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句

很多时候我们在形容美女的时候,会用“樱桃小口”、“小蛮腰”这些词,不知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会叫“樱桃小口”呢?为什么不是别的水果,比如草莓、葡萄什么的?“小蛮腰”又是什么呢?
其实这两个词来自唐代孟棨《本事诗》:“白尚书(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姬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说的是白居易有两个家姬,一个唤作樊素,一个唤作小蛮。樊素善歌,小蛮善舞,白居易曾为他俩写过诗。
家姬是古代尤其是唐代名门仕宦家中半婢半妾的角色,地位很低,一般都是买来的,往往被主人视为和马匹、物品一样,可以随意买卖送人。但是白居易对樊素、小蛮这两个家姬非常喜爱,时常为她们作诗。在白居易老去即将与二人分别时,作了一首《别柳枝》:
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
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这首《别柳枝》充满了白居易对这两个家姬的不舍与留恋。但白居易自知年事已高,而樊素、小蛮正值青春年少,与其让她们看着自己老去,又耽误了她们的青春年华,不如就此让她们离去,找个好人家嫁了。
而白居易对这两人还是有所偏爱的。当时刘禹锡曾想将樊素从白居易手中买去,作诗云“终须买去名春草,处处将行步步随”。就是表达了想将樊素变为己有,并将她更名为春草,时时刻刻带在身边的意愿。但是白居易果断回绝,虽然对方是多年好友,但要夺走自己心爱之人,那可不行。于是白居易回诗道“还携小蛮去,试觅老刘看”。白居易毫不犹豫地告诉老友刘禹锡,我不能离开樊素,要是非要不可,就把小蛮给你吧。由此可见,白居易老爷子对樊素更情深意切,无论如何都不忍离开。
白居易六十多岁时得了风疾,半身麻痹,于是他卖掉那匹好马并让樊素离开他去嫁人。可是,他那匹马反顾而鸣,不忍离去。樊素也伤感落泪说:“主人乘此骆五年,衔撅之下,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巾栉之间,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虺隤。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
可以看出樊素不但颇有文采,而且对白居易非常有感情。但白居易让“未至衰摧”的樊素离开他,也是为她着想。樊素十几岁到白居易家,已有十年,此时二十多岁在古代虽不算青春年少,但是尚可找个好人家。于是白居易忍痛让她离去,并作《不能忘情吟》:
骆骆尔勿嘶,素素尔勿啼;骆反厩,素返闺。
吾疾虽作,年虽颓,幸未及项籍之将死,何必一日之内弃骓兮而别虞姬!
乃目素兮素兮!为我歌杨柳枝。我姑酌彼金罍,我与尔归醉乡去来。
骆马啊你不要再嘶鸣,樊素啊你不要再落泪。马终究要回马厩,而樊素你终究要嫁人。我即使疾病缠身,年事已高,但庆幸不至于像霸王项羽那样在临死前告别乌骓告别虞姬。再看看樊素啊!为我唱一曲最常唱的《杨柳枝》。我姑且用这金杯酌酒,与你一醉方休。
这首《不能忘情吟》,一字一句中都深切流露出白居易对樊素的不舍与对即将到来的离别的无奈。他以霸王项羽作比,自我安慰,还不至于到项羽那样及至将死时与爱人作别。而诗中“我姑酌彼金罍”与樊素说的“骆力犹壮,又无虺隤”两句,皆出自于诗经《卷耳》中的同一句“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金杯酌酒,似乎就不会永远感伤,表现出白居易在离别之际感伤的深切与无奈,也是樊素在与白居易相处十年间文化素养的体现。这样能歌善舞,貌美如花且又饱读诗书的女子怎能让白居易轻易忘记!
樊素走了几年后,白居易作诗一首再次想起她,名曰《春尽日宴罢,感事独吟(开成五年三月三十日作)》:
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独掩扉。病共乐天相伴住, 春随樊子一时归。
闲听莺语移时立,思逐杨花触处飞。 金带缒腰衫委地,年年衰瘦不胜衣。
开成五年,即公元836年,此时白居易已是六十四岁的老人了。他体弱多病,风烛残年,在暮春的酒宴散后,他看着空空的房间,感受春尽花残,感到莫名的伤感。在这伤感中,他又想起了最心爱的歌姬樊素,感叹着樊素已经和烂漫的春日一起走远了,随之走远的还有自己的青春年岁,只剩下每况愈下的病躯。
此后十年,即846年,白居易于洛阳仙逝。难以想象他是如何在病痛与思念中度过这十年的,而试想樊素若是未走,日日在旁,及至白居易去世,樊素也应年近四十,此时樊素下半生恐怕难有着落了。反观当时让樊素归去的决定,考虑甚是周全。在白居易风烛残年、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如此良苦用心,着实让人感动。而樊素在白居易让她离开时不想离去,责怪其无情,最终依依不舍的离开,也可以看出樊素对十年的老主人堪比金坚的感情与心意。樊素的一片心意没有白费,白居易对她倾注了几乎所有的感情,甚至将她的幸福与自己的生死作较,可敬可叹!
《旧唐书》中甚至对樊素有记载“樊素、蛮子者,能歌善舞”,新旧唐书一向以严谨精练闻名,连岑参这样既是堂堂四品的朝廷命官,又是非常知名的边塞诗人,也居然没有立传。樊素和小蛮能在史书中留名,也算是十分难得了。而樊素更是能频频出现在白居易笔下,离别后令白居易魂牵梦萦,区区家姬让千年后的人们依然知道她的能歌善舞、重情重义。得主如此,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