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园林六十家》系列作品丨大明湖上名楼——枕湖楼考(中篇)
侯林 侯环
济南作为自古以来的园林城市,美如罨画,然而,在历史的过程中却有不少园林湮灭无存,且府县志中亦无记载。许多年来,我们依据府县志和明清别集,深入发掘,索隐钩沉,写成《济南园林六十家》。今在风香历下推出,期与读者诸君共享。
之二:宾客筵曾拟金谷:枕湖楼四季审美
四季,古人作四时,盖一年之春夏秋冬是也。
道光年间枕湖楼建成后,以其独特的湖山观景之优势,很快成为了文人雅聚茗谈、饮酒赋诗的胜地,时有济南金谷之称。(乔岳诗:宾客筵曾拟金谷,楼台影自贮斜阳。)而在众多咏歌枕湖楼的诗篇中,以周乐、乔岳、何邻泉的枕湖楼四时即景诗最为出彩。
我们先看周乐的《枕湖楼四时即景楼为翟修来子渐逵所创》:
鳞鳞水面皱清波,风入高楼觉乍和。
刺水芦芽半城碧,簇烟柳色七桥多。
冰开荇带鱼虾长,船放客冲鸥鹭过。
隔郭遥看华不注,插空一点似青螺。
炎天何处可追凉,轩豁疏棂带草堂。
薄午有时风雨到,满楼都作芰荷香。
采莲娃小衣裙湿,放棹人多箫鼓忙。
一片画眉声不断,苇芦深处水苍苍。
登楼落叶舞横斜,萧瑟秋光感物华。
隔岸残霞垂蓼穗,满湖飞雪起芦花。
古亭冲雨一行雁,老树偎烟数点鸦。
片月上时波淼淼,鱼罾依约认渔家。
菱藕香消蒲柳残,北风料峭正凭栏。
遥山几点林峦瘦,晓树千门雾淞寒。
冻合溪烟鱼出少,雪迷湖径客来难。
苍苍剩有梵宫柏,送与楼中早晚看。
道光刻本《二南诗钞》卷下
书影:周乐《枕湖楼四时即景》
细心的读者想必已经发现,在本诗的诗题小注里,有楼为翟修来子渐逵所创,然而,在上引周乐所作《枕湖楼记》里,周乐却说枕湖楼为翟修来之子冢君翊风、次君渐逵所创,一种极大可能便是,此时,翟修来长子翟翊风已不在人世了。(可参见以下的乔岳诗)
我们来看周乐的湖楼四时诗。
春天来了,枕湖楼一派阳春和煦、生机勃勃的气象,半城春水,芦芽青青,烟柳染色,鱼虾飞长。最为迷人的是隔着古老的城墙远看华不注山,就像插在半空的青螺一般,富有气势与壮美之感。
炎热的夏季,枕湖楼自是逭暑追凉的清凉世界。枕湖楼有轩豁的疏棂,还有湖滩上的草堂。尤其是,即便在城里极度闷热的日子,湖上也总是有清风的。有时,特别是风雨将至的时刻,满楼都是芰荷的清香。薄午有时风雨到,满楼都作芰荷香,此种描绘堪称不着堆砌、脱口而至的神来之笔。另外,在眼下以及芦苇的深处,还有数不尽的画眉、水鸟们飞来飞去,鸟啭声声,令人心旷神怡。
秋天,登上枕湖楼观景,是有些落叶飞舞的萧瑟气象了,然而,也不尽然。秋季的枕湖楼自有它的风采韵致。你看,隔着水岸,那如同燃烧的云霞一般的果实累累的垂穗红蓼,还有,满湖如同洁白的飞雪一般的芦花,这些,都为大明湖平添了无尽的诗意。大明湖沿岸,既有亭台楼阁,又有湖居人家的渔庄蟹舍,日子久了,你从那些晾晒的渔网渔罾上,便能辨认出渔家的庭院与主人来的。
冬季,北风料峭,菱藕香消,枕湖楼似乎一无所看了。其实不然。周乐说,此时,因为草木凋落,天地反而显得更加辽远、空阔,亦因此,连远处的山都无比的清晰,周乐写远山,用了一个瘦字,堪称传神,此更能展示天地之广阔与山峦在冬季展露的本相。然而,正是天寒地冻,济南会出现奇妙的美丽景观:雾淞。济南诗人描绘此种景观的诗作不胜枚举。还有,是与枕湖楼青眼对望的梵宫柏,枕湖楼左近,有汇泉寺、汇波阁等寺庙,寺中有青松翠柏,周乐一句苍苍剩有梵宫柏,送与楼中早晚看,一个送字,虽为写实,亦可称运思精巧,天趣俱在。
济南名士、诗人何邻泉的枕湖楼诗为《题翟渐逵枕湖楼,次二南韵》,由诗题便知,此诗为周乐枕湖楼四时诗的和韵诗。
何邻泉(1778—?),字岱麓,号苹野。清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人。因家居趵突泉附近,故名邻泉。少通经史,肆力诗古文辞。工唐隶,与曲阜桂馥齐名。家境贫穷,性情耿介。与同邑周乐、范坰、马国翰等人,先后结诗社于大明湖上。其诗作清超秀逸,往往有远韵(周乐《二南外集·何岱麓诗序》)。著有《无我相斋诗选》。
书影:何邻泉《无我相斋诗选》
以下是何邻泉《题翟渐逵枕湖楼,次二南韵》四首:
小楼三面对烟波,登眺欣逢物候和。
风暖柳桥飞絮乱,泥融蒲溆茁芽多。
倾听莺语重帘卷,惊散鸥群画舫过。
到此望春春可赏,卖花声里倒红螺。(春)
此间雅集易招凉,轩敞何须绿草堂。
湖水分来半湖碧,荷风吹入满楼香。
采菱人至闻歌起,沽酒船过打桨忙。
随意临流成小筑,不愁逭暑复无方。(夏)
一上层楼客感加,望中景物冷霜华。
澄波隔郭山沉影,明月满滩芦吐花。
浦里荷残寒宿鹭,桥边木落乱飞鸦。
渔歌未歇砧声起,不动秋心是那家。(秋)
明湖风景未全残,冒冷犹凭曲录栏。
水冻鱼应依藻密,树凋雪自作花寒。
老渔补网朝阳好,有客行桥唤渡难。
最喜诸山城上列,楼中常当画屏看。(冬)
道光刻本《无我相斋诗选》
春诗:小楼三面对烟波,登眺欣逢物候和,由此可知枕湖楼与大明湖极为贴近。贴近到什么程度呢?你看,通常湖边建筑是一面临湖,而枕湖楼则是东、西、北三面临湖(小楼三面对烟波),此足见枕湖楼是一挺进于湖中深处的建筑。
夏诗:湖水分来半湖碧,荷风吹入满楼香,是与周乐薄午有时风雨到,满楼都作芰荷香的唱和之句,两者各有千秋,后者脱口而来,自然清新;而前者言枕湖楼歆享半湖碧,与满楼香亦是难能之搭配。
何氏和诗的好看还在冬诗:最喜诸山城上列,楼中常当画屏看,都道是冬来万物萧疏,不承想枕湖楼上还有如此好景致在。试想,诸山与参差女墙相映,已是绝妙一景,而济南之山又如画屏环列。这是只在枕湖楼可以享受到的眼福呀!
此外,济南诗人乔岳亦有《枕湖楼题壁四首》,依然写的是枕湖楼四时之美,但不是上述诗人的和诗。其中佳句如杯对青山看影入,手招小艇唤鱼来,颇能传递枕湖楼潇洒之风致。除此之外,乔岳还有《庚戌冬至前四日重登枕湖楼》等诗作。
乔岳(生卒年不详),字松石。清代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人。诸生。著有《松石诗抄》。《县志》称乔岳,天分卓绝,赋性洒落。幼负经世之才,中年作过盐商代理。工诗,诗多警句,和陶诗尤受人称道。乔岳富音乐天赋,吹竹弹丝,无不精妙;工度曲,曾月夜邀友朋饮酒北极台,唱大江东去,声满明湖。
书影:乔岳《松石诗钞》
我们来看乔岳《庚戌冬至前四日重登枕湖楼》:
南北湖山句未忘楼旧有南面青山北面湖之额,登临最是旧游伤。
网封朱户尘埃积,响断青蛙池馆凉。
宾客筵曾拟金谷,楼台影自贮斜阳。
西征记此亲相饯,太息主人坟草荒。
诗不长,而内涵丰富。首联南北湖山句未忘之注有南面青山北面湖句,细心的读者立即会发现,此正当年翟修来对好友周乐所咏叹之句也,而孝敬的儿子已将此语作成楼额。但登临最是旧游伤,却是一个问号,忧伤何在?何以曾经的旧游会成为忧伤?诗人不加说明,自是描述枕湖楼略带凄清的风物(网封朱户尘埃积,响断青蛙池馆凉),尤其是,展示枕湖楼昔日的繁华:宾客筵曾拟金谷,金谷园故址在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官僚富豪石崇(字季伦)的别墅,此园随地势筑台凿地,楼台亭阁,池沼碧波,茂树郁郁,修竹亭亭,整座花园犹如天宫琼宇,繁荣华丽,极一时之盛。宾客将枕湖楼比作金谷园,亦足见当年游宴待客之繁盛不同一般。
最后一联,我们终于看到了旧游伤的原委与答案:西征记此亲相饯,太息主人坟草荒。据周乐《松石诗钞序》:道光丁亥(七年),余与松石同赴关西李余堂故人幕。李余堂,即李肇庆,号余堂。济南人。嘉庆九年举人,大挑知县,分发山西。周乐与乔岳前往山西为其作幕僚。时在道光七年。乔岳称为西征,而此时翟氏兄弟(翊风、渐逵)特在枕湖楼设宴为周乐与乔岳设饯别宴,以壮行色。
乔岳写此诗的时间为庚戌,即道光三十年(1850),此时距离枕湖楼建成的道光丙戌即道光六年(1826),有二十四年的时光,而楼的一位主人翟翊风已经溘然长逝。(亦可参见上文周乐《枕湖楼四时即景楼为翟修来子渐逵所创》题解)乔岳为此喟然长叹道:想不到如今翊风坟头都已经有了荒草呀!
大明湖南岸观历下亭
附:
乔岳《枕湖楼题壁四首》
湖干风定净氛埃,好把楼窗面面开。
杯对青山看影入,手招小艇唤鱼来。
鸳鸯照水红双映,翡翠穿芦绿一堆。
五里沙棠通北极,夕阳歌舞乱歌台。
烈烈曦轮势正骄,荷喧一阵雨飘萧。
卷帘湿雾迷千堞,出树炊烟锁七桥。
花落浮鱼争芡嘴,云回匹练束山腰。
挥毫欲答催诗意,半角华峰未易描。
蓼花红老荻花飞,烟树苍苍送落晖。
曲港微喧知水涨,一灯渐近知船归。
古亭月到天如洗,远笛风过音欲稀。
此夜把樽成即事,出池藕脆鲫鱼肥。
谁把琉璃铺半城,平湖著雪更晶莹。
堤余冻柳千条白,日射寒塘一片明。
佛岫苍茫空翠合,女墙宛转暮云横。
叉鱼稚子飞身至,送与主人随意烹。
朱畹《题翟翊风枕湖楼》
翠瓦朱栏映碧流,四围浩渺座中收。
湖之好更无如月,游者宜惟于此楼。
虚籁飘从天外下,高眠占尽世间秋。
问谁羽服来吹笛,定是仙人在上头。
《红蕉馆诗钞》
李沧瀛《春日历下怀同游在星、旭岩、豹人、伯文》
桃花散锦柳飞绵,怅望离群又隔年。
记取同来说诗地,枕湖楼外水如天。
(未完待续)
上一篇: 看电视的软件是免费的(12个免费电视软件)下一篇: 使用玻璃胶有哪些注意事项(使用玻璃胶需要注意什么)
0人点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