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人民日報關注快遞外賣小哥:趕時間的人,權益保障如何跟得上?

人民日報關注快遞外賣小哥:趕時間的人,權益保障如何跟得上?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7-04 09:39

《人民日報》2025年7月4日13版 版面截圖

《人民日報》2025年7月4日13版 版面截圖

原題:趕時間的人,權益保障如何跟得上?(人民眼·新就業群體)

——對10城100名小哥的調研之二

引 子

提起小哥,您想到什麼?

快,苦,累……

這些趕時間的人,起早貪黑,掙的是辛苦錢。有小哥給自己“畫像”:四季無休,三餐不定,兩腳不停,一心賺錢。

可苦和累,誰又怕過?

浙江義烏美團小哥鄔明亮,創業失敗欠了債,他比誰都急著跑單。但響應工會倡議、為同行普及保險知識,他比誰都熱心:“跑單別急,安全第一!”

江蘇昆山餓了麼小哥王計兵,把單調的日子寫成了詩:誰說展翅就要高飛/低處的飛行也是飛行/也有風聲如鳥鳴/有車輪如流星……

浙江杭州圓通快遞一站點負責人何萍,響應政策,為站點20多名小哥全部繳納了社保,“我曾是一名快遞員,最懂他們的冷暖。”

苦和累裡,有煙火人間、生活質感,還有持續落地的權益保障。

苦和累裡,平凡崗位上的不凡堅守,每時每刻都在闡釋:要幸福就要奮斗,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時限還緊嗎?

算法添了溫度,動態優化,配送多了從容

就差1分鐘,提前點擊送達,換來一差評,被罰了50元……心疼好半天,北京餓了麼小哥濮永祿油門擰得更緊,“想把罰款賺回來。”

騎得太快,急拐彎翻了車,配送的蛋糕變形了,江蘇昆山達達騎手朱麗娟邊打電話道歉,邊給顧客轉賬,腳下依舊生風,“還有好幾單要送。”

…………

快速送達與安全送達如何兼顧?騎手小哥都有與時間賽跑的經歷。

為何這樣急?從業5年多,北京美團小哥孫琦坦言,曾被算法推著走,即便系統派的順路單,也很趕,“配送時間短,不可控因素多。比如點餐高峰,遇上商家出餐慢,好幾個訂單跟著等﹔再如寫字樓電梯排隊,有時一等十幾分鐘。”

改變,源自一場場騎手懇談會,由有關部門、街道社區和平台組織。這兩年,孫琦參加過多次,把煩惱盡數說出來。

懇談會之外,是一場靜水流深的改革。2023年,中央社會工作部成立,省市縣三級黨委社會工作部門隨之組建,持續加強新就業群體管理服務,其中算法治理是重要內容。政策引導下,美團、餓了麼等平台不斷對其調整優化。

算法優化后,孫琦的配送時間寬裕了不少:根據路況、距離等,大數據給出多個參考時長,算法取長,在此基礎上再給8分鐘緩沖時間,“緩沖時間內送達,都不算超時。”

他還多了幾項權利:商家出餐慢,可轉單給附近騎手﹔排隊等電梯等情況,可異常報備,申請延時﹔遇上差評,可線上申訴,確有過錯的,過去罰款,現在扣服務分。

當算法添了溫度,濮永祿多了從容。前不久,送餐看到顧客家門口的垃圾,他隨手帶下。不一會兒,收到一條好評。

朱麗娟回憶,那次跑完單,她把變形了的蛋糕送到兒子所在的幼兒園,孩子們吃得可高興了。慢慢地,她轉變了心態,“配送時間長了,沒那麼急了。說破天,不就一頓飯的事?”

這份從容,湖北鄂州順豐小哥范鵬也有。送了7年快遞,日派件量翻了番,他卻很少延誤,靠啥?前端,自動化分撥分揀﹔中端,智能化車貨匹配,大數據規劃路線。“貨物送達網點更及時了,派件時間更寬裕了。”范鵬說。

其實,有些時候小哥還是急。去年6月的一天,當地下大雨。因忘關接單系統,昆山美團小哥俞振航被派了單,還收到顧客信息:“忙得一天沒吃飯,這單能送嗎?”

送!接單,下樓,徑直奔向風雨。

風雨裡,算法在護航:增加小哥接單配送費,超時、差評不扣服務分。

多部門協力保障。俞振航回憶,那天,昆山市區的小哥驛站備足了雨衣雨傘。街上,不少警力、志願者維持交通,提供應急服務。約1小時后,餐送到了,還收到50元打賞。

新舉措持續跟進。前不久,中央社會工作部等8部門聯合發文,提出“指導重點網約配送平台企業動態優化調整算法規則”。

最近,孫琦又參加兩次懇談會,反映了新問題:比如,為減少騎手等餐,平台在部分商家試行出餐后再調度取餐,但參與商家還不多﹔又如,作為專送(多為專職)騎手,超時、差評等已取消罰款,但這一規定,還不適用於和他一起跑單的眾包(多為兼職)騎手。

孫琦相信,懇談會上,平台、有關部門的積極回應,將進一步改善他們的騎行體驗。

收入穩定嗎?

薪酬透明,安心打拼,日子增了希望

第一天跑單,從清晨到深夜,浙江杭州餓了麼騎手黃曉琴掙了173元。那晚,汗水濕了衣裳,月光照進心裡,“那是生活的光亮”。她用掙的錢,給1歲多的孩子買了桶奶粉。

第一個月跑單,昆山餓了麼小哥孫路路賺了約6000元。老婆從不管錢,他卻主動上交5200元,表達“我愛你”,“那會兒小孩剛出生,老婆全職帶娃,付出最多。”

小小外賣箱,裝著一家人的生計。父母在江蘇淮安老家開了好幾家手機店,孫路路一直在店裡幫忙,哪知攤子大了,資金鏈斷了,還欠了債﹔家裡開的文印店經營不善,黃曉琴和丈夫虧了一大筆錢。

不少小哥,是無奈入行。但他們用微笑,坦然面對生活的“玩笑”。每到節日,孫路路都會給老婆點個外賣、送束鮮花,“錢賺不夠,生活中的快樂不能少。”

有朋友質疑:風吹日晒的,女騎手跑單,能干長?拿出手機,黃曉琴向記者展示接單APP,每跑一單,賬戶就會多幾塊錢,“這讓我一直堅持並相信:一分付出,一分回報。”

這份相信,源自管理之變。美團、餓了麼等平台,極兔、“三通一達”(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等快遞企業,均實施加盟制管理,一個片區或站點的配送業務,交由加盟公司運營。過去,加盟公司倒閉,經營者跑路,小哥薪水也落了空。如今,加盟公司線下給總部交保証金,遇到倒閉的,保証金還欠薪﹔線上信息化管理,外賣及派件營收,系統直達平台及總部企業,再按日結或月結等方式結算給小哥﹔薪酬很透明,根據單量實時更新,小哥手機端隨時可查。

這份相信,有人守護。不少地方成立專門服務新就業群體的勞動調解中心,多部門進駐,一站式解紛,有的還設“安薪碼”,方便小哥“碼上”討薪。一名地方黨委社會工作部的同志講得真誠:“整合各方力量,為小哥撐腰,當好小哥的‘大哥’!”

守護的,不只是“錢袋子”。

地處秦巴山區的甘肅隴南,郵政小哥李海強在山鄉送了16年快遞。16年堅守路,有關部門關心常伴——“夏季送清涼、冬天送溫暖”,還推薦他參加電商培訓。如今的李海強,既是快遞員,擔起鄉村配送“最后一公裡”,也是帶貨員,網上直播,上門攬件,幫更多山貨飛出大山,“做小哥,我收獲了職業價值和認同。”

守護的,還有小哥的“微心願”。

不跑單時,杭州餓了麼小哥劉鳳葉喜歡唱歌,還在當地“精彩迎亞運,小哥展風採”活動中拿到亞軍,獎品是一輛新電動車。他有一個願望,錄一首個人創作單曲。今年初,這個願望被杭州市委社會工作部面向新就業群體開展的微心願圓夢行動“認領”。他作詞,杭州上城區文化館館長作曲,譜寫了一首《小哥之歌》:四季為筆,風雨為墨,我把忙碌的日子寫成動聽的歌……

閑暇時,劉鳳葉總愛循環播放自己的單曲。在他看來,生活正如這首歌,越來越動聽:前些年,和妻子創業失敗,他獨自離開黑龍江老家,到杭州送外賣﹔現在,他是站點的“單王”,每月跑約2000單,收入1萬多元。

“再攢點錢,打算在杭州開家小店,把老婆孩子接過來。”收入有保障,日子有希望,劉鳳葉感慨,“小小外賣箱,裝著一家人的夢想。”

保障到位嗎?

探索試點,保險兜底,騎行添了踏實

61歲的陶杰,是昆山一名退休的快遞“老哥”。

去年5月起,“老哥”每月領4000多元退休金,還有醫保。當年,京東物流迎來第一批逾1200名退休“老哥”。

2007年京東物流創建,陶杰第一批加入,公司為所有小哥繳納了社保和住房公積金。陶杰說,那會兒他更想多拿現金,后來年紀大了,感受到五險一金的好,“2014年,我用公積金貸款,在昆山買了90平方米的兩居室。”

記者了解到,京東、順豐等公司,採取自營模式,多與員工簽正式勞動合同,並繳納社保。其他實施加盟制管理的快遞和外賣平台公司,用工形式多樣,為小哥繳納社保的比例較低。

為何?

企業有壓力。加盟公司多是小微企業,有的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旗下上百名小哥,如果都繳社保,經營壓力大,且不少人員流動性高。

小哥有想法。不少人認為,養老生活還很遠,希望多拿現錢。

情況各異,怎麼解決?

先前,黃曉琴自己繳社保。去年起,她每月收到500元平台補貼。在政策支持下,餓了麼、美團等平台陸續在地方試點“先繳后補”,對願繳社保的穩定騎手,平台補貼繳費總額的50%,最高不超過500元。

按分級分類原則,一些地方支持加盟公司為晉升管理層或穩定工作的小哥繳納社保。響應政策,快遞員出身的何萍,既苦口婆心,也將心比心,和她站點年輕小哥講社保的好,並全部為他們繳納,還租賃房屋,用作新入職小哥的宿舍。真心換真心,站點小哥離職率多年保持在5%以下。

沒繳社保的小哥,權益有保障嗎?

美團騎手保障負責人田冶表示,對小哥來說,社保“五險”(養老、醫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中,工傷保險最急需,但它以存在勞動關系為前提,以月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一些騎手,干兩天休息兩天,靈活就業,不符合繳納條件。”

2022年7月,北京、江蘇等7省份試點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與傳統工傷保險不同,它按單計費、按月訂單量申報繳費,由平台直接支付。保險兜底,昆山餓了麼小哥王計兵跑單更踏實了,“平均每跑一單,平台繳納6分錢保費。”

還有商業保險作補充保障。“方式靈活,按單或按天繳納。”浙江義烏美團小哥鄔明亮說,他每天第一單酬勞裡,會被扣3塊錢,作為一天跑單的保費,跑單之余,他還參加行業工會活動,為同行普及商業保險理賠知識,“線上提交材料,理賠金最快10個工作日審核到賬。”目前,許多實施加盟制管理的快遞和外賣公司,都為小哥繳納了商業保險。

有保險,能放開跑嗎?

因為沒有超速、闖紅燈,河南洛陽美團小哥張少鋒上個月拿到510元安全分獎勵。站點實施安全分考核,安全騎行的獎,不守規矩的罰:若被系統監測到超速、闖紅燈,根據違規次數、程度,小哥將受到扣服務分、限制接單等處罰。

安全騎行,張少鋒上個月跑了1300多單,收入約8000元,“保障在跟進,管理在規范,我們的騎行路,越來越穩!”

(本報記者王昊男、王錦濤、王偉健、吳君參與採寫)

小哥心裡話

好幾次,商家小商品“爆單”了,臨時抽不出人,我們全家上門,攬收到半夜,干得很累。但一想到能讓“義烏好貨”賣得更好,心裡很美。

——浙江義烏圓通小哥李想

靠跑單,我4年還了20多萬元欠債。回想起來,日子真不容易,可也真切教會了我:相信奮斗,相信生活。

——北京餓了麼小哥濮永祿

一位客戶家住7樓頂層,沒電梯,每次我都送件上門,還幫她把別家公司存在快遞櫃的包裹帶上去。好服務贏得好口碑,現在很多客戶寄件都找我。

——甘肅隴南京東快遞小哥馬鵬程

一次雨天,電動車壞路上了,我走路送完手頭最后兩單。盡管超時了,平台沒扣服務分,顧客還表示了感謝。這讓我感受到,小哥越來越受尊重、被理解。

——江蘇昆山餓了麼小哥孫路路

過去,我是一名挖掘機司機,跟著項目全國跑。如今,我在老家跑外賣,守著家人,收入還不少,幸福感足足的!

——四川阿壩美團小哥李庭

10多年,我用下頜和右臂,把一件件包裹送到鄉親們手中,我也靠努力安了家、買了房。生活有點苦,有點澀,但奮斗的日子,甜!

——河南洛陽韻達獨臂小哥王延坡

一次,我正攬收一批貨,接到客戶電話,他的急件要馬上派送。為不耽誤對方,我付費預約了同城閃送,保証了及時送達。做我們這行,一定要多為客戶著想。

——北京順豐小哥張恆普

7年送出15萬單,月收入近2萬元。努力就有回報,我跑過的路,每一段都算數。

——廣東深圳美團小哥劉朋

難忘的成就感

跑單,跑出咱的家庭地位。當年夫妻店賠了本,老婆說,都怪你把我帶進“黑暗”﹔如今跑單賺了錢,老婆說,相信你能帶我走向“黎明”。你看,努力的日子,早晚不會差!

——浙江杭州餓了麼小哥劉鳳葉

“這個手機1萬元呢。”一聽這話,我把產品小心包好,拍照發給客戶,還及時反饋派送進度。客戶說,以前對你們的印象是“貴”,現在是“好”。我心裡美滋滋:真的,每一份付出都會被看見!

——湖北鄂州順豐小哥熊杰

參加市裡網約配送員技能大賽,我獲得第一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河南洛陽餓了麼小哥郭中原

先用尼龍帶固定,再用氣泡膜填充,我包裹的鮮花穩穩當當,從1米多的高處拋下也摔不散。靠著這“兩把刷子”,我被評為河北省技術能手。

——河北秦皇島順豐小哥鐘超

第一天跑單,車騎不穩,路摸不熟,就送了幾單,還被投訴超時。后來,我每天提前到崗,用小本本手繪片區地圖。凡事就怕認真——現在,我每月能跑超過1000單。

——甘肅隴南美團小哥曹鵬

去年4月,送單途中我看見一人暈倒在路邊,趕忙撥打120,所幸救助及時。后來,站點所在街道給我老家湖南隆回縣棉花園村寄去了感謝信,這種“做好事,家鄉人都知道”的感覺,真棒!

——浙江杭州餓了麼小哥肖卓

參加朝陽區網約配送員技能競賽,我拿到第一名,獎金1萬元。社會越來越關心我們,我跑起單來更有勁兒了!

——北京美團小哥孫琦

新冠疫情期間,我參加志願配送,每天進出門噴一身酒精,最后還是“陽”了。可心裡是暖的:每一單都在為城市生活運轉作貢獻。

——湖北鄂州郵政小哥萬勝利

義烏小商品城,那麼多商戶,過去送單,暈頭轉向。現在,我和同事下載“義烏購”APP,輸入門牌號就能准確定位商家。凡事動腦筋、想辦法,就會不一樣!

——浙江義烏餓了麼小哥趙傳歡

我的小心願

往山鄉送快遞,有的老人、殘疾人不方便,托我買米面油帶過去,鄉親們夸我是村裡的“同城配送員”。我要堅持把服務做好,讓城鄉聯通更順暢。

——甘肅隴南郵政小哥李海強

前不久,我入手一部運動相機,邊跑單邊拍短視頻,學習自媒體運營。再攢點錢,我想在這座小商品之都開家網店,把“義烏好貨”賣向全國。

——浙江義烏美團小哥鄔明亮

去年12月,因救助受傷老人,我耽誤了送單,卻收獲了榮譽——餓了麼授予我“藍騎士社區俠”稱號。我要繼續做一名勇敢的騎士,為城市生活多出力。

——河南洛陽餓了麼小哥王博洋

跑單4年多,我跑成了騎手隊長,帶過1000多個徒弟。去年,我和其他騎手發起成立公益中心,想把跑單技巧分享給更多小哥,帶大家一起圓夢。

——浙江杭州餓了麼騎手黃曉琴

作為南方人,我最怕北京的冬天。有一年“雙11”,大風呼呼的,我攬收到半夜,手凍得皸裂,但我堅持把客戶的件收完。希望我們的付出,能讓每一個包裹更快送達。

——北京韻達小哥鄭衛

有車有房,還有養老金和醫療保險。這就是我的退休生活,希望我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希望小哥的保障越來越好。

——江蘇昆山京東快遞退休“老哥”陶杰

一家小店,多年隻做線下業務,我幫店主注冊了網上店鋪。去年,小店線上營業額超過50萬元。我希望隴南電商產業越做越大,我們的派件量還能噌噌漲!

——甘肅隴南中通小哥成杰

前不久看新聞,鄂州獲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期盼不遠的將來,我的派件更多,收入更多,咱還想多送些國際包裹呢!

——湖北鄂州中通小哥杜偉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4日 13 版)

(責編:張鑫、龔世俊)

相关知识

人民日報關注快遞外賣小哥:趕時間的人,權益保障如何跟得上?
趕時間的人,權益保障如何跟得上?(人民眼·新就業群體)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宿遷沭陽:花木之鄉搭上5G快車
結棍!“90后”青年,成了大家信賴的“曉書記”
外地來京的父母能買“北京普惠健康保”嗎?十大熱點答疑
日本至中國快遞恢復 時效暫難預估
規范涉稅信息報送 推動平台經濟健康發展
賣慘短視頻何以頻出“新花樣”
“穀子”消費日漸火爆 拼團“吃谷”還需謹慎

网址: 人民日報關注快遞外賣小哥:趕時間的人,權益保障如何跟得上?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1180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赖清德称发1万元新台币“买菜就用
下一篇: 花王除臭喷雾怎么用的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