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

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09 20:52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各论复习题

(完整版)作物栽培学各论复习题

作物栽培学各论复习题A、水稻一、名词解释感光性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性叶蘖同伸规律分蘖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高效叶面积拔节期抽穗有效分蘖无效分蘖无效分蘖期总茎蘖数叶面积指数粒叶比无公害栽培生理需水生态需水绿色栽培有机栽培最高茎蘖数期叶龄余数分蘖节有效叶面积晒田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结实率加工品质营养品质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超高产栽培智能化栽培水稻抛秧灌溉定额水稻直播清洁生产二、知识要点1、我国水稻专家丁颖教授根据栽培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把栽培稻系统地分为哪5个级别?2、水稻生殖生长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3、根据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起止关系,可将水稻划分为哪三种生育类型?各有何特点?4、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有哪些?5、水稻根系的特点有哪些?6、水稻叶片分为哪三种?何为不完全叶片?完全叶片?、7、水稻的穗分化过程包括哪8个时期?8、水稻的一生分为哪几个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可分为哪两个时期?9、壮秧的标准10、水稻种子的催芽技术?11、水稻晒田的作用和技术?12、一般认为,稻体吸收N、P2O5和K2O的比例一般为多少?13、水稻的粒重是由哪两个因素决定的?14、水稻品种按其源库关系类型可分为哪三种类型?15、水稻的稻穗的特点是什么?16、水稻穗分化时期第一苞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的叶龄余数分别是多少?三、问答题:1.简述水稻的“两性一期”。

水稻的“两性一期”或称为水稻“三性”2.简述水稻“三性”在生产上的应用?3. 简述水稻几个关键的叶龄期?4.简述水稻旱育秧的主要技术。

5. 简述水稻的穗分化过程?6.以地膜保温育秧为例,简述秧田管理的关键环节和技术。

7.阐述水稻的几种施用氮肥技术。

8. 阐述水稻吸肥规律。

9. 简述水稻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抽穗结实期的生育特点?10. 阐述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特点,11.阐述水稻返青分蘖期、拔节长穗期和抽穗结实期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12.以水稻为例,试述如何在实际生产中使其获得优质高产。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

作物栽培学各论-题库1、生物产量答案:物通过光合作物,利用日光能,同化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物质,进行物质转化和能量积累,形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质。

这些有机物质的总量,即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干物质总量,称作物产量。

2、经济产量答案: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主产品收获量。

3、分蘖节答案:发生分蘖的地下节群紧缩在一起,称分蘖节4、苞叶答案:包着玉米果穗的叶5、支持根答案:玉米地上1~3节长出的起着支持和吸收作用的根。

6、如何保证春小麦苗齐、苗全、苗匀、苗壮?答案:(1)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春小麦品种(2)播种前种子清选和处理选用净度和发芽率高、粒大整齐、饱满、千粒重高的种子。

播前种子应拌药处理,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用种衣剂。

播种前应做好播种量试验和播种机械调试。

(3)提高整地质量,蓄水保墒本区前一年伏秋降水直接关系到翌年播种时的底墒和苗期的水分供应。

土壤耕作方法已由过去单一深翻发展为深翻、深松和耙茬结合的“翻、松、耙”土壤耕作体系。

(4)提高土壤基础肥力,合理施肥小麦播种早,春季低温干旱,土壤有机质分解慢,难以满足苗期对养分的需求,不利培育壮苗和穗分化。

因此,提高土壤基础肥力和加施种肥是春小麦增产的关键。

缺硼地区可以补充硼肥。

(5)五、适期播种,保证播种质量在保证播种质量前提条件下“适期早播”,可在当地第一个回暖期进行。

一定要严格控制播种深度,以镇压后3~4cm为宜。

(6)依靠主穗,合理密植本区由于春小麦分蘖过程很短,分蘖的利用很不稳定,产量构成中穗数的来源主要是主茎穗。

(7)苗期镇压 :应在三叶期进行,以防止倒伏为目的的压青苗,应在小麦起身期进行。

一般镇压1~2次为宜。

7、论述影响大豆籽粒蛋白和油分积累的因素。

答案:凡环境条件利于蛋白质的形成,子粒的蛋白质含量即增加,油分含量则下降;反之,若环境条件利于油分形成,则油分含量会增加,蛋白质含量则下降。

1)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凉爽、雨水较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大豆含油量的提高。

作物栽培学试题

作物栽培学试题

作物栽培学试题(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二、填空题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环境、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学科。

7.水稻分蘖后期,为控制无效分蘖,应采用晒田技术。

4.评价作物产品品质,一般采用两类指标,一是(形态指标);二是(理化指标)。

7、水稻的“两性一期”(三性)是感光性、感温、短日高温期(性),它的强弱和长短不同决定了水稻生长期的长短。

一、名词解释4.作物布局: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或农户)的作物种植的种类、面积比例及其种植地点配置。

8.蒸腾系数:是指作物每形成1克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克数。

它表示作物利用水生产干物质的效率。

14.狭义作物:农田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也称大田作物,粮、棉、油、麻、糖、烟、桑、茶、蔬、果、药、杂等。

32.穗期阶段:从拔节到抽雄的一段时间,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

33.生物产量:作物全生育期内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所累积的各种有机物总量。

2.油菜的感温性:油菜一生中必须通过一段温度较低的时间才能现蕾开花结实,否则就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这一特性称为感温性。

9.玉米棒三叶:玉米的穗位叶及其上其各一叶。

4.棉花的果枝:果枝是合轴枝,由第5-6节或以上的腋芽萌发生长而成。

7.够苗晒田:当田间总茎蘖数达到预定的穗数时,便开始晒田。

五、简答题1.简述种子的休眠原因及其克服途径。

答:具有生活能力的新种子,即使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亦不能发芽的现象叫休眠。

种子休眠的原因:①胚的后熟:种子收获或脱落时,胚组织在生理上尚未成熟,因而不具备发芽能力②硬实:种子成熟时变成硬实,种子不透水、不透气,因而不能发芽。

③发芽抑制物质作用。

破除休眠的方法:①对那些有待完成生理后熟的种子,可通过低温和水分处理,促进后熟,使之发芽。

②促使硬实种子发芽,可采用机械磨伤种皮或用双氧水液浸种、浓硫酸处理。

③消除发芽抑制物质,可通过改变光、温、水、气等条件以及用乙烯、赤霉素等进行处理。

作物育种学总论(全)题库

作物育种学总论(全)题库

名词解释:作物育种学:研究选育和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作物品种:人类在一定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群体。

该群体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稳定性,Stability ),同时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一致性,Uniformity),并在这些性状上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有所区别(特异性, Distinctness)种(species):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化、形态特征的生物群,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内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可以彼此交配产生后代,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亚种(subspecies):不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生境不同导致两地植物在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上存在差异。

变种(variety):具有相同分布区的同一种植物,由于微生境不同导致植物间具有可遗传的差异。

作物品质:指作物经济器官满足人类需求的程度。

株型:指作物的茎、枝、叶等主要光和器官在植株上的着生态势。

合理的株型可使作物充分利用光能资源,提高有机物的合成,为高产打好基础。

有性繁殖(Sexually propagating):由雌雄配子结合,经过受精过程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

自花授粉(self-pollination )异花授粉(cross-pollination )常异花授粉(often-cross pollination )无性繁殖(Asexually propagating ):不经过两性配子的受精过程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

自花授粉同一花朵内花粉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或同一株的花粉传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的授粉方式。

异花授粉雌蕊柱头接受异株花粉受精的授粉方式常异花授粉:同时依靠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衍后代的授粉方式。

自交不亲和性:具有两性花并可形成正常雌、雄配子的某些植物,缺乏自花授粉结实能力的一种自交不育性。

自交不亲和性是一种受遗传控制的、提高植物自然异交率的特殊适应性。

最新作物栽培试卷(A-答案)

最新作物栽培试卷(A-答案)

作物栽培试卷(A)——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有效分蘖:分糵在拔节后向两极分化,一部分出生较早的分糵继续生长,能抽穗结实,称有效分糵。

2、绿色栽培:指按照绿色农业生产体系,根据绿色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一整套技术体系。

3、小麦春化阶段:小麦从种子萌动开始后到生长锥伸长必须经过一个零上低温的阶段,然后才能抽穗、开花、结实,否则终生不实,这一现象称为小麦的春化现象。

4、马铃薯退化:马铃薯品种连续种植几代后,植株逐渐变矮、分枝逐渐减少、叶片皱缩、向上卷曲、生长势衰退、块茎变小、产量连年下降、最后失去种用价值,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退化5、烟草漂浮育苗——所谓漂浮育苗,即采用质地很轻的泡沫塑料制成育苗盘,育苗盘的空穴中装上基质(人造土壤),种子播种在基质内,然后将育苗盘移到育苗池中漂浮在营养液表面完成整个育苗过程。

二、填空题(共23分,每空0.5分)1、作物按产品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类,可将作物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三大类。

2、确定烤烟移栽期的依据有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品种特性、育苗技术、成苗因素等。

3、同品种的生育期,在同一地域,随纬度增高,生育期延长;纬度相近,随海拔增高,生育期延长;在同一地点,随播期推迟,生育期缩短。

同品种在不同条件下生育期的这种差异,也主要是营养生长期的差异。

不同生育期的品种异地播,一般生育期长的品种生育期的变化比生育期短的变化大。

4、作物栽培学的任务是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发挥。

5、在杂交育种或制种时,为了使两亲本花期相遇,可根据亲本的温光反应特性调节播种期。

6、种子的萌发分为吸胀、萌动、发芽等3个阶段。

7、粘稻和糯稻的区别主要在于胚乳淀粉性质的不同。

粘稻胚乳含有15~30%的直链淀粉,其余为支链淀粉;糯稻胚乳几乎全部为支链淀粉。

作物栽培学试题库完整

作物栽培学试题库完整

一.名词解释10、生态需水:生态需水:生态需水是指利用水作为生态因子,造成一个适于水稻生育的良好环境而需要的水。

主要包括棵间蒸发和稻田渗漏两部分。

11、稻米品质:稻米在加工、外观、食用、营养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特性,它既反映稻米在自然属性,又体现其社会属性的一组综合性状。

18、发芽势:表示种子的发芽的整齐度,以规定的时间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数来衡量。

22、分蘖:稻株分蘖节上各叶的腋芽生长形成的分枝。

25、感光性:品种因受日照长短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光性。

26、感温性:品种因受温度高低的影响而改变生育期的特性,称为感温性。

34、基本营养生长性:水稻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短日、高温影响而缩短的营养生长期,称为基本营养生长期(性)。

38、经济产量:指单位面积经济产品器官(稻谷或糙米)的收获量。

39、经济系数:经济产量在生物产量中的比重,称为经济系数。

46、群体质量:反映群体发育优劣的多项性状指标的优化值的综合状况。

48、生理需水:直接用于水稻正常生理活动以及保持体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分为生理需水.53、水稻旱种:就是选用耐旱性较强、丰产性能好的水稻品种,充分利用自然降雨和辅之以必要的灌溉,满足其生理需水,达到丰产的一种最佳节水型种稻方式。

59、外观品质,或称市场(商品)品质,它体现吸引消费者的能力,评价指标主要有垩白米率、垩白面积、垩白度、透明度、粒形,裂纹等。

93、生理需水:用水作为生态因子,造成一个有利于水稻生育的良好环境所需要的水分。

94、发芽率:水稻发芽的种子数占试验种子总数的概率。

95、水稻三性:水稻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

96、生物产量:指生育期间生产积累的有机物质总量,即地上部植株所有干物质的收获量。

99、营养生长期:指水稻营养体增长的时期。

包括种子发芽和根、茎、叶、蘖的增长,并为过渡到生殖生长期积累必要的养分,分幼苗期和分蘖期。

106、库:接受和贮藏同化物质的器官或组织。

作物栽培学总论模拟试题

作物栽培学总论模拟试题(无答案,不确定是否本校卷)一、单项选择题1.()生长发育盛期的适温为20~30℃,需≥10℃积温2000~3000℃。

A)喜凉作物B)喜温作物C)C3作物D)C4作物2.作物生产中不适宜连作的作物为( )。

A)小麦、棉花B)烟草、辣椒C)小麦、水稻D)紫云英、水稻3.双子叶作物种子萌发时出生____________条初生根。

A) 1 B) 3 C) 3—5 D) 5—74.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一般低于()。

A)1% B)3% C)5% D)10%5.作物生育期的长短主要决定于____________。

A)遗传性B)温度C)日照长度D)氮素营养6.粳稻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的日期作为安全播种期。

A)10℃B)12℃C)14℃D)16℃7.浙江的粳稻品种引到江苏淮北种植时会导致。

A)成熟期不变、米质趋优B)成熟期趋迟、米质趋优C)成熟期提早、米质趋优D)成熟期不变、米质趋劣8.下列可增加近地面CO2浓度的方法为()。

A)灌溉B)增施化肥C)增施有机肥D)耕地9.生产上既作生长调节剂、又作除草剂应用的是______________。

A)赤霉素B)2,4—D C)多效唑D)6—BA10.培育和推广作物抗虫品种防御虫害属____________方法。

A)生物防治B)农业防治C)物理防治D)植物检疫二、多项选择题1.植物体内的激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

A)生长素类B) 细胞分裂素类C) 赤霉素类D)脱落酸E)乙烯2.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包括____________。

A)群体总穗数B)群体总茎蘖数C)每穗实粒数D)粒重3.作物的地上茎依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分为____________。

A)直立茎B)缠绕茎C)攀缘茎D)匍匐茎4.作物生产的合理施肥应坚持______________。

A)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B)氮素肥料与复合肥料相结合C)酸性肥料与碱性肥料混合施D)根际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E)浅层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5.作物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效应主要有______________。

《作物栽培学》试题与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第一套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冬小麦:秋冬季播种的小麦。

2.作物的拔节期:全田50%的植株第一节间伸长0.5-2cm的时期。

3.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4.套作:是在前作物的生育后期,在其行间播种或移栽后作物的种植方式。

5.收获指数(经济系数):收获指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100%。

6.稻米的垩白度:垩白米率×亚白面积。

7.作物的适应性:作物适应环境的特性,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8.源和库:源是指生产和输出光合产物的器官。

库是接纳或贮藏光合产物的器官或产品器官的容积与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

9.籽粒充实度:籽粒千粒重/饱粒千粒重×100%。

10.有效分蘖:能形成有效穗的分蘖。

1.二、填空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禾本科、锦葵科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环境、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学科。

3.作物生产上所说的“种子”包括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无性繁殖材料三类材料。

4.种子休眠原因有胚的后熟、硬实、发芽的抑制物质5.喜氮作物有水稻、小麦等,喜钾作物有烟草、甘薯等。

7.水稻分蘖后期,为控制无效分蘖,应采用晒田技术。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1.油菜的收获指数约为(B)。

A、0.15B、0.28C、0.47D、0.662.千粒重25-30克的农作物为(B)。

A、玉米B、水稻C、小麦D、油菜3.水稻早中、晚稻群划分的主要依据为对(A)的反应。

A、日照长度B、水分C、温度D、养分4.二氧化碳补偿点较低的作物为(B)。

A、水稻B、玉米C、小麦D、大麦5.玉米起源于( C )起源中心。

A、印度B、中亚C、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D、南美6.属于异花授粉的作物是( A )。

A、白菜型油菜B、棉花C、小麦D、大豆7.玉米的种植密度约为( D )株/公顷。

A、1.5万B、30万C、15万D、4.5万8.我国优质籼型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在(B)左右。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4分)1、温度三基点2、冻害3、作物需水临界期4、复种5、间作6、基本耕作7、杂草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1、()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物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A.生物产量B.经济产量C.光合产量D.净生产量2、()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

A.生物产量B.经济产量C.光合产量D.净生产量3、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

A.转化率B.经济产量C.经济系数D.产量构成4、()是谷类作物产量成分中的补偿能力最大的成分。

A.单位面积穗数B.单穗粒数C.种子千粒重D.颖花数5、经济系数最低的作物是()。

A.水稻B.马铃薯C.甜菜D.大豆6、谷类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产量成分的()。

A.光合作用B.补偿能力C.相互抑制D.相互促进7、谷类作物小穗和小花的发育除受遗传影响外,最大影响因素是()。

A.种植密度B.水肥供给C.病虫危害D.环境条件8、作物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时期是()。

A.缓慢增长期B.指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减慢停止期9、作物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缓慢增长期B.指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减慢停止期10、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称为()。

A.相对生长率B.净同化率C.叶面积比率D.比叶面积三、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1、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有()。

A.影响土壤肥力B.影响农田小气候C.改良土壤D.固定流沙E.保持水土2、影响植物蒸腾速度的因素有()。

A.植物的形态结构B.植物的生理类型C.温度D.气流E.土壤水分的有效性3、作物通过春化,其低温诱导的时期一般在作物感光前进行,可在()。

A.处于萌动状态的种子时期B.苗期C.花芽分化期D.开花期E.授粉期4、冷害造成作物死亡的原因有()。

A.细胞间隙结冰B.水分代谢失调C.酶促反应平衡被破坏D.原生质被撕裂E.物质代谢平衡被打乱5、土壤污染的类型有()。

(完整word版)作物栽培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1、安全齐穗期:生产中常将秋季连续2天或3天低于20—23℃的始日定为安全齐花期,向前推5天为安全齐穗期.2、拔节:水稻基部节间开始显著伸长,株高开始迅速增加的现象.3、拔节长穗期:长穗期从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需要30d左右,生产上也常称拔节长穗期.4、保花肥:防止颖花退化的肥料称为保花肥,一般雌雄形成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施肥。

5、超重期:指种子出苗后经过一定的生长,植株总干重超过原有种子干重的时期。

6、抽穗::穗顶即露出剑叶鞘,即为抽穗.7、出叶间隔: 相邻两片叶伸出的时间间隔,称为出叶间隔。

8、促花肥:在第一苞分化至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时追肥,有促进颖花数增多的效果,称“促花肥”。

9、稻谷催芽:是根据种子发芽过程中对温度、水分和空气的要求,利用人为措施,创造良好发芽条件,使发芽达到“快、齐、匀、壮"。

10、生态需水:生态需水:生态需水是指利用水作为生态因子,造成一个适于水稻生育的良好环境而需要的水。

主要包括棵间蒸发和稻田渗漏两部分。

11、稻米品质:稻米在加工、外观、食用、营养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特性,它既反映稻米内在自然属性,又体现其社会属性的一组综合性状。

13、断奶肥:幼苗在1叶1心时,胚乳中贮藏的氮已经用完,是氮断奶期,为了满足这时幼苗生长对氮的需要而施用肥料,一般生产上1叶1心时施用。

14、垩白度:垩白米率与垩白面积的乘积为垩白度。

15、垩白米率:是整精米中垩白米粒的百分比16、垩白面积是垩白占整粒米投影面积百分比。

17、发根率:单位时间或单位地上部干重的必根能力,如发根重对地上部干重的百分重表示.18、发芽势:表示种子的发芽的整齐度,以规定的时间内发芽种子数占供试种子数的百分数来衡量。

19、发育特性:指影响稻株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若干特性.20、返青分蘖期:是指移栽到幼穗分化以前的时期。

21、返青期:秧苗移栽后,由于根系损伤,有一个地上部生长停滞和萌发新根的过程,约需5d左右才恢复正常生长,称返青期。

相关知识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试题
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
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园艺作物栽培学(下)蔬菜》
花卉插画作物栽培学课件
作物栽培学实验实习教学大纲
药用植物育种学总论2012版课件演示.ppt
《作物栽培学》集体备课,精耕细作教学田
果树栽培学总论(第4版)
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
花卉学试题库

网址: 作物栽培学总论试题库(新定)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3460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家禽遗传育种团队在家禽产肉和肉品
下一篇: 园林植物花卉育种学ppt课件第5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