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2.1 不同种群组成群落(共含20张PPT)

2.1 不同种群组成群落(共含20张PPT)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14 05:42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2.1 不同种群组成群落
我国典型森林群落的主要类型
我国典型森林群落的主要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寒温带针叶林等。
一、丰富度调查反映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聚集在一定空间内的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物种组成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
一、丰富度调查反映群落的物种组成
一个群落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
物种丰富度。
一、丰富度调查反映群落的物种组成
判断:某个种群的数量多少可以称为丰富度吗?
NO!
北极 赤道 南极
从热带到两极,物种丰富度降低
规律1
一、丰富度调查反映群落的物种组成
随海拔增加物种的丰富度降低
规律2
规律3
随水深增加,物种的丰富度降低
一、丰富度调查反映群落的物种组成
材料用具
土壤取样器 (图 2-2),花铲,标签纸,纱布,
镊子,吸管,试管,吸虫器,瓷盆,放大镜,干漏
斗分离装置 (图 2-3),体视显微镜 (或解剖镜),
载玻片,70%酒精溶液等。
3.方法步骤
(1)样地选择和土样采集。
选择两个不同群落作为样地,例如草地群落和森林群落,详细记录每个样地的地理位置、植被特征、土壤类型等。在每个样地随机选取 3~5个样方,将土壤取样器插入距地表0~25 cm的表层土壤中取出土样 (图2-4),用花铲将其装入塑料袋,贴上标签带回实验室。
一、丰富度调查反映群落的物种组成
一、丰富度调查反映群落的物种组成
2. 土壤动物的分离。
将塑料袋中的土样分别倒入不同瓷盆中,用镊子拣出体型较大的动物,放入贴有标签的试管中保存。体型较小的动物使用干漏斗分离法进行分离。先在干漏斗分离装置下的锥形瓶中倒入少量的70%酒精溶液,再将瓷盆中的土壤分别装入干漏斗分离装置中,插上电源,进行烘烤。每隔 1 h 观察土样,直至土壤烘干。收集锥形瓶中的动物。
一、丰富度调查反映群落的物种组成
3. 土壤动物的种类鉴定。
对分离得到的动物进行种类鉴定。用肉眼观察、识别体型较大的动物;用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观察、识别体型较小的动物。设计表格记录每一群落土壤动物的类群和数量。
说明:由于土壤动物鉴定到物种有一定的难度,本活动只要求鉴定到目、科、属等类群。
一、丰富度调查反映群落的物种组成
一、丰富度调查反映群落的物种组成
注意事项
1.取样时随机取样
2.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的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如实记录。
3.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
4.对于同样营养的土壤,多组同学应分别进行统计并比较。
5.识别并命名小动物要准确。
6.取样时尽量不要破坏环境,同时注意安全。
7.在装样土的塑料袋上要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
8.干漏斗分离装置进行烘烤、70%酒精的作用是杀死和保存小动物。
9.阳光、温度、水分、土壤有机质、土壤的空气和pH等会影响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
对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的形成有明显决定作用的物种称为优势种 。
优势种往往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并且在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群落中,这种竞争优势常常是持久不变的。
二、优势种决定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的形成
优势种的特点:
(1)不同的群落往往有不同的优势种。
(2)优势种往往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并且在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群落中,这种竞争优势常常是持久不变的。
(3)优势种通常是群落中个体数量多、生活力较强的物种。优势种能够凭借自己的数量和生活力对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起决定性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长。
二、优势种决定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的形成
群落中生物种间关系
二、优势种决定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的形成
群落中生物种间关系
二、优势种决定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的形成
群落中生物种间关系
二、优势种决定群落的结构和内部环境的形成
三、物种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生态位是指群落中某个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其他相关物种之间的功能关系,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
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不仅取决于它所栖息的场所,而且取决于它与食物、天敌和其他生物的关系,包括它吃什么和被什么动物所吃,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等。
三、物种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同一群落中,两个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是完全重叠的。
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重叠时会发生竞争,且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就越激烈,以致竞争优势较大的物种有可能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这就是竞争排斥原理。
三、物种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2个生态位有重叠的物种(A)经过自然选择生态位分化,重叠部分c缩小或消失,两个物种相安无事(B)
三、物种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为研究森林群落中不同物种的鸟的生态位关系,研究者调查了某栎树林群落中林鸽、旋木雀、乌鸫等8种鸟在森林群落不同层次中的相对密度,结果见表2-1。
分析资料
(1) 在这个栎树林群落中,从生活空间上比较,哪两种鸟的生态位最相近?哪两种鸟的生态位差异最大?
三、物种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为研究森林群落中不同物种的鸟的生态位关系,研究者调查了某栎树林群落中林鸽、旋木雀、乌鸫等8种鸟在森林群落不同层次中的相对密度,结果见表2-1。
分析资料
(2) 长尾山雀与旋木雀的生态位不是完全重叠的原因是什么?
三、物种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为研究森林群落中不同物种的鸟的生态位关系,研究者调查了某栎树林群落中林鸽、旋木雀、乌鸫等8种鸟在森林群落不同层次中的相对密度,结果见表2-1。
分析资料
(3) 每种鸟可同时在森林群落的不同层次活动和觅食,但总有一个最喜好的层次,这对群落中鸟类的生存有什么适应意义?
三、物种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研究生态位的意义
可以合理地设计人工生态系统,利用不同生物之间生态位的差异,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从而获得更大的价值。
鱼类的混合放养
三、物种在群落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农作物的间作
①间作的两种或多种植物必须有很明显的植株高度差异;②间作的植物中高的为阳生植物,矮的为阴生植物。
1.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不同生物个体的总数。( )
2.以红松为优势种的针叶林群落,其他稀有物种可能转化为优势种。( )
3.对群落的保护,不仅要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也要保护其优势种。( )
4.在群落中不同的物种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 )
5.同一群落中,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可能是完全重叠的。( )
6.自然群落中,生态位有重叠的物种会发生生态位分化。( )
×
×
×



1. 我国西藏东部的高山和峡谷,随着海拔的升高,植物群落由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到高山草甸依次改变,与此同时,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 )
A. 依次增大 B. 依次减小 C. 基本不变 D. 没有变化规律
B
2. 我国大兴安岭北部的寒温带针叶林群落中,生长着落叶松、红松和冷杉等优势种。下列不属于优势种特征的是 ( )
A. 优势种个体数量往往较多
B. 优势种生活能力较强、适应性较高
C. 优势种的优势往往持久不变
D. 优势种对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长影响不大
D
3. 我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群落中,生活着乔木、灌木、草本和苔藓等种类丰富的植物,还生活着多种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动物,以及微生物。这些生物都占据着一定的生态位。下列关于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群落中的优势种往往占据重要的生态位
B. 生态位表示某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
C. 群落中生态位重叠的物种会通过自然选择而发生生态位分化
D. 生态位受食物、天敌等生物因素的影响,而与光照、温度等非生物因素无关
D

展开更多......

收起↑

相关知识

群落的概念 群落的物种组成
生态学课件第6章群落学.ppt
玉米蚜虫及天敌种群动态与群落特征和不同玉米品种抗蚜性研究
植物的群落知识.ppt
4.1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件(共20张PPT)2023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3: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生物圈A卷.doc
13画杨桃 课件(共20张PPT)
全国通用版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多肉植物的认识及其叶插技术》课件(共20张PPT).pptx
《植物群落》ppt课件
群落生态学群落相似性分类与排序

网址: 2.1 不同种群组成群落(共含20张PPT)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5180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几种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
下一篇: 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