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家乡的俗语

家乡的俗语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5-31 10:51

□陈书斌

俗语就是我们平时爱说的俗话,是最浅显易懂的,是富于哲理且又为人们所熟知的语言。虽是俗话,但各地也略有不同。

家乡有句俗话:好人在嘴上,好马在腿上。因为龙口(原黄县)人能说,所以有了“黄县嘴子”的说法。

黄县人的买卖做得确实好,这与他们能说会道是有关系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连、沈阳、哈尔滨等东北大城市有的半条大街都是黄县人开的买卖。旧时的海参崴,几届商会会长都是黄县人,会员也大多是黄县人。那时,你如果走在海参崴的大街上,到处会看到操着胶东黄县话的人在做生意。

人都爱听好话,作生意讲究和气生财,谁也不愿意花钱买气生。所以,买卖人的说话就是一种艺术。我的理解是,要把话说得让人爱听才好。好话能春风化雨,能化干戈为玉帛。话是开心的钥匙,良言一句三冬暖,好人一定要说好话。说话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主要方式。所以,让人爱听的话应该是实话,否则,再漂亮的假话也会被戳穿。

好男得闯,好女得浪,家乡这句乍听似有点不雅的俗语,意思是好样的男人一定得到外面去闯荡一番,要离开老家到外面去见见世面,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里去干一番事业。至于后半句的那个“浪”字,我还得多说两句,那里的人对于这个字的理解不像我现在所在的城市的人理解得那么狭窄,那么敏感。故乡人对这个字的理解比较宽容,主要是指女人也要像男人一样,要开朗、不羞涩,敢说敢为,敢于开创,敢于创新、创业。好女得浪,绝不是说好女人应该放荡。巾帼不让须眉,时代不同了,男人能做到的事,女人们也能做到。

家乡人闯外的历史可谓久远,这是一伙喜欢迁徙的人们。早年下南洋、闯关东,他们的足迹遍布国内外。处处无家处处家,外出闯荡的人们走到哪里,哪里是家。

人挪活,树挪死,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哪里的黄土都埋人,这是闯外人常爱挂在嘴边的话,这也是他

们认准了的道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是男子汉就得到外面的世界去闯一闯。大约是外出谋生的人多的原因,这里的女人们对闯荡的男子也高看一眼,女人们大都有这么个心理:宁可跟着闯外的汉子受颠簸,也不愿守在老家受穷。

如今到家乡谋生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在这个渤海边上的小镇子上,“公民”来自五湖四海。当年闯外的人们或他们的后人又闯回了自己的故乡,形成了一个新的人口迁徙流向。应该说,这是新时代的产物。

我老家那块儿还有句看似粗俗的话,叫作:过日子就是在一块吃饭睡觉。其实,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能在一块吃饭睡觉才是一家人。民以食为天,想想看,一年365天,哪天不吃饭睡觉也不行,哪个人能不吃饭睡觉?两个人结婚了,就要在一起生活,吃饭睡觉就是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凡经历过艰难日子的人们大都会记得,过去在温饱尚得不到保证的时候,能吃饱饭就成了过日子的头等大事,甚至成了一个美好的理想。许许多多的家庭都在为吃穿而奔忙,如果能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那叫作“改善生活”。我还记得,那时,全家人在一块吃饭时的气氛也是亲切和睦的,其乐融融。

有些家庭因忙于事业或其他原因,一个家庭的成员很少能在一块吃饭。有一些人忙起来很少回家,更很少在家里吃饭。因为吃饭睡觉都不在一起,夫妻之间自然得不到交流。还有些人,本来可以在家中吃饭,但他手中有点权力,吃饭可以不花钱,所以也很少在家中吃饭,睡觉他也不愿意在家里睡。这样时间长了,夫妻难免要变得生分,因此而产生隔膜或发生婚变,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

在一块儿吃饭睡觉,这是过日子的主要内容,如果两口子长期不在一起吃饭睡觉,那还叫过日子吗?那婚姻能长得了吗?

相关知识

常熟的家乡俗语
家乡的俗语
七字家乡的俗语
表达家乡的俗语有哪些 俚语英语
农村老人俗语:“竹子开花,赶紧搬家”,有什么含义?
有关健康饮食的俗语
元宵节猜灯谜的俗语
特产俗语集锦
本溪县俗语乡谚
描写花的俗语有哪些 俚语呢

网址: 家乡的俗语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202048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农村俗语:“门前院里栽一花,家中
下一篇: 本溪县俗语乡谚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