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在蚜虫生物防治中的研究初报
来源:
时间:2025-07-13 09:51
细菌在蚜虫生物防治中的研究初报
【摘要】: 从死亡蚜虫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批细菌菌种,对这些菌种分离纯化后进行不同细菌对蚜虫的杀虫效果筛选试验。结果从中发现并鉴定出两株蚜虫高致病菌KI 3[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和KI 63[阴沟肠细菌(Enterobacter ...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正伟;刘始迎;郑碧瑜;李亚;何红;胡汉桥;林巧玲;一株分离自红树林沙雷氏菌的鉴定及杀虫活性测定[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21年01期 2 Renjie Fu;Luxiang Zhou;Kai Feng;Xiaoyu Lu;Jian Luo;Fang Tang;Effects of Serratia marcescens(SM1)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common biocontrol agents on the termite, Odontotermes formosanus(Shiraki)[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21年03期 3 车红兵;蔡永占;何鹏飞;吴毅歆;何鹏搏;赵崇钧;孔宝华;何月秋;宁南霉素对烟草叶片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21年10期 4 屈欢;宁夏枸杞蚜虫生物农药防治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年11期 5 牛洪涛;肖李俊杰;王娜;刘宝生;于天丛;郭慧芳;粘质沙雷氏菌S-JS1与5种杀虫剂对灰飞虱的联合作用及该菌对灰飞虱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农药学学报;2018年02期 6 关丽梅;占智高;王金昌;杨罡;王洪秀;朱海栋;金玉川;张婷;靳亮;樟巢螟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杀虫活性测定[J];江西科学;2018年04期 7 张海英;黄叶梅;吴小莉;杨蕾;张子梦;刘琪;一株抗高粱蚜芽孢杆菌的分离与鉴定[J];宜宾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8 牛洪涛;李陆逸;刘宝生;郭慧芳;粘质沙雷氏菌S-JS1对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致病力的温度效应[J];西南农业学报;2015年06期 9 马晓燕;路斌冰;王萌;杨叶;海南瓜实蝇致病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杀虫活性测定[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5年03期 10 牛洪涛;郭慧芳;李永腾;刘宝生;蚜虫病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褐飞虱的杀虫活性初探[J];农药学学报;201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睿;GSAU1604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对豌豆蚜致病力的初步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21年 2 刘锐;粘质沙雷氏菌Cpx双组分调控系统缺失菌株的构建及对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21年 3 郑锦龙;甜菜夜蛾中肠免疫防御粘质沙雷氏菌PS-1的转录组学分析[D];华南农业大学;2019年 4 陈方方;棉蚜体内次生共生菌Serratia抗粘质沙雷氏菌作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5 田泽浩;桃蚜对储藏期大白菜营养成分的影响及其蜜露细菌多样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6 时苗均;甜菜夜蛾肠道免疫防御粘质沙雷氏菌PS-1的iTRAQ分析[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7 宗瑞英;斜纹夜蛾不同家系对杀虫微生物敏感性差异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8 杨安頔;灵菌红素粗提物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及代谢酶活性的影响[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9 赵晓峰;粘质沙雷氏菌PS-1菌株对甜菜夜蛾幼虫杀虫机理的初步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6年 10 万秀秀;粘质沙雷氏菌对褐飞虱的亚致死效应[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燕青;邱卡仪;陈梅英;阴沟肠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04期 2 赵千;杨春清;孙明舒;3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蚜虫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3 徐圆圆;刘永民;阴沟肠杆菌对石油烃污染物的降解特性[J];化工文摘;2008年03期 4 过七根;周瑶敏;蚜虫防治研究新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8年09期 5 刘石;郑国方;阴沟肠杆菌致新生儿感染17例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6 张乃芹;于凌春;王明友;刘云虹;小麦蚜虫抗药性现状及综合治理策略[J];江西农业学报;2007年08期 7 周文华,岳晓红阴沟肠杆菌致小儿腹泻临床观察[J];职业与健康;2005年03期 8 王开运,姜兴印,仪美芹,吕宝乾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棉蚜后代抗药性的影响[J];昆虫学报;2001年04期 9 陈秀为,范寰,陈融,于向君,兰洪霞,孙伯芝粘质沙雷氏菌对棉铃虫、菜青虫致病力及田间控制的研究初报[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10 张建亮,吴国星,赵景玮不同体色桃蚜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J];武夷科学;2000年0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张灼;欧晓昆;张劲峰;景跃波;张智英;曹建新;李勇鹏;马赛宇;李荣波;细菌在蚜虫生物防治中的研究初报[J];广西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2 张益怎样看待细菌农药的防治效果[J];微生物学通报;1978年06期 3 张毓羚;杨溢轩;张铮傲;井天源;张子龙;张灿;张明露;常见消毒储存条件的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诱导与复苏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4年19期 4 王晶瑶;尹芮;杨建社;成娟丽;林金水;植物相关细菌中Ⅵ型分泌系统的功能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报;2023年07期 5 李潮韦;余文华;陈之善;林璟;抗菌抗细菌黏附材料表面构筑方法的研究进展[J];当代化工研究;2022年08期 6 陈海涛;陈林杰;石宏开;杜军渭;宋涛;磁场反转下趋磁细菌运动学特性分析及与鞭毛的关系[J];电工技术学报;2021年04期 7 细菌还能这么用?[J];陕西档案;2021年03期 8 王春玲;吕颖颖;姚青;李安章;朱红惠;粘细菌资源挖掘与多相分类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年08期 9 张明阳;任彪;贾燕涛;细菌与噬菌体相互抵抗机制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年09期 10 代威;纠敏;王文辉;崔中利;王辉;人工微宇宙下粘细菌捕食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微生物学报;202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毅宇;符红芬;《可爱的细菌》[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C];2019年 2 王翠娥;曹军田;李豫川;徐在海;细菌L型的电镜观察[A];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生物医学体视学和军事病理学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3 李素敏;尿中L型细菌的分离及临床意义[A];肢体伤残康复与护理学术论文集[C];1995年 4 杨瑞馥;郭兆彪;林万明;周方;高树德;王津;汪晓辉;张敏丽;宋亚军;细菌鉴定和检测技术的研究[A];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发展回顾[C];2015年 5 蒋德明;Chiaki Kato;周秀文;Takako Sato;刘红;吴志红;李越中;海底沉积物中粘细菌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陶天申;岳莹玉;浅谈专利菌种和细菌名称[A];武汉大学2005海峡两岸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会议报告汇编[C];2005年 7 朱明利;花扣珍;纳米细菌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徐英春;迎战细菌耐药我们应该怎么办?[A];北京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师资培训班教材[C];2005年 9 杨沫江;1940年日军对浙江细菌攻击方式初探[A];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10 钟桥石;杭亚平;刘衍伶;丁慧;俞凤;陈艳慧;胡龙华;谷氨酸和肽聚糖在促进细菌间纳米管形成中作用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文旖;基于手驱微流控芯片的细菌药敏分析新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24年 2 韦婷;具有可控杀菌-释放细菌功能的智能抗菌表面的构建[D];苏州大学;2019年 3 李曙光;粘细菌的环境分布、季节演替及其相互作用[D];山东大学;2014年 4 刘秋倩;细菌在固液界面附近游动行为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4年 5 王淦诚;基于数字全息显微术的细菌三维追踪算法及其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22年 6 戚萌;聚合物表面上细菌的三维动态粘附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 7 王作凯;功能型光敏剂对细菌的选择性成像及光动力抗菌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 8 吴华勇;土壤活性颗粒对细菌吸附及活性影响的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9 刘轶男;细菌界面作用过程的微观解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 10 蒋德明;土壤及海底沉积物中可培养与未可培养粘细菌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昌伟;多酚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介导的细菌自组装[D];江苏大学;2024年 2 谢刚;南京荣字1644细菌部队研究 1939-1945年[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赵伟桐;基于非典型D-氨基酸代谢的细菌成像和定量分析[D];厦门大学;2019年 4 代威;粘细菌对土壤微生态的调控机制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20年 5 李宏铎;抗真菌活性粘细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一澎;桉树枝瘿姬小蜂伴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功能分析[D];安徽大学;2020年 7 方博文;点蜂缘蝽伴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和功能预测分析[D];湖北大学;2023年 8 李龙泉;产辅酶Q_(10)类球红细菌活菌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21年 9 甘锐;噬菌体与细菌的互作信号预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10 李猛;固定化细菌处理含铊废水的影响因素及机理[D];广州大学;201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王晓虹;告别“消毒焦虑”科学认识细菌[N];甘肃科技报;2025年 2 赵宇彤;近3/4已知细菌未获关注[N];中国科学报;2025年 3 蒲雅杰;首次发现医院细菌会“吃”医疗塑料[N];中国科学报;2025年 4 记者 刘霞;细菌能储存记忆并将其代代相传[N];科技日报;2023年 5 本报记者 刘霞;细菌能储存“记忆”并传给“曾孙”?[N];科技日报;2024年 6 严格;“食人细菌”在日本蔓延,48小时可致人死亡[N];环球时报;2024年 7 记者 张佳欣;“训练有素”的工程细菌可发现体内癌症[N];科技日报;2023年 8 袁柳;把数据存在活细菌里[N];中国科学报;2021年 9 辛雨;科学家用细菌实现“空气发电”[N];中国科学报;2020年 10 赵熙熙;科学家成功用细菌作画[N];中国科学报;2017年
相关知识
生物防治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
拮抗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内生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捕食性天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关于螨类的生物防治
拮抗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应用研究进展.doc
探究生物防治在园林植物害虫中的应用
几类蚜虫生物防治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分析
浅谈生物防治在园林植物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植物内生真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网址: 细菌在蚜虫生物防治中的研究初报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48454.html
上一篇: 花生蚜虫危害 |
下一篇: 桃园蚜虫生物防治优势大(下)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
分享热点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