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闷棚是大棚种植户预防病害、虫害的主要方法之一,那么在闷棚的时候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处理土壤。
因为我们知道,很多病菌和虫卵都是隐藏在土层当中的,如果不能很好地消灭这些病菌和虫卵,那么闷棚过后依然会出现各种病虫害,所以处理土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绿之洲收集了夏季大棚闷棚过程中的四种土壤处理方法,其优劣势各有不同,你知道哪几种呢?
石灰氮
利用石灰进行闷棚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因为石灰遇水会发热,所以可以通过这个特性来处理土壤。
首先准备鸡粪、硼肥和石灰氮,每亩用量为鸡粪4吨、硼肥4斤、石灰氮120斤左右,混合后均匀撒在大棚内,然后开始深耕,土壤深耕在25厘米以上,起垄35厘米左右。
深耕结束后开始铺设滴灌带和地膜,接口处要用夹子夹紧,这样可以让整个地面都密封起来,闷棚效果更好。
展开剩余 68 %
滴灌带和地膜铺设好之后就要开始放水,这个时候石灰会释放热量、双氰胺等气体,这些气体带有毒性,能够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这个时候要关闭通风口,连续熏蒸20天到25天。
威百亩
威百亩是一种具有熏蒸作用的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杀线虫剂,非常适合在闷棚的时候使用,可以在石灰氮的基础上加入威百亩,提升闷棚效果。
在石灰氮闷棚2天后,按照每亩100斤的用量加入威百亩,药剂按照1:1的比例进行稀释,同时关闭通风口,进行15-25天的闷棚器。
需要注意的是,威百亩的杀灭性比较强,对于土壤中的卵、菌、虫和菌类全部起到杀灭效果,所以在闷棚结束后要及时添加微生物菌剂,来提升土壤活性。
水淹法
首先,准备鸡粪等有机肥4吨/亩,生石灰150斤/亩,均匀撒施在棚内;将地打平,不平可用耙耙平;以拱为单位,分区域在立柱下做田埂,田埂高度需15CM以上,往平整好的地块里灌水,要求水面高出土面10-15CM。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大水漫灌来阻止空气进入土壤中,这样能够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需要注意的是,闷棚期间要关注棚内水分蒸发速度,如7天内已不见明水,需及时补水。
另外,本方案闷棚需要土壤有一定的保水性,否则效果不好。
生物菌法
首先,准备鸡粪等有机肥4-6吨/亩,硼肥4斤/亩 ,生石灰150斤/亩,均匀撒施在棚内;旋耕起垄,要求打地深度不低于25CM,垄高35-40CM,建议8米垮内起7垄,单垄单行定植,立柱下不建议起垄种植。
先打开滴灌带进行滴水,待到垄面全部湿透的时候开始加入菌剂,要选择耐高温的微生物菌剂,按照平时4倍的剂量进行滴灌。滴完之后,再滴水30分钟即可。
微生物菌闷棚需要让土壤保持湿润,这样利于菌群的存活和繁殖。另外,微生物菌的生长需要大量有机肥,所以要做好秸秆还田、生粪肥施入的工作。
最后,这几种土壤处理方法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种植户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土壤处理方法,来保证闷棚效果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