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识别要点和防控技术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引起的危害松树的流行性病害,又称松树萎蔫病或松树枯萎病, 被称为松树的“癌症”、“瘟疫”,是一种毁灭性流行病害,具有传播途径多、发病部位隐蔽、发病速度快、潜伏时间长、治理难度大等特点。在我国松褐天牛是它的主要媒介昆虫。
病原特征
松材线虫体长约14-16微米,该线虫由卵发育为成虫,期间要经过4龄幼虫期。雌、雄虫交尾后产卵,雌虫可保持30d左右的产卵期,每条雌虫产卵约100粒。在生长最适温度(25℃)条件下约4d/代,发育的临界温度为9.5℃,高于33℃则不能繁殖。由卵孵化的幼虫在卵内即脱皮1次,孵出的幼虫为2龄幼虫。
秋末冬初,病死树内的松材线虫已逐渐停止增殖,并有自然死亡,同时开始出现另一种类型的3龄幼虫,称为分散型3龄虫,进入休眠阶段。翌年春季,当媒介昆虫松褐天牛将羽化时,分散型3龄虫脱皮后形成分散型4龄虫,特称为dauerlarvae,即休眠幼虫(耐久型幼虫)。这个阶段的幼虫即分散型3龄、分散型4龄幼虫,在形态上及生物学特性上都与繁殖阶段不同,如角质膜加厚、内含物增多、形成休眠幼虫口针、食道退化。这阶段幼虫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加强,休眠幼虫适宜昆虫携带传播。
危害症状
松材线虫在大量繁殖的同时移动,逐渐遍及全株,并导致树脂道薄壁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破坏和死亡,造成植株失水,蒸腾作用降低,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症状是针叶陆续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萎蔫,最后整株枯死。
病死木的木质部往往由于有蓝变菌的存在而呈现蓝灰色。病害发展过程分4个阶段:(1)外观正常,树脂分泌减少,蒸腾作用下降,在嫩枝上往往可见天牛啃食树皮的痕迹;(2)针叶开始变色,树脂分泌停止,除见天牛补充营养痕迹外,还可发现产卵刻槽及其它甲虫侵害的痕迹;(3)大部分针叶变为黄褐色,萎蔫,可见到天牛及其它甲虫的蛀屑;(4)针叶全部变为黄褐色至红褐色,病树整株干枯死亡,但针叶不脱落。此时树体一般有许多次期害虫栖居。
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
对于松树的砍伐及运输要实行严格的检疫措施,发生过疫病的地区的松树苗木、木材产品及其制品,都要禁止运到非疫区,避免二次传播。
发现有携带该线虫的松木及包装箱等应采取溴甲烷熏蒸或磷化铝处理,或浸泡于水中5个月以上,或切片后用作纤维板、刨花板或纸浆等工业原料及作烧炭等燃料用;对利用价值不大的小径木、枝丫等可集中烧毁,严禁遗漏。
(2)物理防治
对林地进行清理,对于一些病树和将要枯死的树木,要及时进行清理,这种方式能起到根除传播源的效果,在病害严重的地区,唯有此法能有效抑制病原的扩散。对于一些病树残枝要集中烧毁或进行处理,避免成为新的感染源再次传播,由于松线虫病的主要传播是通过松天牛进行,所以可以设立隔离带,切断天牛的食物供给,防天牛进而防线虫。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是针对媒介昆虫。可以在天牛的羽化期,通过飞机喷洒杀螟松和噻虫啉的方式杀死天牛幼虫。喷洒时间要掌握好,不要在早春或冬季进行,因为松天牛的幼虫冷的时候都潜伏在病树木质部内,喷药达不到目的,效果不佳。
(撰稿:曾爱娥 审核:罗小平 编辑:王笑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知识
浙江“数字森防”突破松材线虫病数字化防控技术瓶颈
松材线虫病
基于AI技术松材线虫病智能识别方案
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我院“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湖北省林科院松材线虫病防控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5分钟野外检定松材线虫病
武夷山市松材线虫病潜在风险及防控对策*
我市松材线虫病防控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防控松材线虫病 科普生物多样性
网址: 松材线虫病识别要点和防控技术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901435.html
上一篇: 松材线虫病的防控技术 |
下一篇: 【林草科普】松材线虫病防控知识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