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空谷幽兰随谈(之二)

空谷幽兰随谈(之二)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06 14:52

幽兰之美

作者:卢忠仁(教授)

▲空谷幽兰

兰花是一种最具独特个性的特别美的名花。 其茎、叶、花、姿、色、香六者构成了它的自然美。具体说,兰:根白如玉,叶绿葳蕤,茎枝秀劲,形姿飘逸,花香馥郁。兰有“四有”即:“有节”、“有叶”、“有花”、“有香”。兰花的美可以用形美、花香、性幽、格高等来概括。

历史上写兰美的诗句很多,如嵇康(晋)《酒会诗》写兰:“绿叶幽茂,丽蕊浓繁。” 唐彦谦(唐)《咏兰二首》:“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彭子辉(当代)《空谷幽兰》:“高姿生绝谷,疏影媚轻烟。” 郭石(当代)《咏兰花》:“天高空谷泛幽香,叶自清清花自黄。”

兰,不仅有独特的自然美,而且在中国“比德”的文化传统中,还具有人文之美,标识着人的洁、幽、逸、雅之美,所以古人常把兰比作仙女、君子、高人、隐士、美人,如:姑射(ye,仙子)、嫦娥、湘妃、洛神、瑶姬; 如孤竹、夷齐、屈原、陶潜、西施等等。如今人邹时夫《咏兰》云:“窈窕仙子似娥皇,原在深山伴群芳。” 宋代赵以夫《贺新郎 . 双兰》:“夷齐二子,独清孤竹。”(“孤竹”,即隐士伯夷、叔齐之父孤竹君。) 王维《题兰》:“婆娑靖节窗,仿佛灵均佩。”(“靖节”即陶渊明;“灵均”即屈原。) 苏轼《题杨次公春兰》:“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高明(明)《题兰》:“美人在空谷,娟娟抱幽芳。” 明代陈谟《和指挥兰花韵二首》:“西子冰机微带酒,素娥翠袖冷含霜。”

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的一首《咏兰诗》,全面而又准确地写出了幽兰之美,特引录如下: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芳妍不浮华。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1、 兰之形美。

幽兰,风雅绰约,天姿俏丽。兰的形姿,如长剑指天,又如裙带飘举。兰的形美主要表现在茎、叶与花等构成的整体。 有很多描写幽兰茎、叶、花的诗句,如:屈原《九歌》:“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杨万里(宋)《芳林五十韵 . 兰畹》:“健碧缤缤叶,斑红浅浅芳。” 马臻(元)《移兰》:“细叶舒冷翠,贞葩结青阳。”(”青阳”,春天的别称。) 陈衡恪(近代)《题画兰》:“紫茎绿叶骚人怨,异馥幽馨王者尊。” 王达津(当代)《夜观湘兰》:“紫茎花开玉满枝,叶如雕翠簇如帷。” 今人邹时夫《咏兰》诗云:“玉骨冰心翡翠裳,刚柔舒体窈窕装。”

a、 兰茎之美。兰草之茎,深紫暗红,宋代词人向子湮在《浣溪沙 . 宝林山间见兰》中说兰茎为“绿玉丛中紫玉条”。兰茎,或一箭独树,亭亭玉立;或数茎横斜,摇曳多姿;或清秀劲挺,如剑如戟。 兰茎,清拔中见婀娜,典雅中见清妍,妩媚中见刚健,峭丽中见素净。古人有诗句描写兰茎之美, 如:辛德源(北齐)《猗兰操》:“散条凝露彩,含芳映日华。” 陈子昂(唐)《感遇诗三十八首》写幽兰茎:“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b、兰叶之美,宋代寇宗奭(shi)在《本草衍义》中说“兰叶阔且韧,长及一、二尺,四时常青 。” 兰叶细长,终年常绿,四时长青,疏密有致,多而不乱,刚柔兼备,俯仰自得。兰叶,有的刚劲,有的柔媚;有的鲜亮,有的幽静;有的厚实,有的轻盈;有的墨绿,有的清翠……兰叶,或姿态端庄,清秀靓丽,像空谷亭亭玉立的佳人;或骨格孤峭,劲健挺拔,像一把把冷峻青刚的绿色宝剑。古人有很多写兰叶之美的诗, 如张羽 (明)《咏兰叶》:“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古人还说观兰:“赏花一时,观叶经年。”(作者不详) 康熙皇帝《秋兰》:“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关于兰的形体美,明代张子薪的一段文字说得最全也很美: “盆兰正开……花虽数茎,然参差掩映,变态颇具。其葩或黄或紫,或碧或素,其状或合或吐,或离或合,或高或下,或正或欹,或俯而如瞰,或仰而如承,或平而如揖,或斜而如睨,或来而如就,或往而如奔,或相顾而如笑,或相背而如嗔,或掩抑而如羞,或偃蹇而如傲,或挺而如庄,或倚而如困,或群向而如语,或独立而如思。” (转引自明代李流芳(《盆兰跋》) 张子薪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兰的多种形姿描绘得活灵活现、淋漓尽致。

▲悬崖幽兰

2、 兰花之美

明代大词人杨慎在《玉蝴蝶 . 咏兰》中称兰花是“玉英瑶蕊”。兰茎上的花朵,如雀踏琼枝,蝶停琅玕,冰肌玉骨,俏丽多姿。兰花之美包括:花形、花色、花香之美。清代女词人堵霞在《解语花 . 草兰》中写兰花之美:“陋室俨如蓬岛,似仙娥群居,弄晴春晓。花容窈窕,湘帘下,素影参差回抱。香魂缥缈,又浑似一群娇鸟。乘东风齐上琼枝,带绿烟轻袅。” 兰花之美用“兰花之国”委内瑞拉人的话说是“神奇的梦幻般的花朵”、是“天使的微笑”。

a 、兰花形色。

兰花萌果三角形,很小。花有2轮,内轮3瓣。兰的花型有:“梅花瓣”型、“水仙瓣”型、“荷花瓣”型、“桃花瓣”型、“蝴蝶瓣”型、“素心瓣”型、“绿云瓣”型、”“玉簪瓣”型、“奇花瓣型、“多花瓣”型、“普通瓣”型、……。 兰花色有红、黄、绿、紫、白等多种颜色,常见的颜色是紫红或浅黄,也有无色的,无色者少见,最为贵重。

b 、兰花馨香。

兰花给人最直接、最深的感受是香,人们把兰花之香分为5种 :清香、浓香、幽香、馥香、檀香。 人们称兰花是“香祖”、“国香”、“王者香”、“朵朵香”、“香花状元”、“天下第一香”。 《左传 . 宣公三年》云:“兰有国香”。孔子:“兰当为王者香。”(见东汉蔡邕《琴操》)。 宋代黄庭坚《书幽芳亭记》云:“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还说兰香是“在室满室,在堂满堂。” 《广群芳谱》云:“兰幽香清远馥郁袭衣,弥旬不散……故江南以兰为香祖。”

兰花香幽邈缥缈,既馥郁又淡逸,既醇厚又清幽,既恬雅又深远。兰的香,丝丝不断、缕缕不绝、幽幽不散,当你接近她的时候,馨香舒怡的气息会盈盈地、溶溶地、幽幽地拥抱你的全身,令人魂消魄散。 兰香,它飘荡在山谷里,散逸在深林间,回荡在庭院中,氤氲在居室内,像幽灵一般,时有时无,时隐时现,时浓时淡,时远时近。神秘莫测,难以言传,不可诠释。

▲幽谷佳人

c 、兰花诗词

写幽兰花形姿、颜色、馨香的诗、词很多。如韩愈《猗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白玉蟾(宋)《古别离》:“彼美幽汀兰,开花满国香。” 张羽(明)《咏兰叶》:“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程樊(清)《咏怀》:“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郑板桥《题兰竹石图轴》:“两峰夹兰竹,幽香在空谷。” 吴应祥(当代)《沁园春》说兰花:“幽香阵阵,馥醇清冽,沁人肺腑。天下第一香,备受推崇,蜚声海外 ,誉满神州。”

3、 芳兰性幽

兰,生长在空谷深涧,岩畔崖下,其主要审美特征是一个“幽”字,或深幽、或清幽、或静幽……所以兰又叫“幽兰”、“幽客”。宋代罗愿《尔雅翼》:“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故称幽兰。” 唐代韩伯庸在《幽兰赋》中说兰:“幽名得而不朽,佳气流而自远。”

▲悬崖幽兰

第一个把兰叫“幽兰”的是“诗祖”屈原,《离骚》云:“结幽兰而延伫。” 三国时的大诗人曹植在《洛神赋》中写道:“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李白《小幽山》:“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 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有《幽兰》诗:“幽兰在空谷,本自无人识。” 宾新城(当代)《咏兰花》:“幽兰倚危石,纤影照溪流。”

兰处幽林空谷,玉洁冰清,独抱异香,不入群俗,如隐士、幽人、高僧、仙道、静女、君子。所以人们把兰比喻为“空山幽人”、“幽谷仙子”。 正如元代诗人范梈在《观钱塘上人墨兰》中所说:“兰以比君子,所贵者幽深。黯然空谷中,远为人所钦。” 写兰之幽美的诗文很多,初唐杨炯《幽兰赋》说兰是“虽处幽林与穷谷,不以无人而不芳。” 陈陶(唐)《种兰》:“兰幽生谷底,四远闻馨香。” 贺兰进明(唐)《古意》:“崇兰生涧底,香气满幽林。” 张炎 (宋 )《清平乐 . 兰曰国香》:“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揭傒斯(元)《自题信上人春兰秋蕙二首》:“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陈维崧(清)《咏兰 . 蕙兰芳引》:“无言一笑,嫣然空谷。” 成应求(女)《咏兰》:“幽兰出空谷,令誉重潇湘。”

4、 幽兰格高

▲梅兰图

兰的品格更令人神往。张学良说:“兰是花中君子,其香也淡,其姿也雅。”兰与松竹梅并列,为“四友”,或叫“四君子”。兰花又名“君子之花”、“花中君子”,有“四雅”、“四清”之说。 杜牧《和令狐侍御赏蕙兰》:“本是馨香比君子,绕栏今更为何人。” 陈藏农(当代)《咏兰》:“君子培兰宜树德,好凭天趣共幽香。”

兰,高雅恬静、清新幽淡、素洁纯净,自古就是君子、贤士、淑女的“比德”之芳草,叫“纫兰为佩,喻兰明德”。王勃《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黄庭坚《书幽芳亭》云:“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兰似君子,蕙似大夫。” 赵孟頫(宋 元)《题所画梅竹幽兰赠鹤皋》:“虽无令色如娇女,自有幽香似德人。” 明代朱瞻基《猗兰操》:“兰生中谷兮,晔晔其芳。贤人在野兮,其道则光。” 今人材策勋《空谷兰四首》:“托根空谷绝世尘,不慕虚荣抱素心。花放幽香飘远近,高山流水契知音。”

▲兰菊图

兰的高格概括的说,就是高雅、清逸、幽静、圣洁。兰只与山松、古梅、水莲、山菊、翠竹、岩桂等并列,不与凡花杂草为伍。历史上写幽兰高格的诗句很多,如元代陈镒在《古诗二首》中写兰的幽静:“深谷有幽兰,独包林下姿。” 元代岑安卿在《盆兰》中写兰的孤高:“猗猗紫兰花,素秉岩穴趣。” 明代叶子奇《塘上闻兰香》写兰的超旷:“大谷空无人,芝兰花自香。”

兰,无论在峻岩幽谷,还是在林中草泽,她都能静静地生长,幽幽地绽放,始终保持她的本性,既高逸又平凡,既幽静又温婉,所以为仁人、志士、淑女而独钟幽兰。人们赞颂兰的高格,实际上是通过“比德”、“移情”、“内摹仿”等审美心理机制,赞颂人的高风美韵。元代画兰高手郑思肖题兰画诗句说兰“全是君子 ,绝无小人”。清代画家罗聘在兰花画页上题句说兰“非素心即赤心,为烈士为忠臣。”…… 还是那五个字一语道破了幽兰人格美的真相:“幽兰君子操”!

▲兰竹图

编辑:严京平·《白浪情》

相关知识

空谷幽兰随谈(之二)
花木文化琐谈之二十一:多情的“爱情之花”
空谷幽兰随谈(之一)
花木文化琐谈之二十二:带刺的玫瑰月月红——月季文化解读
对联辑录之二十二
邂逅空谷幽兰,探秘园艺之美
空谷幽兰!他们将兰花种在古树上
花木文化琐谈之二:文化是花之蕊木之本
花木文化琐谈之42:随心随性随意——话说盆景文化
广西乐业:“空谷幽兰”兰花文化旅游节活动异彩纷呈

网址: 空谷幽兰随谈(之二)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2303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兰花之美:探索为何瓣形与花色是上
下一篇: 探寻兰科植物花朵的美丽与神秘——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