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一种吸虫器.pdf

一种吸虫器.pdf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14 05:38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35276.4 (22)申请日 2017.03.09 (71)申请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广 东省农科院 (72)发明人 李振宇 冯夏 胡珍娣 尹飞 林庆胜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 公司 44228 代理人 杨英华 (51)Int.Cl. A01M 5/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吸虫器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虫器, 其中: 包括通过 吸虫管相连接的吸虫主机和吸

2、虫罩, 吸虫主机包 括壳体、 进风腔室和出风腔室, 出风腔室设有电 机、 风轮和出风口, 电机与风轮连接, 进风腔室设 有虫袋, 虫袋内设有防逃筒, 风轮设置在虫袋下 方, 吸虫罩包括进风口、 吸虫罩进风管口和吸虫 腔室, 吸虫腔室内设有相对转动的转轴, 转轴沿 进风口长度方向设置, 吸虫管一端连接虫袋和防 逃筒、 另一端连接吸虫罩进风管口。 本发明提供 一种吸虫器, 具有吸口大、 吸力强的技术效果, 适 用于大面积农田除虫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106889041 A 2017.06.27 CN 106889041 A 1.一种吸虫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通过吸虫

3、管(1)相连接的吸虫主机(2)和吸虫罩(3), 吸虫主机(2)包括壳体(21)、 进风腔室(22)和出风腔室(23), 出风腔室(23)设有电机(231)、 风轮(232)和出风口(233), 电机(231)与风轮(232)连接, 进风腔室(22)设有虫袋(223), 虫 袋(223)内设有防逃筒(221), 风轮(232)设置在虫袋(223)下方, 吸虫罩(3)包括进风口 (31)、 吸虫罩进风管口(32)和吸虫腔室(33), 吸虫腔室(33)内设有相对转动的转轴(331), 转轴(331)沿进风口(31)长度方向设置, 吸虫管(1)一端连接虫袋(223)和防逃筒(221)、 另 一端连接吸

4、虫罩进风管口(3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虫器, 其特征在于: 虫袋(223)上端设有固定座(224)、 下 端设有开口, 开口处设有夹子(225), 虫袋(223)通过固定座(224)连接壳体(21), 固定座 (224)上设有定位槽(226), 防逃筒(221)上设有定位块(227), 定位块(227)与定位槽(226) 相配适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虫器, 其特征在于: 壳体(21)内部设有隔板(211), 隔板 (211)上方为进风腔室(22)、 下方为出风腔室(23), 隔板(211)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风 孔(21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虫器,

5、其特征在于: 壳体(21)、 固定座(224)和定位块 (227)依次连接, 中部设有连接吸虫管(1)的通孔(4), 防逃筒(221)为三角形柱体, 防逃筒 (221)上设有若干防逃孔(222), 防逃孔(222)沿出风方向缩径设置。 。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虫器, 其特征在于: 出风口(233)设置在壳体(21)上, 壳体 (21)一侧设有背带(24)。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虫器, 其特征在于: 风轮(232)与通风孔(212)相对设置, 并固定在隔板(211)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虫器, 其特征在于: 进风口(31)设置在吸虫罩(3)下端, 吸 虫罩进风管口(3

6、2)设置在吸虫罩(3)上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虫器, 其特征在于: 转轴(331)连接有小型电机(332), 外 部套设有吸虫刷(33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虫器, 其特征在于: 吸虫罩进风管口(32)与转轴(331)之 间设有分风板(334)。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虫器, 其特征在于: 吸虫管(1)包括相连接的软管(11)和 直管(12), 软管(11)与通孔(4)连接, 直管(12)与吸虫罩(3)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889041 A 2 一种吸虫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除虫用具, 更具体来说, 涉及一种

7、吸虫器。 背景技术 0002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属鞘翅目叶甲科, 俗称狗虱 虫、 跳虱, 简称跳甲, 是严重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世界性害虫。 主要为害十字花科白菜、 卷心 菜、 菜花和茄科、 瓜类、 豆类等蔬菜。 黄曲条跳甲的成虫和幼虫均能为害, 从蔬菜的子叶期到 收获末期, 成虫主要啃食叶肉, 刚出土的幼苗子叶被吃光后, 整株死亡, 造成缺苗断垄。 在成 株期, 成虫咬食过的叶片上有许多椭圆形小孔洞, 严重时将叶肉全部吃光, 仅剩叶脉, 幼苗 被害后不能继续生长而死亡。 成虫还可咬断果梗和嫩茎, 咬伤果实, 也可为害花蕾、 豆荚。 幼 虫

8、生活在土中, 剥食根皮或蛀入根内, 咬断须根或形成许多隧道, 导致菜苗根部受害, 使植 株凋萎枯死, 整片蔬菜死亡。 对块根、 块茎植物造成许多黑褐色虫斑, 严重影响商品的质量 和产量。 此外, 成虫和幼虫造成的伤口还易引发软腐病。 黄曲条跳甲对蔬菜的为害经常是毁 灭性的, 尤其是在苗期, 刚刚出土的幼苗子叶被成虫取食后可整株死亡, 引起缺苗毁种, 甚 至需要重播; 在蔬菜成株期为害, 不仅影响产量, 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蔬菜的上市质量, 使 其商品价值大大降低。 0003 黄曲条跳甲在我国各地发生代数有所不同, 少则2代, 多则78代, 均具世代重叠 现象, 无越冬现象, 可终年繁殖。 春季(

9、4-5月)1、 2代和秋季(9-11月)5、 6代为发生高峰期, 为 害严重, 盛夏高温季节发生数量较少。 黄曲条跳甲具卵、 幼虫、 蛹、 成虫四个虫态。 1)成虫: 成 虫善跳跃, 高温下还可飞翔, 有较强的趋光性和趋上性。 寿命平均可达50d, 最长可达一年, 产卵期较长, 可延续30-45天, 每头雌虫平均产卵200粒左右。 2)卵: 卵多散产或成小堆产于 植株周围3厘米左右的湿润土壤中或细根上, 卵粒微小, 长约0.42mm, 宽约0.27mm, 卵椭圆 形, 初产时淡黄色, 将孵化时姜黄色, 卵历期17-18为12-14天, 21-26为4-5天, 27-29 为3-3.5天。 3)

10、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4毫米。 幼虫分3龄, 历期1116天。 4)蛹: 长约2毫米, 纺锤 形。 老熟幼虫作土窒化蛹, 初化蛹时乳白色, 将羽化时变为淡褐色, 蛹期1113天。 卵、 幼虫 及蛹生活在土中, 成虫生活在地上。 0004 目前黄曲条跳甲的控制措施以化学药剂防治成虫为主, 由于黄曲条跳甲幼虫生活 在土中, 而忽视了对地下卵、 幼虫和蛹的防治。 黄曲条跳甲成虫善于跳跃, 极易躲避杀虫剂 的喷雾防治, 且其鞘质前翅影响药剂的附着和渗透, 加之叶面施药无法兼治土中的卵、 幼虫 和蛹, 所以药剂持效期一过, 地下部幼虫又会源源不断地化蛹及羽化, 继续出现成虫出土 危害叶片的现象, 造成防效

11、下降, 甚至防治失败。 生产上农民加大用药剂量, 提高用药频率 以控制该虫的为害, 从而导致成虫长期处于农药的高选择压力下, 加速了其药剂敏感性的 下降, 导致黄曲条跳甲抗药性增强、 化学药剂防治难度加大、 发生危害严重的后果。 因此有 机除虫装置受到广泛重视。 0005 发明的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虫器, 具有吸口大、 吸力强的技术效果, 适用于大面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889041 A 3 积农田除虫使用。 0007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吸虫器, 其中: 包括通过吸虫管相连接的吸虫主 机和吸虫罩, 吸虫主机包括壳体、 进风腔室和出风腔室,

12、 出风腔室设有电机、 风轮和出风口, 电机与风轮连接, 进风腔室设有虫袋, 虫袋内设有防逃筒, 风轮设置在虫袋下方, 吸虫罩包 括进风口、 吸虫罩进风管口和吸虫腔室, 吸虫腔室内设有相对转动的转轴, 转轴沿进风口长 度方向设置, 吸虫管一端连接虫袋和防逃筒、 另一端连接吸虫罩进风管口。 0008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 电机带动风轮转动产生气流, 气流从吸虫罩进风 口进入吸虫腔室, 转轴相对转动将昆虫带入吸虫腔室, 实现吸虫的目的; 昆虫随着气流通过 吸虫管进入虫袋, 虫袋内设有防逃筒, 实现防止昆虫逃离的目的; 昆虫通过虫袋过滤后, 气 流进入出风腔室从出风口流出, 实现出风的目的。

13、0009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 0010 上述的一种吸虫器, 虫袋上端设有固定座、 下端设有开口, 开口处设有夹子, 虫袋 通过固定座连接壳体, 固定座上设有定位槽, 防逃筒上设有定位块, 定位块与定位槽相配适 连接。 实现固定虫袋和防逃筒的目的, 虫袋下端设有开口, 通过开口将昆虫从虫袋倒出; 通 过固定座连接壳体和防逃筒, 实现固定虫袋和防逃筒的目的。 0011 上述的一种吸虫器, 壳体内部设有隔板, 隔板上方为进风腔室、 下方为出风腔室, 隔板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风孔。 通过隔板分隔进风腔室和出风腔室。 0012 上述的一种吸虫器, 壳体、 固定座和定位块依次连接, 中部设有连接吸虫

14、管的通 孔, 防逃筒为三角形柱体, 防逃筒上设有若干防逃孔, 防逃孔沿出风方向缩径设置。 实现吸 虫管与虫袋和防逃筒连接的目的; 防逃筒上设有防逃孔, 昆虫随着气流通过防逃孔进入虫 袋防逃筒, 缩径设置的防逃孔放置昆虫从虫袋爬出。 0013 上述的一种吸虫器, 出风口设置在壳体上, 壳体一侧设有背带。 实现出风的目的, 背负式的吸虫主机方便使用。 0014 上述的一种吸虫器, 风轮与通风孔相对设置, 并固定在隔板上。 实现产生气流的目 的。 0015 上述的一种吸虫器, 进风口设置在吸虫罩下端, 吸虫罩进风管口设置在吸虫罩上 端。 0016 上述的一种吸虫器, 转轴连接有小型电机, 外部套设有

15、吸虫刷。 实现转轴转动、 吸 虫的目的。 0017 上述的一种吸虫器, 吸虫罩进风管口与转轴之间设有分风板。 实现均匀进风的目 的。 0018 上述的一种吸虫器, 吸虫管包括相连接的软管和直管, 软管与通孔连接, 直管与吸 虫罩连接。 附图说明 0019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图1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889041 A 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如图1至图3所示, 一种吸虫器, 其中: 包括通过吸虫管1相连接的吸虫主机2和吸虫

16、罩3, 吸虫主机2包括壳体21、 进风腔室22和出风腔室23, 出风腔室23设有电机231、 风轮232 和出风口233, 电机231与风轮232连接, 进风腔室22设有虫袋223, 虫袋223内设有防逃筒 221, 风轮232设置在虫袋223下方, 吸虫罩3包括进风口31、 吸虫罩进风管口32和吸虫腔室 33, 吸虫腔室33内设有相对转动的转轴331, 转轴331沿进风口31长度方向设置, 吸虫管1一 端连接虫袋223和防逃筒221、 另一端连接吸虫罩进风管口32。 0024 虫袋223上端设有固定座224、 下端设有开口, 开口处设有夹子225, 虫袋223通过固 定座224连接壳体21,

17、 固定座224上设有定位槽226, 防逃筒221上设有定位块227, 定位块227 与定位槽226相配适连接。 0025 壳体21内部设有隔板211, 隔板211上方为进风腔室22、 下方为出风腔室23, 隔板 211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风孔212。 0026 壳体21、 固定座224和定位块227依次连接, 中部设有连接吸虫管1的通孔4, 防逃筒 221为三角形柱体, 防逃筒221上设有若干防逃孔222, 防逃孔222沿出风方向缩径设置。 。 0027 出风口233设置在壳体21上, 壳体21一侧设有背带24。 0028 风轮232与通风孔212相对设置, 并固定在隔板211上。 0029

18、 进风口31设置在吸虫罩3下端, 吸虫罩进风管口32设置在吸虫罩3上端。 0030 转轴331连接有小型电机332, 外部套设有吸虫刷333。 0031 吸虫罩进风管口32与转轴331之间设有分风板334。 0032 吸虫管1包括相连接的软管11和直管12, 软管11与通孔4连接, 直管12与吸虫罩3连 接。 0033 本发明使用时, 启动电机231和小型电机332, 电机231带动风轮232转动产生气流, 气流从进风口31进入吸虫腔室33, 转轴331与农作物接触通过吸虫刷333将昆虫吸入吸虫腔 室33, 经分风板333分风后进入吸虫管1, 通过吸虫管1进入防逃筒221, 从防逃孔222进入

19、虫 袋223, 昆虫通过虫袋223过滤后, 气流进入出风腔室23从出风口233流出吸虫主机2外; 虫袋 223内的昆虫积累到一定量后, 打开开口处的夹子将昆虫倒出。 0034 综上所述, 本发明已如说明书及图示内容, 制成实际样品且经多次使用测试, 从使 用测试的效果看, 可证明本发明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 实用性价值乃无庸置疑。 以上所举 实施例仅用来方便举例说明本发明,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任何所属技术领 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 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 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 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 均仍属于 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889041 A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6889041 A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6889041 A 7

相关知识

一种吸虫器.pdf
玉米吸虫器.pdf
一种吸虫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便携式吸虫器制造技术
一种小型昆虫吸虫器的制造方法
一种高效简易蓟马吸虫器的制造方法
一种口吸式小型昆虫吸虫器的制造方法
新型负高压吸虫器的制作方法
一种蓟马的收集装置.pdf
一种简易节水型盆栽花卉浇水器.pdf

网址: 一种吸虫器.pdf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5175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一种小型昆虫吸虫器的制造方法
下一篇: [题目]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