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时隔十数年,国花评选再度开启,推选牡丹为国花,你怎么看?

时隔十数年,国花评选再度开启,推选牡丹为国花,你怎么看?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04 14:42

国花评选始末

1981年秋冬之际,—些著名植物学家倡议、在全国开展国花的讨论。1982年,《植物杂志》受中国植物学会的委托,组织开展了讨论。

当时,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对此作了宣传介绍。

在20世纪80年代,国内曾经组织过两次国花评选,一次是梅花夺魁、牡丹居亚,另一次则是牡丹称王、梅花位次。

1982年 香港《明报》曾专发了一篇社评《赞成以梅花为国花》。同年,在一些著名植物学家的大力支持下,受中国植物学会的委托,《植物杂志》编辑部发起讨论国花,并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全国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推荐梅花作为国花的最多,牡丹、菊花次之。

1986年11月20日,由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园林学会、《园林》杂志编辑部、上海电视台“生活之友”栏目联合主办了“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结果依次是梅花、牡丹、菊花、兰花等。

这次评选活动,有以陈俊愉教授为首的114位专家的评委会,且是全国性评选,并且结果是1987年得出的,故被称为“1987年的中国十大名花评选活动”。

但这两次评选都遭到了质疑。

质疑者称:在评选国花问题上,必须要有全国公众的广泛参与。即便是1986年的评选,也只有15万选票,相对于全国十几亿人来说、这是个微不足道的数据。这样缺乏广泛参与性的评选结果,怎么能代表民意?

在接下来的1994年,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第0440号提案“关于尽快评定我国国花的建议”,被批转给农业部,并交由中国花卉协会负责具体组织。中国花协即在全国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评选国花活动。中国牡丹两大基地——“河南洛阳市、山东菏泽市及中国花协牡丹、芍药分会”联合了全国以牡丹为市花或生产、研究牡丹的十多个省市代表成立了“全国牡丹争评国花办公室”,力捧牡丹为国花。

1994年3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任名誉组长、何康任组长的国花评选领导小组成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国花评选活动。

中国花协随即组织开展了国花大讨论,《中国花卉报》陆续刊登了许多讨论国花的消息。

当时,提名作为中国国花候选花的种类有: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花、山茶花、荷花、桂花、中国水仙花、石榴、腊梅、迎春、桃花、映山红、君子兰、萱草、金花茶、金边瑞香、紫薇、珙桐(鸽子树)、一串红与英蓉花等数十种之多。

经过近十个月讨论后,根据31个省区市(包括深圳特区)上报结果,赞成一国—花(牡丹)的有18个省,占58.06%。赞成一国四花(牡丹、梅花、菊花、荷花)的有11个省,占35.48%。有2个省提出新的四花方案,即以兰花换荷花,占6.45%。

全国国花评选领导小组经过研究,同意“牡丹”为我国的国花。其他呼声较高的兰花(春)、荷花(夏)、菊花(秋)、梅花(冬)为中国四季名花。

也就是说,兰(春)、荷(夏)、菊(秋)、梅(冬)分别为四季韶华主,而总领群芳的是牡丹。

当上述结果由农业部上报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后,引起了陈俊愉院士等人的强烈愤慨,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坚决反对确定牡丹为国花。

结果,全国人大以“分歧太大”为由搁置了牡丹为国花的决定。至此,群众性的国花评选活动暂告一段落。

2005年9月20日 中国园艺学会、北京园林 学会和上海风景园林学会联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国花评选研讨会”。大部分代表支持选牡丹、梅花为我国的“双国花”。但也有不同意见,推崇“一国一花”。

2005年秋季 中国花会协会在成都召开的会议上建议牡丹为国花,并上报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希望在2006年的全国两会上定牡丹为国花。遭到一些专家、学者的强烈质疑。

时隔十多年后

2019年6月29日,在北京国际竹藤大厦,中国花卉协会会长的主持下,全国二十三位专家代表,经过充分研究论证,最后正式表决,确定牡丹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花,并发布《中国花卉协会关于征求牡丹为我国国花意见的通知》,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Q1 为何要在此时确定国花

2019年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花开盛世,国富民强,在系统总结过去开展国花评选工作的基础上,尽快确定我国国花,提升国家形象,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恰逢其时,非常必要。

Q2 国花的主要要求

一是起源中国,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强,分布广泛,品种资源丰富;

二是花姿、花色美丽大气,能反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性格特征;

三是文化底蕴深厚,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四是用途广泛,具有较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牡丹的历史

秦汉时期

早在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有牡丹治疗血瘀病的药用价值记载。

隋朝

隋代,隋炀帝广泛收集民间的奇花异草,进二十箱多品种牡丹在西苑(今洛阳西苑公园一带)种植,牡丹进入皇家园林。

唐代

唐朝时期都城长安的牡丹在引种洛阳牡丹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唐开元年间,在沉香亭前、骊山行宫等处栽植各色牡丹,花开时,杨贵妃带众宫女游赏花间,如醉如痴。

唐代东京的洛阳,从初唐到五代十国的后唐,牡丹种植业都在不断的发展,其规模不亚于西京长安。

北宋

宋代牡丹栽培中心由长安移至洛阳,栽培技术更加系统、完善,从选地到种植都十分讲究,这也许是洛阳牡丹甲天下的原因之一。当时欧阳修著有中国第一部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

南宋

南宋时,牡丹的栽培中心由北方的洛阳、开封移向南方的天彭(四川彭县)、成都、杭州等地,培育出更适宜南方气候条件的生态型品种。陆游著的《天彭牡丹谱》中记述了洛阳牡丹品种70余个。

元朝

宋金蒙古时期,牡丹两次蒙难:一次是金朝灭北宋,金军荼毒中原、焚烧洛阳;另一次是蒙古灭金,屠城百余、赤地千里。在牡丹史上,分别被称为“靖康花难”和“端平花难”。但在元灭南宋,一统山河进入数十年的稳定发展时期,牡丹劫后余生,又重新绽放。

明朝

明朝薛风翔,安徽亳州人,于亳县城郊建常乐园、南园,广植牡丹,明弘治年间将曹州状元红等名品牡丹移植园中,尽心培育,费时数年写成《牡丹史》一书。

清代

光绪二十九年(1903),慈禧太后以懿旨形式,将牡丹花定为国花。1915年中国最早版的《辞海》载:“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

评选牡丹

经过与会专家认真评审论证,一致赞同牡丹为我国国花。牡丹原产中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分布区域广泛,目前发现的九个原生种全部在我国,品种资源丰富,有十大花型九个色系;牡丹花色鲜艳,雍容华贵,花朵硕大,枝繁叶茂,寓意富贵吉祥,被盛赞“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牡丹文化底蕴深厚,唐代就被誉为国花;牡丹最能体现大国风范,是国泰民安、繁荣昌盛、政通人和的象征;牡丹是多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呼声最高的国花,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牡丹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开发应用前景广阔,集观赏、药用、食用于一身,已成为惠民富民的朝阳产业。

相关知识

时隔十数年,国花评选再度开启,推选牡丹为国花,你怎么看?
牡丹为国花,你同意吗? 中国花协回应国花评选
(牡丹为国花)方案为国花评选唯一的议案
中国花卉协会征求意见推荐牡丹为国花 你怎么看?
代表委员提议尽快确定牡丹为国花 称是出于公心
茉莉打败兰花成江苏“省花” 国花评选牡丹领先
牡丹是“国花”?不,你错了!评选国花由你决定!
国花评选投票,牡丹胜出!
国花民意调查出炉 国花评选牡丹胜出
国花评选牡丹胜出得票率近八成 牡丹力压梅花兰花

网址: 时隔十数年,国花评选再度开启,推选牡丹为国花,你怎么看?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1283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国花标志设计
下一篇: 【走进泰国】泰国国花:满城尽是“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