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东大田磊研究员“噬菌体微米级仿生鲜花”入选《自然》年度最佳科学图片,开辟细菌检测新天地!

东大田磊研究员“噬菌体微米级仿生鲜花”入选《自然》年度最佳科学图片,开辟细菌检测新天地!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5-18 04:50

近日,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期刊《自然》发布了2024年度最佳科学图片,其中东南大学田磊研究员的科研成果“噬菌体微米级仿生鲜花”赫然在列,名副其实地占据了第二位。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精美的科学艺术,还彰显了科学研究的前沿性和实用性,为病毒检测与细菌感染的治疗打开了新局面。

该研究成果以“Virus-Assembled Biofunctional Microarrays with Hierarchical 3D Nano-Reticular Network”为题,已于2024年10月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合作单位包括东南大学医学院及附属中大医院,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作为通信单位参与。这一研究开创性地运用了噬菌体和生物墨水技术,开发出新一代的细菌检测芯片,显示了其在微生物生物识别领域的强大应用潜力。

具体来说,研究小组通过高压二氧化碳(HPCD)诱导材料收缩,成功地构建了三维微球阵列。研究者们利用喷墨打印技术,将噬菌体和交联剂制成生物墨水,打印出直径可控的水凝胶微球阵列。这些微球不仅设计精巧,每个微球由噬菌体自组装而成,且其宏观结构独特,形成了多尺度、超多孔的三维网络。

微球的复杂结构是其卓越功能的关键。纳米级的噬菌体纤维层自组装成有序排列,使得微球实现四级分级纳米网状结构。这种新颖的HPCD方法相较于传统的高热和有机溶剂诱导收缩的方法更为温和,尤其保护了噬菌体的生物结构和功能。

展开剩余 59 %

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种高效的细菌检测机制。在最终的检测芯片中,研究人员成功加载了生物识别分子和核酶酶(DNAzyme),与传统二维微点阵列相比,该检测芯片的检测限提高了100倍,更加准确、高效,能够在工业冷却塔中的水样中识别经典的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这种高灵敏度的细菌检测手段,对于环境监测及公共卫生安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AI与生物科技的交汇点,田磊研究员的研究成果展示了科技创新如何不断推动生物医学的发展。当前,AI技术在生物材料的优化、图像处理及数据分析方面的应用愈发广泛,诸如简单AI等智能工具为科学研究与医疗应用提供了卓越支持,让研究者能够高效处理复杂数据,提升学习和创作的效率。

AAI绘画与AI写作工具的快速发展,也为科学传播带来了变革。科研成果的可视化、数据的智能分析、以及理念的有趣表达,都是科学传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种趋势让更多人能够方便地接触到科学前沿,激发他们对科研的热情与好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田磊研究员的成功与当今AI技术的崛起密不可分。

尽管科技前行不可阻挡,但在享受科技红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保持理性与批判性思维,面对潜在的生物伦理问题,深入思考智能科技的应用边界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总结而言,东南大学田磊研究员的这一创新成果,不仅为细菌检测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也提醒我们科技发展与人性关怀应并行。我们期待在未来的科技进步中,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把握住AI工具的便利,让科学研究更贴近生活,也希望借此契机,探讨如何通过科技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https://ai.sohu.com/pc/textHome?trans=030001_yljdaikj

相关知识

东大青年学者发现一种独特的“病毒”形式,形似鲜花还能杀菌
2024年度最佳科学图片回顾:探索自然之美与科技奇观
噬菌体引领植物保护十亿级市场变革
科学网—未来之星:噬菌体或将引领十亿级植物保护市场变革(Mini综述)
噬菌体治疗作物细菌性病害的研究进展
济南新天地鲜花港“出圈”
观赏花卉叶片表面疏水/疏油机理及仿生制备
微米级雾化除臭设备
南京古生物所三项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年度学术论坛:野生动植物适应性演化的分子机制

网址: 东大田磊研究员“噬菌体微米级仿生鲜花”入选《自然》年度最佳科学图片,开辟细菌检测新天地!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98534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PaddlePaddle+Op
下一篇: 宋代男子簪花礼俗研究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