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春化作用与光周期

春化作用与光周期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13 10:50

春化作用与光周期
光周期
1. 光周期现象
许多植物在开花之前的一段时间,要求每天有一定的昼夜交替,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的感应部位是植物的叶片
诱导植物开花的关键是暗期
光周期春化作用与光周期
光周期
1. 光周期现象
许多植物在开花之前的一段时间,要求每天有一定的昼夜交替,才能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光周期的感应部位是植物的叶片
诱导植物开花的关键是暗期
光周期和春化作用是植物成花诱导的两个重要条件
2. 光周期的反应类型
根据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可将植物分成四种类型,即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
(1) 短日植物(short-day plant, SDP)
即日照长度短于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光照时数在12小时以下才形成花芽,黑暗时数越长开花越早。如大豆、菊花、一品红、蟹爪兰等。
(2) 长日植物 (long-day plant, LDP) 即日照长度大于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每天光照需12小时以上,光照时数越长开花越早。如苹果、碧桃、榆叶梅、丁香等
(3)中日照植物 昼夜长短比例接近相等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甘蔗必须接近12小时光照才开花
(4) 日中性植物 开花与否对光照时间长短不敏感的植物。即在任何日照长度条件下都能开花的植物。如月季、茉莉等。这类植物一年四季均能开花。
3. 临界日长
长日植物或短日植物是否开花主要取决于在超过或短于临界日长时的反应。
临界日长(critical daylength):指昼夜周期中诱导短日植物开花所需的最长日照或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日照。
当日长大于其临界日长时,即可诱导长日植物开花,且日照越长开花愈早,在连续光照下开花最早。
日长必须小于其临界日长时才能诱导短日植物开花。
4. 光周期诱导
达到一定生理年龄的植株,只要经过一定时间适宜的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在不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仍然可以长期保持刺激的效果而诱导植物开花,这种现象称为光周期诱导(photoperiodic induction)。
花芽的分化往往出现在光周期诱导后的若干天。
不同植物通过光周期诱导所需的天数也不同:
短日植物如苍耳、日本牵牛、水稻等,只需要一个适宜的光周期诱导;菊花约12d。
长日植物如菠菜、油菜、白芥、毒麦等,也只需
1个光周期诱导;胡萝卜15~20d。
5. 临界暗期与暗期间断
临界暗期:是指在昼夜周期中长日植物能够开花的最长暗期长度或短日植物能够开花的最短暗期长度。
短日植物即长夜植物(long-night plant),而长日植物就是短夜植物(short-night plant)。
植物开花究竟是决定于光期长度还是暗期长度???
暗期间断对短日植物苍耳开花的影响
14
诱导植物开花的关键是暗期,只要满足植物对暗期的要求就可开花。
中断暗期以红光最有效,而红光的作用可被远红光所抵消。这个反应可以反复逆转多次。
暗期间断时红光(R)和远红光(FR)对植物开花的可逆控制:
6. 光周期刺激的感受和传导
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叶片
叶片在光周期反应中的作用
光周期刺激可以传递(由叶片至成花的部位----茎尖端的生长点,)。
开花刺激物的传导:是通过韧皮部把开花刺激物(成花素)传到茎尖分生区,诱导花芽生成。
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1. 人工春化,加速成花
春化处理,加速植物的花诱导过程,可提早开花、成熟。育种加代。
2. 指导引种和育种
由于人工长期选育的结果,我国南方品种一般要求较短的日照,北方品种一般需要稍长的日照。
若以北京地区为例,南方大豆引至北京时,由于短日条件来临较迟,会使其开花推迟;相反,北方品种引至北京种植时,因满足其开花的短日条件比原产地来得早,会使其开花提前。
感谢您的关注

春化作用与光周期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知识

春化作用与光周期
春化作用及光周期.ppt
化作用与光周期
春化作用光周期象植物成花诱导的生理生花基础.ppt
百合春化和光周期开花途径关键基因的筛选及作用机制分析
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和园艺上的应用
春化作用
植物开花机理光周期
春化作用光周期现象植物成花诱导的生理生花基础9.ppt
春化

网址: 春化作用与光周期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4873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春天植物有哪些变化?春天植物变化
下一篇: 光照时间与植物的生长发育.ppt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