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浪漫之城 火爆“出圈”——郧西县推动“七夕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浪漫之城 火爆“出圈”——郧西县推动“七夕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08 02:17

大美郧西(资料图片)

2024中国(郧西)文商旅创新发展大会暨经贸洽谈文旅推介会项目签约现场。

“织女”在天河之畔放河灯。

中国七夕文化创意生活馆。

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在青山绿水间享受比赛乐趣。

777对情侣选手参加郧西天河爱情长跑比赛。

郧西县是“中国七夕文化之乡”“中国喜鹊之乡”,“郧西七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年以来,郧西遵循绿色低碳理念,采取市场化、公益化方式开展七夕文化传承活动,不仅让七夕文化绽放新光彩、焕发新活力,而且有效引客入郧西,拉动催生新消费,为郧西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先行区”提供强劲动力。

突出“绿色” 全民共享健康生活

请织女、放河灯、做巧食、讲七夕故事……8月10日,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当晚,郧西县2024年民俗文化传承活动在天河之畔举行。身穿汉服的“织女”们手持河灯、载歌载舞,祈求爱情美满、家庭幸福,祈求未来的生活更加精彩美好。祈福仪式后,“织女”们手捧河灯,缓步走向河边,将五颜六色的彩色河灯轻轻放在水面之上。一盏河灯,一个心愿。万盏河灯缓缓远去,天河两侧霓虹映衬,让郧西县城的夜色如梦如幻。

今年郧西七夕文化传承活动,充分突出绿色、健康、环保等元素。

青山绿水间,诗情画意中。177名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相聚郧西天河之畔,参加2024年郧西天河自行车骑行大赛。赛道沿途青山环绕,鱼翔浅底,白鹭纷飞,如诗如画。骑手们身着红色骑行服,穿越美丽乡村,欣赏湖光水韵,人在景中行,如在画中游。

“参与骑行10年来,我切身感受到家乡郧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路更宽、景更美了。希望大家都来郧西,畅骑‘最美赛道’,共同向着绿色低碳、健康美好的生活出发。”参赛选手胡建朝说。

天河爱情长跑是每年七夕节的传统赛事。比赛设置情侣组和大众组,其中情侣组有777对选手参赛。比赛全程10公里,赛道分布于天河两岸,沿途自然风光旖旎,还融入了丰富的七夕文化元素,让参赛者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感受“天河爱情”的浪漫氛围。

“让每一位嘉宾实地感受郧西的优美环境,让每一位游客成为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者”,是今年郧西七夕文化传承活动的目标之一。今年该活动的含“绿”量更足,推动绿色成为新风尚。

注重创新 郧西七夕火爆“出圈”

除了“绿色”,郧西七夕文化传承活动另一个关键词是“创新”。

郧西县利用先进技术和艺术语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

在观音镇刘家湾村举行的中国·湖北2024大地艺术节,把艺术之美融入山水田园,让乡村充满“文化味”,给游客带来美好的视觉体验。200余名专家、学者及车城十堰、江城武汉、古城西安的青年歌手相聚刘家湾村七夕湾,参加“三城”情歌嗨歌会,创作了一批艺术作品,打造了一座留得住、新形式、没屋顶的“美术馆”。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在传承七夕传统文化过程中,郧西成功找到传统和现代的契合点。

8月12日晚,中央音乐学院郧西民乐专场音乐会在郧西县举行。由35名中央音乐学院师生组成的民乐演奏团来到天河之畔,用千年国乐传承优秀文化、演绎浪漫故事。

230幅“七夕杯”临书临印作品、130余篇七夕文学作品一键生成、全网传播;群众自发举行放河灯、做巧食、请七姐等仪式,举办锦绣郧西传统纺织技艺展等民俗活动,将七夕元素植入群众生活,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举办首届“百辆房车游郧西”;郧西虚拟数字代言人“牛郎”“织女”惊喜亮相……一系列创新做法,让郧西七夕“出圈”更“出彩”。

8月10日,七夕节当天,CCTV-1、CCTV-3、CCTV-15和央视频播出在郧西县录制的七夕特别节目《如七而遇漫歌今夕》。该节目以“遇见·中国式浪漫”为主题,涵盖歌曲、戏曲、舞蹈、朗诵、音乐剧等艺术表现形式,凸显传统文化时尚化、年轻化的表达,沉浸式再现“山水之间坐看星辉”的七夕氛围,打造一场让人流连忘返的浪漫之约,将“郧西七夕”送上热搜,从“指尖”走向“全国”。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近年来,郧西县着力做好“郧西七夕”系统性保护,提升七夕文化保护数字化水平,以活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以活动传承非遗文化,以活动彰显七夕特色,“郧西七夕”全速驶进全国亿万观众视野。

文化搭台 文旅融合振兴乡村

打包、装箱、上车……七夕节前后,位于郧西天河金街的中国七夕文化创意生活馆,呈现一派繁忙景象。生活馆里数百种基于七夕文化元素打造的文创、农创、科创产品搭上七夕“快车”,线上线下合力传播七夕文化,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以文惠民,以文兴业。郧西以七夕文化传承为契机,创优消费场景,改造完成老北街绿色低碳文化街区、王家坪红军巷,培植多元业态300余家,打造秦楚烧烤一条街、天河金街、牧羊山庄、小河夜市等16个夜间经济集聚区,培育16家“牛郎庄”、14家“织女坊”、30家“示范店”,推动郧西七夕元素在住宿餐饮行业创造性转化,让游客享受沉浸式体验。

流量变“留量”,人气聚“财气”。

郧西卓越天河大酒店、潮漫酒店等各大酒店“七夕”前两周已预订爆满,郧西“牛郎庄”“织女坊”等一批精品民宿“一房难求”。“七夕节期间,我们这里大多是来自西安、襄阳、十堰城区等地的游客。”“牛郎庄”郎哥假日酒店负责人谈起近期火爆的生意,笑得合不拢嘴。

此外,在协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的推动下,郧西成功举行2024年全域仲夏消费季活动。18个乡镇(场、区)积极参与,郧西马头山羊、七夕美人茶、珍稀食用菌、魔芋面条、神雾茶、土蜂蜜等1500余种产品参展,线上线下总销售额达2130万元。

积极打造七夕文化产业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目前,郧西县已深度打造“南来北往·郧西做东”区域公用品牌,结合七夕爱情故事的“相遇、相知、相恋、相处、相惜、相伴、相守”七个阶段,开发涵盖手工艺品、五金饰品、地标优品、康养商品、文化用品等在内的500余种“七喜人生”文创产品。目前,全县已建成13家 A级景区,其中4A级景区4家,先后荣获“中国文化百强县”“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名县”“中国健康旅游目的地”等称号。(十堰日报记者纪枫波特约记者 邹景根徐光意 本版图片由郧西县委宣传部提供)

相关知识

汉水情长,七夕湖北非遗绽放传统新韵
新文旅发展助力洛阳火爆出圈
温州七夕掀起国潮风,传统节日如何圈粉年轻人?
加快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中华艺术宫 | 讲座】牡丹文化——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 3/23(周六)
香文化收藏传统与创新发展论坛:推动传统文化守正创新赓续绵延
河池大化:推动文旅创新发展
推动围棋文化在大湾区普及和发展
七夕文化催热郧西经济
贵州推动民族文化在保护传承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侗歌婉转 蜡染多彩 侗寨迎客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网址: 浪漫之城 火爆“出圈”——郧西县推动“七夕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2870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这个“七夕”,让我们用文明定格爱
下一篇: “在非遗中感受郧西魅力”之七夕习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