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在千年的浪漫追寻中涵养文化情怀

在千年的浪漫追寻中涵养文化情怀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08 02:15

  本文转自:泰安日报

  

年年七夕,今又七夕。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长卷中,七夕节被无数人赋予了美好的想象和憧憬,是我国传统节日序列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每当见到七夕这个字眼,秦观的《鹊桥仙》便会悄然涌上心头,正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千古爱情传唱,现代人把七夕誉为“佳期如梦”的“中国情人节”。在这样一个节日里,市井间一片红红火火的“浪漫经济”“甜蜜经济”逐步升温,商家们使出浑身解数,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令人目不暇接,形式多样的“七夕体”文案刺激着青年男女的购物清单,为消费回暖注入了新的活力。

  看七夕里的中国式浪漫,品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情相悦的温馨,也许是当下社会公众的常规性思维。然而,七夕不仅是一个浪漫的节日,也是一个民俗的节日,更是一个文化意象鲜明的节日……千百年来的岁月嬗变,节日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等也如水一样流淌到今天,映照在社会公众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历久弥新、晶莹剔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精神基因,也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深层动因”——长久以来,传统节日一直在带给我们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润泽,并让人念念不忘,阖家欢乐的春节也好,火树银花的元宵佳节也好,当下的七夕节也罢,毫无疑问,从农耕社会跋涉而来的华夏儿女无不接受了传统节日的文化滋润,无不是在不断解读传统节日的密码中精神层面得以丰沛圆润、拔节成长。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千百年来,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折射着农耕时代人类的自然崇拜、时间崇拜、数字崇拜,在时间的变迁中,社会公众也在不断丰富着七夕的内涵,让这样一个普通的日子上升为一种“图腾记忆”。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七夕节绝对不是一个单维度的玫瑰与消费的“情人节”,感受文化与情感波动,也就应该成为多向度、多层面的“灵魂输入”。

  让七夕保有传统文化层面的意义,让传统节日沉淀并焕发新生的力量,我们一直在努力……无论是连接传统与现实,绘就一幅全新的“精神图景”《七夕奇妙游》的排演,还是“情系七夕 非遗之旅”线上非遗作品展;无论是听传统故事、搭鹊桥,体验传统七夕节民俗魅力活动,还是“诗词中的七夕”主题诵读会的“好戏连台”……系列活动的举办都在为七夕的文化演绎赋能,为七夕的民俗传承添彩,而这些我们可以做得更多、走得更远……

  七夕,让我们在浪漫追寻中涵养文化情怀、擦亮文化记忆、筑牢文化自信。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相关知识

【网络中国节·七夕】在千年的中国式浪漫追寻中涵养文化情怀
在千年的中国式浪漫追寻中涵养文化情怀
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涵养爱国情怀
月季情怀:邂逅生命中的浪漫传奇
人民时评:在诗意里追寻“文化原乡”
济南花朝节启动!十二花神齐聚大明湖,探寻千年浪漫传统与现代交融
红月季花语(追寻红月季花的浪漫之旅)
荼蘼花语与传说——花开千年的爱与期待(追寻永恒的芬芳)
重阳节:传承千年的文化盛宴
栀子花的花语与传说(追寻栀子花的浪漫和神奇)

网址: 在千年的浪漫追寻中涵养文化情怀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2866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新时代文明实践】今日七夕,传承
下一篇: 【网络中国节·七夕】人工智能时代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