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巧手花馍:传承非遗文化,邻里情浓

巧手花馍:传承非遗文化,邻里情浓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14 17:21

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就像一座璀璨的宝库,其中面塑艺术——花馍正是其中一颗闪亮的宝石。花馍,又被亲切地称为“面花”或“花馒头”,起源于我国北方地区,是一种民间流传的面食艺术,通常在节庆和欢庆场合中展现其独特的魅力。为了弘扬这一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次花馍制作活动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如期举行,吸引了辖区内的居民踊跃参与。

活动在晴朗的周末拉开序幕,位于人和街道的康乐社区和阳光社工联手打造了这个非遗体验项目。社工们把准备好的面粉、酵母粉、红枣、擀面杖、切刀等一应俱全的材料摆在活动现场,热情地迎接每一位参与者。居民们个个兴奋不已,纷纷猜测着今天会创造出怎样的面塑艺术。

在制作花馍之前,社工担当了“花馍大师”的角色,首先给居民们介绍了面团的调配技巧。居民们通过将色彩丰富的果蔬粉与面粉充分混合,加入适量的酵母和温水,开始了揉面团的过程。随着双手的转动与摩擦,面团逐渐变得光滑且富有弹性,空气中的香气也愈发浓郁。社工们还贴心地提醒大家:“在制作花馍之前,一定要将面团进行多次擀压,这样才能让花馍更加筋道!”

在视频教程的辅助下,居民们逐步学习了制作“福袋”馒头的技巧。现场,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围坐在一起,彼此交流,各展其能。使用擀面杖、切刀以及筷子的手法,大家听从内心的创意,捏、榨、压,尝试着创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花馍。尤其是当红枣和豆沙等馅料加入后,每一个花馍都显得栩栩如生,宛如一件件艺术品。

在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居民们不时相互欣赏自己制作的花馍,有的捏出了形态各异的“福袋”,有的则模仿自然之美,做出了一朵朵如梦似幻的“玫瑰花”。这些花馍不仅是传统技艺的体现,也是社区居民共同享受文艺生活的证明。快乐的气氛在社区中蔓延开来,让大家感受到邻里之间温馨的联系。

通过此次花馍制作活动,居民不仅亲手体验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还在社区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活动的成功举办,也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一仅仅是个开始,人和街道康乐社区后续将继续围绕居民需求,立足于文化传承,举行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让每位居民在家门口都能享受到文化的盛宴,助力非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花馍制作不仅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更是承载着浓厚乡土情怀的文化印记。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提升了居民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兴趣,也让人们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在社区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温暖与快乐。期待未来,更多的传统手艺能够走入我们的生活,在日常点滴中,让非遗文化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相关知识

“郧西七夕”文化花馍技艺非遗传承人卢芸:巧手做花馍 指间传非遗
指间传非遗 巧手做花馍
巧手做花馍,指尖传非遗
传承非遗,从我做起——建筑工程学院师生赴“花馍”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参观学习
美德健康新生活丨日照市东港区:非遗传承进社区 花馍蒸出幸福味
【非遗故事】韩城花馍
【家国同心 探访最美】讲述“她”故事 最美家庭事迹展播|非遗传承 魅力花馍
非遗进校园:传承文化瑰宝 点亮校园生活
巧手捏花馍 指尖传非遗
郧西:多彩非遗传承中国年

网址: 巧手花馍:传承非遗文化,邻里情浓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5352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早八”叫不醒年轻人,但大集可以
下一篇: 幸福中国年好巳在成都!花局走进西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