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一片痴情 终难忘怀 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及赏析

一片痴情 终难忘怀 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及赏析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5-11 08:16

【#诗词鉴赏# #一片痴情 终难忘怀 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及赏析#】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长相思•花似伊

宋代:欧阳修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译文

  看着花儿像你一样,柳枝像你一样;花儿柳枝已青的春天,人却要别离,低下头不禁流下两行清泪。

  长江的东边,还有那长江的西边,两岸的鸳鸯在东西两处飞舞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逢呢?

注释

  长相思:词牌名。唐教坊曲。《古诗十九首》有“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作者未知)得名。又名《双红豆》、《忆多娇》。

  花柳:花和柳。《楚辞•九歌•少司命》:“悲奠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唐,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步展随春风,村村白花柳。唐,聂夷中《劝酒》诗之二:“人间荣乐少,四海别离多。”

  鸳鸯:本鸟名,此比喻恩爱夫 妻。汉•司马相如《琴歌》之一:“室迩人遐独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唐,温庭筠《南歌子》:“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几时:什么时候。唐•杜甫《天末怀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宋•苏轼《儋州》诗之二:“荔枝几时熟,花头今已繁。”

创作背景

  宋仁宗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词人任夷陵县令。时年欧阳修30岁,曾经洛阳的奢华生活与现实偏远冷清的夷陵生活形成反差,而今又在长江边送走心爱的人,两地分离,不知何时相见,看着江边的花儿和两岸鸳鸯成双地飞舞,被贬失意加上离别相思之情,于是作此《长相思•花似伊》以表。

赏析

  词的上阕从眼前所见流水写起,并且目送远波,想象这流水将流到瓜洲渡和长江汇合,再想到吴中(江南)的山也面带愁容,正是花繁柳茂的时节,花如人,柳如人,正在花柳最美的春天,人却要别离了。实则深切怀念远在江南的情人,希望情人能从吴地归来,过瓜洲古渡,溯流北上与自己相会,但同样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爱人 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他。伊人面若桃花眉似柳,正楚楚可怜地低头泣下,原来是因心上人即将离别而黯然神伤。

  于是就在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痛,恋人被大江分隔,一个住长江头,一个在长江尾,仿佛是两岸的鸳鸯两处飞,相逢机会知道等到什么时候?这位“花柳青春”的妻子就只好“低头双泪垂”了。绵绵相思之情,尽在结句的设问之中。

  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情的作品。描写一对青春别离的夫妇,别后妻子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思念,并亟盼早日与丈夫相逢团聚。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还是一片痴情,终难忘怀。全词以月下脉脉的流水映衬,象征悠悠的离情别绪,深深的思念和由此产生的绵绵的怨恨,又频用叠字叠韵,再配上那柔和的民歌风味,更加抒发悠悠不尽的“思”和“恨”。

一片痴情 终难忘怀 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及赏析

  查看诗词鉴赏全部文档 >>

相关知识

《长相思 花似伊》原文及翻译赏析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全诗赏析
“花柳青春人别离。”全诗赏析
长相思心相随
欧阳修《渔家傲·暖日迟迟花袅袅》全文及鉴赏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月到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翻译赏析
古典诗词鉴赏: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赏析
长相思·折花枝原文、翻译及赏析、拼音版及朗读
人生在世,难断情缘,47句温柔浪漫古诗词:婉约深邃,如梦似幻

网址: 一片痴情 终难忘怀 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及赏析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92592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植物世界中代表痴情的奇妙品种(追
下一篇: 她花200万求婚聂远失败,转身嫁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