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花月季插上自主创新翅膀
进入初夏,市花月季处处绚烂绽放,环路上的月季花篱俨然为城市镶嵌了一串多彩项链;公园绿地中月季花海景观随处可见。这番浪漫美景的背后,是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园科院)对月季品种研发的强大科技支撑。作为"月季研发的大本营",到目前为止,园科院培育的新品种已经有21个获得国家林草局颁发的新品种权保护证书,此外,正在申报的月季品种也达到20多个。这些自育月季品种在扮靓北京的同时,有的作为北京市花的杰出代表,还广泛应用于其他城市的绿化建设之中。
北京自育月季的育种奥秘
"中国是月季的故乡,1867年世界上第一朵现代月季的诞生就是中国古老月季与欧洲蔷薇杂交的结果。北京园科院月季新品种培育成果,有力地促进了美丽北京建设。"园科院总工程师赵世伟说。
作为园科院月季育种团队的负责人,赵世伟表示,适应国内冬季干旱寒冷,夏季炎热多雨的气候、同时具有开花性状优良,可以重复开花的良好景观效果的月季,是育种团队在花卉选育时的重点方向。
园科院前身叫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月季的引进、选种、育种及推广应用研究至今,北京城市绿化中的那些美丽且战斗力强的月季品种直接或间接基本都来自这里。
园科院的试验田里有一半儿栽的是"亲本",也就是可以用来培育新品种月季的"父亲""母亲"们。赵世伟说,经过几年的努力,园科院已经收集了包括中国古老月季和西方古老月季近百个品种在内的1300多份种质资源,从里面挑选合适杂交育种的父本和母本进行配对、杂交。同时还建立了中国首个"网上月季数据库",用于规范我国月季品种的中文名称,推行原名和中文译名同时使用的命名方法。
杂交授粉套袋以后的月季
对于科研团队而言,育种的第一步,就是从国内外已有的月季品种里遴选适合在北京地区生长的亲本资源,构建月季的种质资源库。新品种引进来了,哪个适合当爸爸,哪个适合当妈妈,这里也有讲究。
"想要培育出一个好的月季品种,至少需要杂交上万朵月季花,这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艰辛付出的同时还需要一点运气。"赵世伟说,"每个月季新品种就像研究人员的孩子,培育一个优秀新品种往往最快也要10年时间。"所有这些艰辛、繁重、漫长的育种工作,都瞄准一个目标:适应北京气候条件,抗性强、养护成本低、株形花色俱佳且开花时间长等。
拿曾在世园会上获奖的景观月季品种"北京粉"来说,它是"假日美景"和"金玛丽"的杂交成果。其中,"假日美景"是妈妈,粉色、半重瓣品种,花径约7、8厘米,抗寒性超强,能抵抗得住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金玛丽"是爸爸,株性较低矮,开黄色花朵,花径约5厘米。最终"北京粉"沿袭了妈妈的粉色花瓣,并继承了其超强的抗寒特性。不过和妈妈相比,"北京粉"还是要娇弱一些,只能抵挡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它的株形像爸爸"金玛丽",花形则比爸爸妈妈都要精致好看。
"北京粉"的诞生可谓幸运。因为就跟人类不知道自己生下的子女会长成什么样一样,科研人员在给月季配对时,并不确定这样的杂交会产生什么样的月季子嗣。这些品种的获得都是万里挑一的结果。一般来说,2-3万株杂种苗才能选出一个优秀的品种。"从去年开始,我们已经尝试将'粉五月'应用于道路隔离带月季。从使用的情况看,与国外的优秀品种不相上下,而且优点突出。特别是开花时节,植株几乎全部被花朵覆盖。"
每年三四月份,月季研究团队都会制定本年度的杂交配对计划。考虑到北京的气候条件,在设计配对方案时,父本或者母本至少有一方会选择具有抗寒、抗旱特性的品种,以增强其后代的适应性。
而到了四五月份,就是整个团队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了,需要按照事先拟定的配对计划,对月季进行人工授粉。科研人员们将其戏称为"辣手摧花",即把一朵朵即将盛开的娇嫩花苞从枝头无情揪下,采集的花苞都来自父本植株,采集父本植株的花粉是为下一步杂交授粉做准备。
和采集花粉相比,人工授粉更是个急活儿。因为在北京,每年5月份是月季开花量最大的时候,为保证育种进度,所有的配对组合都要在这期间通过人工授粉的手段予以实现。授粉操作也很简单,就是在母本开花后,把事先采集的父本花粉用小刷子刷到母本花朵的柱头上即可。
"今年的授粉从4月底开始,五一期间我们这个团队一天都没有休息,大家起早贪黑抓紧完成授粉工作。"在已经完成授粉的花朵下面,挂着红红绿绿的标识牌,等到秋季结果,科研人员就会得到这些杂交组合的后代。
接力攻关自育21个品种
经过30年的岁月,几代人的科研接力,园科院已经拥有21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月季品种。
自育品种中,"红五月"目前推广量最大,已经超过100万株。这是"假日美景"(母本)和"贝宁"(父本)的杂交后代,花朵呈喜庆的正红色,植株具有强大的抗寒特性,在北方生长尤为适宜。其主要培育人是园科院的高级工程师巢阳。他回忆,自己1995年刚到这里工作时,北京用于城市绿化的月季基本都是国外品种,第一年观赏效果不错,但随后就会因为不适应北京的气候而出现各种问题。1998年他申请了有关月季的研发课题。当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借鉴,就是撒开了做,把手头能有的月季品种排列组合进行杂交育种,做了上千个组合,其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挫败。在咬牙坚持了几年后,终于从两万多株月季里选出了一株各方面性状都比较优秀的种苗。此后又经历了6年的栽培试验,才诞生了现在的品种"红五月"。
和国外引进的月季品种相比,"红五月"几乎是为北京地区"量身打造",花色好,花量大,重复开花性好,并且具有耐寒性和少打药、修剪的低维护性,"不仅美观,而且对环境友好"。现在"红五月"已经在内蒙古、山西等地大面积推广种植。2021年,由于表现优良,红五月被用于天安门广场的绿化改造项目中,效果良好。
近年来,随着首都园林绿化的高质量发展,也对市花月季的新品种培育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月季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市场对于新优品种的需求,我们的月季育种向特殊花色和芳香月季的方面进行了延伸,同时也更重视月季的植株形态,下一步将通过繁殖、观察记录和栽培实验来继续筛选。"赵世伟表示。
此外,园科院还是国家月季产业联盟的支撑单位。该联盟成立于2020年,通过整合国内月季相关产业的产学研优势资源,围绕优质月季品种引选育及产业化的理论、技术瓶颈展开联合攻关,合力推进中国月季产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月季复兴之路才刚刚开始。"赵世伟说,"我们有义务、有决心和信心用一辈子去复兴中国的月季事业,培育出更多中国自己的品牌月季和新优品种,让中国月季走向世界。"
文/魏瑶
供图/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
相关知识
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花卉行业发展开辟新途径
人民网评:智慧农业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翅膀
北京市大兴区推进花卉品种自主创新,全力培育产业新优势
两广地区大花月季的修剪
为爱情插上翅膀,重现一场精致的法式花园婚礼……
三亚地区丰花月季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
井研:当柑橘种植插上智慧翅膀
北京市花月季,你了解多少?
上门送康复器材 永昌为“折翼天使”插上翅膀
昆虫翅膀暗藏着的秘密
网址: 北京市花月季插上自主创新翅膀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32397.html
上一篇: 首次开放速抢!明天和孩子一起来这 |
下一篇: 解锁花园城市科学密码,北京市园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