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植物病害的诊断和识别
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变色
植物生病后局部或全株失去正常的颜色称为变色。原因:由于叶绿素或叶绿体受到抑制或破坏,色素比例失调造成的。变色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
A,褪绿和黄化:整个植株、整个叶片或其一部分均匀地变色,褪绿是由于叶绿素的减少告成的,变色规律:嫩绿、浅绿色、浅黄、黄、白、灰、红、褐、紫、黑、干枯死亡。成因如下:缺肥(N、P、K、Mg、Ca、S)、旱、涝、冻、日灼、缺多微素、氯危害、除草剂、药害、肥害、病害…..
B,非均匀变色:主要表现在叶片(反、正二面)、果面(阴、阳二面),由深绿、浅绿、黄绿、黄色、无色、白、红等色组成。表现为:
a)部位相间而形成不规则的杂色,不同颜色部位的轮廓是清楚的。
b)变色部位的轮廓不很清楚,就称作斑驳。成因如下:缺多微素、病毒病、根腐病、冻、日灼、镁危害、除草剂、药害、肥害、病害…
坏死
指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原因:通常是由于病原物杀死或毒害植物,或是寄主植物的保护性局部自杀造成的。
表现:坏死在叶片上常表现为坏死斑和叶枯。坏死斑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因病害而不同,但轮廓都比较清楚。有的坏死斑周围有一团变色环,称为晕环。大部分病斑发生在叶片上,早期是褪绿或变色,后期逐渐变为坏死。
病斑的坏死组织有时可以脱落而形成穿孔症状,有的坏死斑上有轮状纹,这种病斑称作轮斑或环斑。环斑是由几层同心圆组成的,各层颜色不同。类似环斑的症状,有叶片上形成的单线或双线的环纹或线纹,形成的线纹,表皮组织坏死的则表现为蚀纹。
叶枯是指叶片上较大面积的枯死,枯死的轮廓有的不像叶斑那样明显。叶尖和叶缘的大块枯死,一般称作叶烧。桃细菌性穿孔病
植物叶片、果实和枝条上还有一种称作疮痂的症状,病部较浅而且是很局限的,斑点的表面粗糙,有的还形成木栓化组织而稍为突起。
植物根茎可以发生各种形状的坏死斑。幼苗茎基部组织的坏死,引起所谓猝倒(幼苗在坏死处倒伏)和立枯(幼苗枯死但不倒伏)。木本植物茎的坏死还有一种梢枯症状,枝条从顶端向下枯死,一直扩展到主茎或主干。
果树和树木的枝干上有一种溃疡症状,坏死的主要是木质部。病部稍微凹陷,周围的寄主细胞有时增生和木栓化,限制病斑进一步的扩展。成因如下:N、P过量,缺多微素、病毒病、冻、日灼、砷危害、除草剂、病害…..
腐烂
指植物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原因:由于病原物产生的水解酶分解、破坏植物组织造成的。
表现:
腐烂与坏死的区别:腐烂是整个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而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和细胞的轮廓。
干腐:组织腐烂时,随着细胞的消解而流出水分和其他物质。如细胞的消解较慢,腐烂组织中的水分能及时蒸发而消失则形成干腐。
湿腐:指细胞的消解很快,腐烂组织不能及时失水则形成湿腐。
软腐:主要先是中胶层受到破坏,腐烂组织的细胞离析,以后再发生细胞的消解。
根据腐烂的部位,分别称为根腐、基腐、茎腐、果腐、花腐等名称。
溃疡、流胶的性质与腐烂相似,是从受害部位流出的细胞和组织分解的产物。N、P过量,缺多微素、冻、涝、日灼、病害、土壤有机质过低….
萎蔫
指植物的整株或局部因脱水而枝叶下垂、卷叶的现象。原因:由于植物根部受害,水分吸收和运输困难或病原毒素的毒害、诱导的导管堵塞物造成。
表现:萎蔫期间失水迅速、植株仍保持绿色的称为青枯。不能保持绿色的又分为枯萎和黄萎。成因:病害、线虫,缺多微素、病毒、旱、日灼…..
畸形
指植物受害部位的细胞分裂和生长发生促进性或抑制性的病变,致使植物整抹或局部的形态异常。原因:主要是由于病原物分泌激素物质或干扰寄主激素代谢造成的。
表现:矮化:植株各个器官的生长成比例地受到抑制,病株比使株矮小得多。矮缩:植抹不成比例地变小,节间的缩短。成因:激素危害、病毒、病害、缺多微素、日灼…..
特殊类型:
丛枝:枝条不正常地增多,形成成簇枝条的称作丛枝。
卷叶:叶片的畸形也很多,如叶片的变小和叶缺的深裂等,有叶面高低不平的皱缩,叶片沿主脉平行方向向上或向下卷的卷叶。
缩叶:卷向与主脉大致垂直的缩叶。
癌肿:植物的根、茎、叶上可以形成癌肿。
根结线虫侵染造成的根结等。
耳突:茎和叶脉可形成突起的增生组织,如耳状的耳突。
花变叶:有些病害表现花变叶症状,花瓣等变为绿色的叶片状。
病害类型:各类病原物引起的病害大多能产生畸形症状,但多数表现畸形症状的病害
由植物病毒或植原体的侵染所引起的。
作物病害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种:1.生理性病害即非侵染性病害;2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指作物因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营养条件等不正常,超出了它们的耐受能力而诱发的病害。包括高低温障碍、缺素症、中毒症、旱涝害、盐碱害、药害等,发病部位没有霉、粉、菌丝等衍生物,而且一旦发病呈片状或整块地发生。
侵染性病害是有病害侵染引起的作物的异常表现,其发病症状一般都有点到面,由轻到重的发生蔓延过程。它又可分为三类,即: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那怎么才能对它们进行识别呢?有句顺口溜叫:真菌长毛,细菌流脓,病毒变形。这句顺口溜虽然不是十分确切的对上述三种病害的描述,但是大体上作了概括。
所谓真菌长毛是指真菌性病害。作物一旦受到真菌性病害的侵染后,它的发病部位一般都会分生出菌丝(毛)如西葫芦灰霉病、霉点如霜霉病、粉状物如白粉病、黑粒如菌核病等。——这是识别真菌性病害的重要特征。
细菌流脓是指细菌性病害。症状主要有斑点、条斑、溃疡、萎蔫及腐烂等类型。病斑多表现为急性型的坏死斑,初期呈半透明的水浸状,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溢出菌脓,有臭味,形成显著的症状。发生在叶片上在干燥的环境下会穿孔,如黄瓜的细菌性角斑病。
病毒变形是指病毒性病害的症状。病毒性病害多是全株性的慢性病害,外部表现为花叶、褪绿、环斑、枯班、丛矮、及叶片皱缩。病毒病只有病状没有病症,这样易于生理性病害及非侵染性病害相混要。其区别之处在于病毒性病害的有明显的由点到面的逐步蔓延,病株上出现病状常从顶端开始,然后扩展到病株的其它部位,病病毒的传播主要是昆虫、汁液接触和嫁接感染。在高温干旱的情况下为害加重;而非侵染性病害的发生较均匀,不呈现由点到面的扩大,而是成片或整块地发生。
相关知识
植物病害识别与诊断
植物病害智能诊断技术.pptx
第一章 植物病害识别与诊断(完全)
植物病害诊断仪快速诊断识别病害
植物病害识别技术—植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pptx
植物病害诊断的技术与防治
植物病害诊断技术
植物病害诊断课件.pptx
诊断植物病害的技巧
怎样诊断和识别园林植物病害
网址: 【技术】植物病害的诊断和识别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110424.html
上一篇: 怎样诊断和识别园林植物病害 |
下一篇: 植物病害的识别.pptx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