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吕文扬与向日葵:光的捕手

吕文扬与向日葵:光的捕手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5-06 07:02

清晨五点,吕文扬的帆布鞋踩过露水深重的草坪,停在向日葵花田前。七十二株向日葵在晨雾中舒展着鹅黄色的花瓣,像七十二盏未点燃的灯笼,等待着阳光的烛火。长着虎牙的他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某片叶子上的虫洞,嘴角忽然扬起笑意——这残缺的脉络,多像他昨夜画废的那张《逆光图》草稿。

一、播种:埋下光的种子

三年前,吕文扬在旧书摊淘到一本《植物图鉴》,翻到向日葵那页时,书签掉了出来。那是张泛黄的车票,1998年8月15日,北京至齐齐哈尔——他想起母亲生前总说,老家的向日葵田能“跟着太阳跑”。

播种的仪式感:

- 他用画圆规量出三十厘米的株距,“太密会抢阳光,太疏又辜负土地。”

- 种子入土前,他在每个坑底撒了一小撮咖啡渣。“母亲说过,苦东西能让甜更扎实。”

发芽那天,他正对着画布发愁。推开窗,看见嫩黄的芽尖顶破泥土,像支突然蘸了颜料的笔,在褐色的宣纸上点出第一笔生机。他忽然抓起画笔,在空白画布上泼洒出大片柠檬黄——那是向日葵教会他的第一件事:光,要先相信它存在。

二、生长:追踪光的轨迹

整个夏天,吕文扬成了向日葵的“跟拍者”。他发现每株向日葵每天会转动45度,花盘始终对着东方,像群虔诚的朝圣者。

观察笔记里的哲学:

- 关于低头:盛花期的向日葵会慢慢垂下花盘,他却在写生本上画下它的背面。“人们只爱看向阳的灿烂,却不知背阴处的脉络,才是托起阳光的力量。”

- 关于跟随:暴雨夜,他用竹竿支撑起被风吹歪的花茎。次日清晨,发现花盘依然倔强地转向东方。“原来真正的追随,不是被动地转动,而是心里有个不熄灭的方向。”

- 关于阴影:他刻意在花田角落种了五株晚熟品种,当其他向日葵开始结籽时,它们才刚刚开花。“就像画画要留透气孔,光与光之间,需要阴影来呼吸。”

去年秋天,他以向日葵为主题办了个展。展厅中央,一幅名为《暮色》的画作震撼了观众:夕阳下的向日葵背对光源,花瓣边缘却泛着金红色的光晕,像被揉皱的锡纸,又像即将熄灭的烛火。策展人问他想表达什么,他说:“光的背面,藏着光的另一张脸。”

三、收获:收藏光的碎片

霜降前一日,吕文扬开始收割向日葵。他戴着母亲留下的蓝布手套,剪下花盘时,总有几粒饱满的种子坠落,滚进草丛里。“别捡了,”他对助手说,“让它们自己找春天。”

关于收获的三重境界:

- 拾穗者的谦卑:他收集花盘上的种子,却故意漏掉边缘几排。“就像画画不画满纸,要给风留些播种的机会。”

- 时光的调色盘:晒干的花盘被他挂在画室墙上,金黄渐渐褪成褐黄,却在某个阴天突然发亮——原来颜料会褪色,而阳光沉淀的质地,永远鲜活。

- 轮回的礼物:今年春天,花田边缘冒出十几株野生向日葵。他没有移栽它们,任其在砖石缝里生长。“母亲说过,最顽强的光,往往长在阴影里。”

此刻,吕文扬站在画架前,调色盘里的钛白与镉黄正在融合。窗外的向日葵花田已收割完毕,只剩下整齐的秸秆,像无数支蘸满阳光的笔,插在大地的笔筒里。他忽然明白,自己从未真正“画”过向日葵——他只是用颜料,记录了它们与光对话的姿态。那些仰起的花盘、垂下的籽粒、转动的轨迹,都是光写给人间的情书,而他,不过是个认真读信的人。

风起时,最后一片向日葵花瓣飘进画室,落在未完成的画布上。吕文扬拾起花瓣,轻轻按在调色盘边缘——这抹天然的金黄,比任何颜料都更接近阳光的体温。原来最好的画作,从来不是笔尖的描摹,而是像向日葵那样,把整个生命都活成光的形状。

相关知识

“阳光之花:吕文扬解密向日葵的生态之美”
"阳光之花:吕文扬解密向日葵的生态之美"
“吕文扬:玫瑰花探秘与生态观察”
"吕文扬与海棠:植物学之美"
"吕文扬与百合花:美与生态的探索"
吕文扬:解密梅花之寒
“月季花之韵:吕文扬的园艺传奇”
"吕文扬:玫瑰花探秘与生态观察"
“吕文扬的水仙花探秘:花开寓意”
吕文扬摄影心得:在真实与诗意中捕捉瞬间的永恒

网址: 吕文扬与向日葵:光的捕手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87120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窗台那棵向日葵
下一篇: 首届研究生320心理健康周系列活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