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儿子和父亲强调独立,父亲:“花的我的钱,你没资格和我谈独立”

儿子和父亲强调独立,父亲:“花的我的钱,你没资格和我谈独立”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6-11 13:16

如果你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以对抗父母的行为来宣示自己已经独立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例如当他们到了16岁能出去工作的时候,突然宣告:你们不要再管我,别再让我读书,别再叨叨絮絮地,我已经独立了!

有一段电视情节很好的诠释了面对不成熟孩子的独立宣言,父母们的心声以及孩子这种独立宣言的本质--不是父母不愿意给孩子独立的机会,而是孩子没有给予家长信心。


“我告诉你,这是虚妄的独立,虚弱的自信”

王志文在一段电视情节中,对着自己已经成年但不成器却不断强调自己独立的儿子,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现在完全不明白你所说的独立到底是什么?”

“花的我的钱,一再违背我的意志是吗?”

潜台词:独立,意味着在生活上不依附父母,独立是需要资本的。


“你是不是觉得只要听到我的话,你就丧失了自我?”

潜台词:独立,并不是建立在对抗父母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不对抗父母,你仍然能保持自我的基础上。


“我现在明确的告诉你,这就是虚妄的独立,虚弱的自信”

潜台词:独立并不是虚张声势的,是离开父母、不对抗父母,仍能自信自立的活着,能独立生存的人,并不需要在他人身上找自己的存在感


“你哪一天只要有本事完全不用我们提供任何经济帮助,你才有资格跟我谈独立的自由”

潜台词:独立的一个基础标准,就是能自己有经济支撑。


很重要的一堂孩子独立课,不是么?

这段话中反复强调的是“钱”、“经济”,但实际上却是一位父亲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投射:

孩子,你总是强调自己应该有自由,因为你已经到了独立的年龄,你有着独立的思考能力,可问题是,你完全没有展示出独立应有的对自己的责任心和实力

一些仍不成熟的孩子会这样解读这一段话:金钱、经济能力,那不过是父母操控孩子的工具,可实际上用金钱操控孩子的父母是另一种模样。

“你洗碗,我给你零花钱”

“如果你执意要去学XX专业,做XX工作,家里的一切财产都不会给你!”

“如果你执意要和这个男生/女生在结婚,那以后我再也不会给你提供任何经济支持!”

其区别在于,前者以强调孩子独立能力为主,而后者以强调父母的需求为主。

独立性培养,不等于割裂情感的独立

世界上大部分的爱都为聚合做准备,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最终目标,无论父母的教育方式如何,但最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离开父母的庇护下,独立并且很好的生存下去。

而对于一个孩子的独立,是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而不是割裂了情感的独立,于孩子是如此,于父母是如此。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情感的割裂。


对父母而言:能力再强的孩子,也需要对父母的情感寄托

当孩子完全掌握某种能力的时候,我们是否就应该完全让其独立?是的,在能力上的独立,但在情感上仍然给予孩子寄托。

例如,某个孩子已经能很好的自己穿袜子,当某天早上却固执地要求父母帮忙穿袜子。

这不过是孩子想爸爸妈妈了,或者发现自己做这件事情并不能如父母做得好,他所需要的不过是父母的关注,关注他的情感需求,扶持他走出挫折。

再例如,某个成年的已经工作了的孩子突然回老家了,或许他是在工作中遇到无法处理的困难,想要回到温暖的家中再次享受一番被包容、被理解、被支持的感觉。


对孩子而言:独立能力,并不包括伤害父母的能力

这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尤为常见,他们往往喜欢和父母对着干,因为他们错误的认为能在各种对抗中击败父母,就是自己能力的证明,就是自己独立能力的证明。

当然,他们心里十分清楚父母所教导的一些事情是对的(例如学习是重要的),但父母对他们的不学习气急败坏,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强大,并使他们沉溺其中。

这就是一个写照:

幼童时期,孩子们都认为自己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强大、最无所不能的存在,而一些父母操控式的教育方式,让孩子错误地认为所谓独立,就是要像父母一般能操控自己的亲人,包括他们的感受和行为。

他们企图通过对抗父母,伤害父母情感的方式,来自证独立,就像当初父母对待他们的模式一般。但显然,割裂与父母生活上的联系并不现实,他们还没那份能力,最后能选择的方式,就是割裂情感。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一个过程,需要父母对孩子的正确认知,也需要孩子对独立的正确认知

独立性培养是一个过程,意味着当孩子有某方面的能力时,父母要给予机会让孩子练习自己的新能力,最终掌握这项能力以很好的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例如,当一个孩子呀呀学语的时候,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不断反复、重复地和孩子练习,而不是依旧停留于孩子一指某样事物就马上满足他们。

显然让一个1周岁的孩子妙舌生花,是一个不现实的事情,孩子们仍需要父母的指导和帮助。

再例如,当孩子到了成年的时候,应该把他“踢出”家门,进入社会投入自己的工作中,同时又在孩子起步的阶段内给孩子一定时间、数量的经济支持。

显然在当下,独自支持房租、伙食、交通费等支出,对于一个刚毕业的部分大学生来说并不现实,而一直支持着孩子却也同样无法让孩子得以成长。

这就要求父母要对未成年的孩子的能力成长到何种程度有一个了解,同时也要在这个培养过程中,教导孩子独立的真正含义。最终形成心理学上所说的成熟分离,即亲密关系中的双方有爱的联系又保持着距离,爱家又享受着独立。


让孩子独立,父母需要做到成熟分离

我们的一生,就是分离的医生,而每一个阶段的分离,都意味着孩子的能力几何倍级的增长。

身体的分离:分娩是亲子双方身体的分离。

孩子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和母亲分离成了两个独立的个体,婴儿不能意识到这一点,但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清晰这一点--眼前这个孩子,已经不再是靠着我们体内的脐带和羊水生存的孩子了,他需要学会自己摄入食物;

与妈妈的分离:与妈妈的分离,是人格上的建立与分离。

对于3岁前的孩子来说,他们即便知道了自己与父母分离成两个独立个体,但即便他们有强大的能力,可在心理上他们仍然依赖着父母。

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能跑会跳的孩子,在一段小距离地、脱离了父母的奔跑之后,又会很快回到父母身边寻求抱抱。

在这个阶段我们更多的在于包容孩子的情感,而且辅助他们掌握自己的基本生存能力。

与家的分离:与家的分离,是独立的最后一步。

在年龄上而言每一个人终将成年,但我们会发现有一些人虽然身体上已经是成人了,但在心理上仍十分依赖着父母和家庭。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不希望孩子离开自己的怀抱。例如前文所描述的金钱操控。

与家分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3岁一直延续到孩子成年。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需要不断正视并且接受孩子的成长,推动他们走出去,又给他们做最后的精神后盾。


孩子,体会真正的独立,是互惠互利的

真正的独立,是互惠互利的,并不是建立在父母伤害孩子,又或者是孩子伤害父母的基础上的。

当他们能自己走路的时候,他们能体会到自己行走的乐趣,同时也能感受到父母为之高兴、雀跃的积极情绪。

这就要求我们能在孩子的每一个能力成长过程中,鼓励孩子独立的同时,又能与他们分享他们的情感。

淅爸寄语:独立,并不是孤立,成熟的独立,是爱家又喜欢独立的,是生活技能上的有能力、情感上有寄托的综合体。

相关知识

感谢父亲作文
廊坊见义勇为瓜农之子谈父亲:“爱管闲事”,在古代能当侠士
父亲的苹果园
父亲生日送鲜花可以吗?父亲生日怎么选花?
微电影剧本《夜灯下的父亲》
父亲生日礼物送什么花(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
“我的父亲是性爱邪教徒。”
秀挺的兰花,父亲的风采
郁黎民:我花了一生去原谅父亲郁达夫
令堂=父亲?

网址: 儿子和父亲强调独立,父亲:“花的我的钱,你没资格和我谈独立”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02704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我就是非常独立,独立到很少用自己
下一篇: 射手座:爱情中的自由与独立是如何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