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自于土中
有的有害生物就在土中生活并侵害花卉的根系,像细菌、根结线虫、部分真菌、蛴螬、金针虫等。很多有害生物生活过程中的一段时间是在地面上度过,很多真菌、细菌和昆虫能侵害花卉的地上部分,到冬季就进入土壤中越冬。它们可能直接跑到土中,也可能随着生病的花卉的残体如病落叶、病枝条、病花等来到土中。第二年,有害生物就从土里出来侵害花卉体。因此,栽培花卉的土壤要严格消毒,使用干净的土壤。
2.来自于空气中
空气中存在很多有害生物,它们飘荡在空气中,一旦遇到合适的花卉后就会侵害花卉;有的害虫从周围生病的花卉上或病残体飞来,落在你的花卉上为非作歹。
3.来自于水中
水中有害生物有两个来源:浇水用的水中可能有一些有害生物,因此要用干净的水,并注意浇水方法。
4.来自于种子和苗木
有时播下的种子或买来的花卉本身就是有病的,不但对这些花卉有害,还会传染给你原有的花卉。
5.望闻问切话诊断
花卉一旦生病,首要的问题是要判断你的花卉生了什么病,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花卉生病因素很多,必须详细调查各种因素。
“望”。花卉生病后,都有一些明显的异常表现,仔细观察这些表现。
发生的部位:枝干?叶片?花?还是根?
发病的群体:枝干、叶片或花,是群体发病还是个别发生异常?还是整株花卉全部表现异常?异常的部位是零星的还是很多的?
表现的特征:颜色有何变化,是坏死?是萎蔫?是腐烂?是干枯?是畸形?是缺刻?是孔洞?
虫体的有无:大的虫体是容易发现,仔细观察有无小的虫体?
“闻”。有的花卉发病后会产生一些气味,可以帮助判断。
“问”。问花卉来源,管理历史,发病过程,曾有的防病措施。
“切”。用放大镜观察害虫的卵、幼虫(若虫)、蛹(茧)、成虫形态;观察病原物形成的粉状物、锈状物、霉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等。
分开部位来诊断
诊断叶上的病。叶片是花卉各种器官中对外界不良因素的反应比较敏感的器官。各种不良因素都可能使叶片表现病态。有无缺刻、有无颜色变化、有无坏死斑点、有无叶尖或叶缘焦枯、有无叶片畸形。
诊断花上的病。花上的病往往与叶上的病有关联,叶上的有害生物也会危害花。
诊断枝干上的病。有无蛀孔或蛀道、有无虫粪,有无规则形状的坏死斑点。
判断是否根部病害,首先从花卉的地上部分看起。花卉根部生病后,花卉的地上部分一般有以下表现:最初是生长不良,叶片黄化、叶片不开展,或新梢生长缓慢,或枝条细短等,逐渐发展,整个植株就可能表现为枯萎,叶片脱落,有的枝条可能会坏死,最后整个植株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