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的书评 (839)

《告白》——并非一代人的问题
上日语课的时候,老师讲起她所观察到的日本家庭的生活:“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一大早,孩子要上学,老公要上班,中午孩子和老公都不在家。晚上老公常常和同事出去喝酒,很晚才回家。而小孩晚上回家吃完饭,又要忙着去上辅导班。待到老公回家的时候,孩子都已经睡下了…... (展开)

最后一根稻草
这本书采用了多线叙事,读来引人入胜。但故事还是那样的故事,我们在日本的书和电影里司空见惯的极端人性。随便抽出书架上一本日本小说,里面都禁锢着一个变态的灵魂。 某老师的女儿溺水身亡。经过查证,老师发现不是意外,而是班里的两个学生谋杀了她——少年A和少年B。 少年... (展开)

神职者的最强告白。
日本人总善于在文字作品和影像作品里揭露人性的恶劣和低俗。就拿影像作品而言,以备受血气方刚的青少年追捧的爱情动作片和备受重口味爱好者推崇的伦理禁片闻名就能点明这个事实。然而这些被普通人冠于“变态”、“三俗”或者被称为不伦的影像为何总是能得到如病毒般的传... (展开)

天生杀人狂?NO,每个人都有成为魔鬼的潜质
完整版(嫌这个长的,下面有精简版): 一口气读完了《告白》这本书,本来以为这又是一部雷同的校园凶杀案,最多涉及到青少年成长的问题,但是读了第一章之后就觉得这本书显然不是一本简单的悬疑小说。 书的第一章写法上就相当不平常,逆向推理,死者母亲以教师的口吻对全班... (展开)

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
“资讯纷飞,谎言幻化为真。足以相信的,荡然无存。” 我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并不厚的书本。文字朴实简单,不浮夸也不艰涩,但是内容却非常沉重。以至于我一下子想到了天野月子的歌词。 故事的起因众所周知:中学女老师森口在校园游泳池内发现自己的四岁女儿意外失足溺毙,后... (展开)

报私仇不应该,但真是很痛快
提起《告白》这部作品我也算是如雷贯耳了,小说在当年刚发售就成为了一款现象级作品,随后还拍了部很火的电影。但当时大学刚毕业的我,因为看到简介上说涉及了未成年犯罪及校园欺凌话题后,产生了一种“我都步入社会了,干嘛还关注这种破事儿”的古怪心思将其略过了。 这个从春... (展开)

母亲对母亲的复仇,母亲对母亲的告白
因为喜欢松隆子,所以知道了告白,因为疯狂的想看电影而不得,所以读了小说。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小说是三流的,电影才是一流。没看过电影的我不方便评论,但如果这是三流小说,我倒很想知道哪本书才够得上一流? 很喜欢豆瓣上一个人对这书写的话。“只有日本人才可能写的... (展开)

通情达理还是简单粗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先看的电影再看的书,在充分了解剧情的情况下比较能专注挖掘主题和细节。惊讶于这本书的分类一直是“推理”,也许在人称切换的过程中需要读者稍微分析,但诚实说作品大部分都是现成的演绎。故我觉得应该挖掘一下推理背后的弦外之音。 看完小说后不难发现,电影... (展开)

被无限放大的“恶”(别名:中二大舞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要说08年日本ミステリ届的黑马首推这本《告白》,不过我对该书只打三分。 作者湊かなえ凭借本书第一章《圣职者》获得第29届小说推理新人奖,出道单行本化后,本小说入选周刊文春最佳悬疑小说top 10,“这个推理了不起”排行榜首位以及由全日本的书店店员投票选出的第6届书... (展开)

让扭曲来得更扭曲吧
要说去年的日本文坛,恐怕除了春上村树的《1986》之外,要数《告白》最红了。就连改编的电影版也因为好剧本好导演而搭上顺风车,同《恶人》一起,成为了2010日本影坛最耀眼的明星。可以说,形成了一种《告白》效应。这样说吧,就连笔者所在的日本中国地区乡下的人口仅为3... (展开)

盔甲和软肋
如果要我选择一个自己心中理想的推理小说模式,无疑就是像《告白》这样,我不是说它的写作手法和犯罪诡计,而是说它折射出来的社会现实和深刻人性。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有亲人、朋友、同事,再不济也有接触过的邻居和陌生人,社会性是人的第一属性,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网... (展开)

值得看
我看日本小说、尤其是推理小说也不算少了,这篇还是值得看的。 叙事的模式也不陌生,从单个相关人物的视角出发,拼起整个事件。 该怎么样教育孩子,作为教师的森口很无奈。我看到直树妈妈的自述那一章,简直是愤怒,这样的母亲能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可悲的是,这种妈妈不是... (展开)

少年犯罪心理的绝佳画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中午的时间看完了凑佳苗的《告白》,超出预期,倍感惊喜。尽管最后一章明显多余冗杂,但是可能作者也没有想出更好的令天才少年修哉受到惩罚的办法吧。具有恋母情结、童年时被抛弃、急欲得到母亲的关注与认可的少年,几乎是少年犯罪中的常见形象。这样的孩子对善恶分界毫无概... (展开)

《告白》小感
两小时内一气呵成结束了文字版的“告白”!内心有不可名状的抑郁与沉重!难以想象,如果我生活在书中构建的停滞凝重环境中,我会变成像书中每一位对生死淡漠残忍,冰冷无情的同学么?还好,我有我想要珍惜,有害怕失去的事物;还好,我的心中有持久的温度! 向来我自认为有一... (展开)

制裁
在杜绝犯罪的摸索里,人们渐渐趋向以“制裁”遏制犯罪——通过潜在制裁,对企图犯罪者产生心理的牵制,让对惩罚的恐惧超过犯罪的欲望,这便成了所谓法律的威严与胜利。 就制裁本身,尽管依托的是客观法律,但执行起来,还是由充满主观不可测基因的人类完成。由此,制裁的执行分... (展开)
相关知识
人间告白
步步情深 839 恋爱到结婚
爱情心理学的书评 (9)
男主是高冷腹黑学霸的校园甜文,告白不走寻常路,猝不及防撒狗粮,爱吗?
百合花的书评 (20)
异能研究所的书评 (29)
樱桃琥珀的书评 (28)
爱的告白,520真情大告白
盛开的樱花林下的书评 (67)
花朵的秘密生命的书评 (54)
网址: 告白的书评 (839)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22747.html
上一篇: 都市艳福行 上 共3卷 |
下一篇: 爱情告白书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