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我的身体,总是更敏锐地察觉春天的脚步

我的身体,总是更敏锐地察觉春天的脚步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07 19:06

编者按:在人类漫长的生命旅程中,健康与疾病始终如影随形。每一次关于疼痛与疗愈的记录,都成为人性、希望、坚韧与爱的深刻展现。而放眼未来,我们预见的不只是医疗技术的惊人飞跃,更是对病患愈发深切的理解与尊重。医学的终极使命,不是对抗自然,而是在敬畏中寻求精妙干预,在理解中维护动态平衡,与人类本身的复杂性共舞。本文为《身体周刊》读者投稿的患者故事,愈见你,感受生活的点滴。


作者:绵存

过敏找上门的时候,我并没有立刻意识到这是什么病症,鉴于过敏的季节性很强,再加上我本人对过敏这种疾病的陌生,长达两三年的时间,每次过敏,我都把它当作感冒,毕竟它们的症状是如此相似,打喷嚏,咳嗽,鼻塞……而感冒又是绝大多数人不会去医院进行诊治的自愈性疾病。总之,不知道喝了多少冤枉药,我虚空索敌,对抗着每年定时定点来临的“感冒”,还要抱怨几句“怎么年年的流感病毒都这么容易传染”……

一直到2017年春天,漫天飞舞的杨树毛毛让我的眼睛发痒、红肿、流泪,那是一种怎样的痒法,我恨不得用指甲去抠眼角膜,时时刻刻用手指摩擦眼睛,试图用疼痛去掩盖瘙痒的感觉,而此时哪怕一阵风、一根被吹到眼旁的头发,都成了折磨人的刑具。我不敢出门了,春天虽美,我却无福消受,在大学宿舍躺了三天后,我终于决定去医院挂个号。

医生很有耐心,不只问了我眼睛的症状,还问了更多,鼻子会不会打喷嚏,嗓子会不会发痒,什么季节更严重,吃什么东西会不舒服……然后下了论断——可能是过敏。

我去查了IGE指标——数值达到了700多,而正常的指标范围是0-60。11倍的差异,让我难以置信,在我无知无觉的情况下, 我竟然过敏了,还这么严重。我又做了过敏原测试,查出了数种植物、坚果,以及户尘螨和粉尘螨,其中对桦树和杨树的过敏程度最重。

拿到化验结果,我再回想过去一些被我忽视的情况,那些异常终于得到了解释:比如每次去湿地公园、植物园之类的地方总会嗓子不舒服;吹长期不用的空调时会打喷嚏;吃坚果时偶尔会嗓子痒;以及最近眼睛红肿,也正好是飞杨树毛毛的季节。我把这些事告诉了医生,她忍不住笑了,感慨“症状这么明显了,你竟然都没来医院检查”,是啊,我为什么一直没去检查呢……困扰我很久的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医生的解答,那就是每次吃苹果都会嗓子不舒服,医生说这也是过敏导致的,因为苹果中的某种成分和桦树中的致敏成分很像,所以产生了交叉过敏。

我开始吃过敏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还买了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眼药水,客观来说,是有效果的,眼睛的发痒程度减轻,尤其是在我每次出门都戴了防护眼镜之后,红肿程度也减轻了;打喷嚏的次数也少了一些,不再连续打喷嚏打到涕泗横流。但嗓子还是不舒服,在我对自己身体的严密观察下,我很快发现,呼吸的时候,嗓子里偶尔会有刺啦刺啦的声音,又像是某种虫鸣。

我又去了医院,挂了呼吸科,医生一听我的描述,就很利索地给我开了肺功能检查,怀疑我是哮喘。我当时不太相信,在我的印象里,哮喘是老年人得的病,但去了检查室等待的时候,我发现年轻人也很多,甚至还有小孩子,和他们交流了一下情况,发现多数是过敏引起的。在我无知无觉的时候,原来过敏群体已经如此庞大且年轻化了。肺功能检查的结果有好几张图表,还有各种数值,最后得出的结论果然不出医生所料,的确是哮喘。我又拎了一袋子药离开,这次是抗过敏药和吸入剂。

2017年春夏两季,我就在每日吃药、吸入粉雾剂中度过,过敏的症状的确减轻了很多,但我心中越来越焦虑,我才二十岁,并不想每年都靠喝药去控制过敏,岂不是成了药罐子了?

我开始寻求其他解决办法。一个朋友有长期的鼻炎,找医生做针灸缓解了,虽然我是过敏性的,但,万一有效果呢?我特意坐车去了朋友所在的城市,约了一周的针灸治疗,当下鼻子的确舒服了很多,但一接触过敏原,还是恢复了原样。因为我的过敏,父母也开始关注这个病症,甚至开始看相关医学论文,他们发现了两种新药,可以降低IGE指标。当时这还是刚在国内推广的药,我所在的城市甚至没有,为此,我父母特意挑假期开车带我去北京打针,而一针的效果仅能维持一个月。

自被查出过敏以来,从检查到用药到打针,花费已达到好几千,病治好了吗?并没有。每年我都会检测两次IGE指标,没有药物控制的时候,数值一度飙升到两千,而即使打了针,指标也从未降到五百以下。我觉得这是过敏最让人痛苦的地方:是,它并不严重、很难致命、疼痛程度也不算高,只要远离过敏原就可以维持正常生活,但,它几乎不能治愈,只能靠药物抑制。

可能是工作后所在的城市偏南方,植物繁茂、空气潮湿,种种致敏因子也颇为活跃,2022年开始,我的哮喘加重了。很经常地,在我躺下时、吹空调时、雨后、打扫卫生时、甚至只是坐车路过一片树林,我的耳朵就能清晰听到呼吸道传来的哮鸣音,还伴随着痰液滑动的黏腻感,严重时甚至觉得呼吸短促、费力。当呼吸出现问题时,才意识到其重要性,因为哮喘的缘故,我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夜里难以入眠,无论什么场合,都难以抑制咳嗽的感觉。我开始长期服用抗过敏药,并换了一种据说更有效果的吸入剂,一个夏天就用完了3盒。

2023年,我开始进行脱敏治疗。过敏门诊有太多像我一样长期被过敏困扰的人群,甚至有为数不少的儿童,每次看到那些只有几岁的孩子习以为常地等待每周一两次、每月一两次的皮下注射,我都有种很复杂的情绪,脱敏治疗短则两三年,长则五六年,对我这样的成年人来说,已经是比较有负担的治疗时长了,更何况对那些孩子呢,他们的治疗时间,几乎抵得上他们年龄的一半了。针一针一针扎下去,药物一次又一次流经我的血肉,我已经记不住自己一共接受过多少次注射了。从2023年到2025年,治疗已过大半,我的各项过敏指标的确有所降低,看起来胜利在望。

但我的生活习惯逐渐被过敏改变了。原本很喜欢去公园散步、去野外游玩,但确诊过敏后,我总会第一时间考虑到过敏怎么办,然后下意识拒绝掉亲朋好友的邀请。吃东西也不再像之前那么无所顾忌,除了苹果外,我又断断续续发现自己吃车厘子、甜瓜、菠萝也会不舒服,虽然不确定是不是过敏,我还是谨慎地减少了吃这些水果的次数,偶尔犯馋,我会选择先吃一片过敏药,再吃水果。我不再买那些毛茸茸的可爱玩偶,也不敢在家里养植物,我是个猫党,一直想着独居后领养只狸花猫,但过敏比狸花猫更先找上了我,害怕猫毛会加重症状,我还是放弃了。口罩成了我春夏必备的物品,还有水杯、卫生纸,也成了出门必拿的物品,一旦少了某一样,我就会焦虑。

会有人觉得这是小题大做,有朋友难以理解我对聚会地点的挑剔。父母偶尔也会说,吃一点没什么,习惯了就不过敏了。或许这是对的,但我不敢冒险,我的眼鼻喉变得过分脆弱和敏感,一阵风也会带来长达数小时的瘙痒和不适,维持正常状态已经很难了,又何必主动增加身体的负担呢,我只能默默接受这些误解和不理解,不再试图解释什么。类似的困扰出现在很多过敏患者身上,以及很多过敏儿童父母的身上,过敏的遗传性让父母仿佛背负了某种“原罪”,和我一同接受脱敏治疗的一个小女孩,她的妈妈就向我倾吐过这种烦恼,更不幸的是,她的确也是过敏患者,家人对此颇有埋怨。

我很难不为此感到担忧,我还单身,尚且不需要考虑子女的过敏问题。但未来呢?在我被确诊过敏后,年过半百的爸爸,也根据他身上和我类似的症状,去接受了检查,并确诊过敏。据奶奶回忆,我爷爷也有类似的情况,只不过他已去世,难以确认“过敏基因”是否能追溯到他身上。这仿佛是定时炸弹,我们难以确定是否会在下一代身上引爆。

有一次,我和朋友调侃,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这种过敏人群,就像是那只鸭,总是更早察觉到春天到来的脚步。她说,听起来很酷,像是某种超能力。但我其实并不想拥有这种“超能力”。

个人信息

医生点评: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郑玲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 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慢性炎症形成后,气道反应性增高,当接触各种危险因素时,气道出现阻塞和气流受阻(由支气管收缩、黏液栓形成和炎症加重引起),而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尤其是在夜间和清晨。虽然哮喘的发作或加重是阶段性的,但气道的炎症是长期存在的。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张岩

哮喘在儿童中的发病率高吗?

近年来哮喘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较前有明显增加。综合世界各地的哮喘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儿童哮喘患病率在3.3%~29% ,成人哮喘患病率在1.2%~25.5%,我国最新资料表明2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已达4.2%,同时儿童哮喘患病率也有明显上升趋势。因此,哮喘已经成为危害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你了解哮喘的自然过程吗?

哮喘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生,30%病人在1岁时有症状,80%~90%哮喘儿童首次症状在4~5岁前,其过程及以后严重程度较难预测,多数为轻中度,少数严重难治哮喘多为常年发作。哮喘开始年龄早晚与预后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多数严重患儿喘息发生于生后第一年,并有过过敏性疾病及家族哮喘史。轻中度患儿预后尚可,有长期研究指出50%此类哮喘患儿在10~20岁时症状缓解,但在成人期还有可能发作。有严重激素依赖(特别是未经正规治疗经常口服或静脉应用激素控制发作)并经常住院者95%转为成人哮喘,此时气道的高反应状态何时消失并不清楚。哮喘的死亡与诊断不及时,救治不力有关,国外发达国家近几年由于推广吸入激素治疗及管理教育,病死率较前明显下降,我国目前尚无统计结果。

哮喘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 内因

1) 过敏性家族史及个人过敏体质因素:过敏性家族史是指家族中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疾病病史,个人过敏史是指曾患过敏性鼻炎和(或)湿疹,或有任何食物、药物过敏者均视为有个人过敏史。研究表明一个孩子如果父母一方有哮喘,有25%可能发生哮喘;如父母双方都有哮喘则有50%子女可能有哮喘。过敏体质是流行病学群体研究资料显示,哮喘患者中50%具备过敏体质。家系研究提示,若两者同时存在时,其亲属患哮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2) 性别:儿童期哮喘男性多于女性,原因可能与男孩气道较狭窄,气道高张力有关 ,这些因素增加了男孩对各种损伤所致的气流受限。然而,这种性别导致的发病差异在青春期后逐渐消失。与之相反,由于性激素的作用,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和绝经期哮喘症状加重,导致在青春期及青春期以后女性哮喘的患病率增加。

3) 肥胖:近年来,美国的流行病学专家注意到美国20~74岁肥胖症的患病率从1960年13.4% 增加到1962年的27.6%,女性肥胖症患者由1980年15.8%增加到1996年的33.2%,与此同时,哮喘患病率由1980年至1996年增加了73.9%。一些证据也显示,高体重指数与哮喘高患病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2) 外因

1) 室内变应原:室内变应原包括屋尘、动物变应原、蟑螂变应原和真菌。室内地毯,空调机或加湿器都将成为尘螨、蟑螂及其他昆虫的理想栖息地,亦成为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地。①屋尘是由多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组成,包括纤维、霉菌孢子、花粉、昆虫、昆虫粪便、哺乳动物的头皮屑、螨虫和螨虫粪便。②动物变应原:家养的动物通过其分泌物、排泄物和皮毛释放变应原。③蟑螂变应原的致敏性在某些地区甚至比尘螨过敏更常见,多数蟑螂适于居住在热带环境;但在空调房间亦可繁殖。螳螂的躯体、皮屑、粪便和虫卵均有较强的致敏性。④真菌:真菌生长在制冷、加热、湿化系统中,室内湿化器促进了真菌生长及增加空气传播的危险性。最常见的室内真菌是青霉菌、曲霉菌、支链孢属、支孢子菌属和念珠菌属。可通过皮肤过敏原检测测定。

2) 室外过敏原:最常见的是花粉。花粉变应原主要来自树木、青草和野草。一般来说早春以树木花粉为主,晚春和夏天以禾草花粉为主,夏天和秋天以杂草花粉多见。与哮喘恶化、症状、气道反应性和气道炎症的增加有关,可引起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及哮喘发作。可通过皮肤过敏原检测测定。

3) 饮食结构:小儿的饮食结构在哮喘的发病上影响越来越大,已有研究表明牛乳喂养或食用大豆蛋白较母乳喂养在儿童时期更易发生喘息性疾病。特别是具有西方饮食结构特点,即高蛋白,高脂肪并增加摄入保质期较长的食品常导致哮喘或变应性疾病的患病率增加。近年来随着婴儿配方奶粉和食品添加剂的大量使用,更是导致哮喘的发作。已有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减少哮喘的发生,因母乳含有丰富的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能增加婴儿黏膜上皮抗感染能力,有助于减少病毒引起喘息性下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这是任何配方奶粉所不能匹及。

4) 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证据证实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以诱发成年人和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鼻病毒是引起婴幼儿喘息的主要病毒。婴幼儿期的细菌感染尤其是肺炎衣原体,对其成年后哮喘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5) 被动吸烟:对于小儿来说被动吸烟会增加下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不论是在妊娠期间还是婴幼儿期或儿童时期。香烟燃烧飘出的烟雾比吸烟者自己吸入的烟雾更具有毒性,特别易刺激呼吸道黏膜。母亲在妊娠期间吸烟或加上家庭成员吸烟,儿童在出生后会增加其发生哮喘和喘息症状的发生率。母亲在儿童的婴幼儿时期吸烟会使儿童在第1年内出现喘息症状是普通孩子的4倍。

6) 其他引起哮喘发作的因素:鼻炎、鼻窦炎等常与哮喘发作有关,恰当治疗其中每一种疾病均可改善哮喘病情。胃食管反流也可引起哮喘发作,尤其是儿童。当返流纠正哮喘也会得到改善。

哮喘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支气管哮喘的典型症状为咳嗽、胸闷、喘息及呼吸困难,特别是上述症状反复出现并常于夜间或清晨加重,慢性或反复咳嗽有时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唯一症状,即咳嗽变异性哮喘。

如何早期发现哮喘?

由于哮喘症状的非特异性,常导致病人就诊时会得到各种各样的诊断。很多患者被误诊为病毒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而采用不恰当的一系列抗生素和止咳药物治疗。故要建立哮喘的正确诊断,才能给予适当的治疗。如果发现存在以下任何征象或症状,即应高度怀疑哮喘:

(1)频繁的喘息发作-多于每月一次,

(2)活动诱发的咳嗽或喘息,

(3)咳嗽,尤其在夜间发生而没有感染因素,

(4)症状在接触以下物品或在下列情况下出现或加重:毛皮动物、化学气雾剂、气温变化、屋尘螨、药物(阿司匹林等)、运动、花粉、呼吸道感染、烟雾、剧烈情绪波动。

(5)儿童的感冒反复地“发展到肺部”,或持续10天以上才恢复,

(6)症状在服用哮喘治疗药物后减轻。

疑似哮喘需要做哪些检查?

(1)变应原的测试:主要通过皮肤过敏原点刺及食物过敏原筛查以了解是否存在过敏原。

(2)肺功能的测定:可通过肺功能检查以了解是否有气流受限。

(3)气道高反应性测试:主要用于肺功能测定在正常范围内,通过激发试验(乙酰甲胆碱、组胺或运动试验)观察是否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治疗哮喘的药物有哪些,哮喘为何要长期治疗?

哮喘的发作(或加重)是阶段性的,但气道的炎症是长期存在的。哮喘急性发作主要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口服激素或静脉应用激素及茶碱类药物,必要时需住院治疗。恢复期需要长期用药控制,哮喘是一个慢性炎症性疾病,故应引导家长尽早应用抗炎治疗,尤其是吸入激素及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目前国际通用GINA方案。但在我国吸入激素的治疗率仍然很低,可能由于一方面人们普遍认为吸入治疗花费较高,医患双方均认为吸入治疗负担重。实际上一些研究显示,吸人治疗并不比非吸人治疗花费高,甚至还可能省钱。来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研究显示,吸入皮质激素加强了对哮喘的控制,并因此减少了住院,从而大大降低了医疗费用,婴幼儿哮喘吸人激素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急诊次数、住院天数、医疗花费、家长停工天数、及使用抗生素的天数等均明显低于未吸人激素治疗的患儿,说明吸入激素对治疗婴幼儿哮喘有较好疗效,并能明显降低医疗费用;另一方面由于家长对吸入激素并不了解,认为长期吸入激素等同于长期口服激素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吸人激素治疗哮喘还有待于在我国儿科进一步的宣传和推广。

如何做好哮喘的预防?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听从哮喘专科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时定量预防治疗,避免随便停药、减量。通常情况下,在初次就诊后1-3月复诊,哮喘控制后每月复诊一次,一旦出现加重,应立即就诊。

(1)若在执行目前治疗方案后,哮喘未获控制,则需要升级治疗,包括增加激素的剂量,联合使用生物制剂(奥马珠单抗、度普利尤单抗、美泊利珠单抗、本瑞利珠单抗等),一般情况下在1月内应看到病情改善。但应首先查看用药技术、依从性和危险因素避免情况。

(2)如果哮喘控制了至少3个月,应到医院询问专科医生是否可以降级治疗,不应擅自减药或停药,这一过程较漫长,是哮喘防治成功与否的关键。

(3)若患儿有明显的过敏原,可给予脱敏疗法,以彻底摆脱哮喘。 另一方面为改善哮喘控制及减少对医疗的需求,患者应采取步骤避免引起哮喘症状的危险因素。

(1)屋尘螨:每周用热水洗涤床单和毛毯,并用烘干器烘干或在太阳下晒干,取走地毯,尤其是卧室的地毯,代之以硬直地板。

(2)毛皮动物:从家中移走或至少使他们离开卧室区域。洗浴从宠物。

(3)室内霉菌:降低室内湿度,经常打扫所有潮湿区域。

(4)室外花粉、尘螨或霉菌:在花粉高峰期,应关好门窗呆在室内,若无法避免,可预先给予花粉阻断剂涂抹鼻腔或戴口罩。

(5)食物、添加剂或药物:对于婴幼儿尽量母乳喂养,不吃小食品,并避免食用过敏食物,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改善饮食结构。

总之,只要坚持规范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哮喘完全可以达到很好的控制,与正常人生活无异。

相关知识

春天的气息作文800
春天桃花摄影技巧分享:捕捉美丽瞬间的秘诀
春天踏青发朋友圈的唯美句子
婚姻危机预警:从细节中察觉丈夫的厌倦
察觉与被察觉,百合花摇曳漫画
最新春天踏青发朋友圈的精美句子(4篇)
我喜欢春天的作文(通用25篇)
我爱春天写景作文(通用30篇)
我闻到了春天的气息作文(精选50篇)
作文:春天的气息

网址: 我的身体,总是更敏锐地察觉春天的脚步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2772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踏青赏花 小心花粉过敏
下一篇: 大连气象台疫情消息/今日大连气象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