韵音,也许天上的菩萨知道。
我和爷爷说了一些心里话后,迎着斜风细雨往家返回。刚下坡,便听到身后赶牛的声音。原来碰巧遇上了赶牛回家的发家农奶奶,她的年纪比我妈妈稍长一些,只是她辈份大一些,所以叫她奶奶。发家农奶奶她十九岁便嫁给了我们村唯一的哑巴秋生,在以前,一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娘嫁给一个哑巴,这是极不合理且无比荒谬的。她一生生了两个孩子,近两年儿子儿媳给他们俩盖了一栋大别墅,大家都说她很有福气。发家农奶奶心地很善良,她的脾气、人品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好,她干活做事从不求人,更不拖累人,虽然她说话很慢,走路也很慢,干农活更慢,同样的一件事,别人俩个小时就干完,但是她却要花上一天的时间,自己还乐而忘返。她年轻时候,总是别人口中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话,但她却活成了她自己,自己做自己精神上的强者,接受着一切。在我看来,她比别人更加智慧、更加温婉、更加敦厚,更抚人心,她从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和眼色,过好自己的三餐四季,将生命中所有的粗拙与浊重、苦难与不幸抛之脑后,因为那都是别人给予她的底色,她从不在意这些,依旧不忘初心,以最素朴和单纯的天道人心,勇往直前。我关心的问候她:“奶奶,您怎么这么晚才牵牛回家呀?”她笑着答道:“不晚不晚,刚好刚好。”每次我问她,她总是重复着几个字回答,简朴单一。就这样,我和她跟在牛后面,朝着老樟树那个方向慢慢走去,一起消失在蒙蒙的夜色中……
相关知识
家乡的菊花亭
家乡菊花
开封第35届菊花文化节在龙亭景区开幕
中国开封第35届菊花文化节在主会场龙亭景区盛大开幕
龙亭景区
万菊绽放 芬芳天下 中国开封第35届菊花文化节在龙亭景区开幕
龙亭公园赏菊花
龙亭公园举行精彩菊花文化活动
2024开封龙亭公园菊花文化节活动汇总
第31届菊花文化节主会场龙亭公园菊展采风
网址: 家乡的菊花亭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63337.html
上一篇: 壮观!大连一街道附近出现数百只白 |
下一篇: 拍摄带血管毛翅膀的幼白鹭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