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兰花香味形成机理研究进展.pdf 全文

兰花香味形成机理研究进展.pdf 全文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4-09-19 00:30

兰花香味形成机理研究进展.pdf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ofAnhuiAgri.Sci.2010,38(1):134—136,152 责任编辑 金炎 责任校对 卢瑶 兰花香味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李艳华,王雁 ,彭镇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摘要 介绍了兰花香味的检测方法、成分特征、形成机理以及基因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 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兰花;香味 ;形成机理 中图分类号 $68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0)01—00134—03 ResearchProgresson FormationM echanism ofFloralFragranceofOrchid LIYan-huaetal (ResearchInstituteofForestry,ChineseAcademyofForestry,KeyLaboratoryofTreeBreedingandCultivation,State ForestryAdministration,Beijing100091) 4 Abstract Theresearchprogressonfloralfragranceoforchidwasintroducedfrom theaspectsoftestingmethods,ingredients,formationmech— anism andgeneengineering.Andtheresearchprospectswerediscussedbasedonthecurrentproblems. Keywords Orchid:Floralfragrance;Foimationmechanism 兰花是兰科植物 (Orchidaceae)的统称,是被子植物门中 相色谱一质谱 (HPLC.MS)法在花香成分分析 、鉴定方面的准 最大、最具多样性的科 ,约有800个属、25000~30000个种, 确性大大高于GC,从而使得动态顶空采集 一气相色谱 一质 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中国传统所说的兰花 ,大多指兰科 谱联用(TCTGC—MS)、“顶空固相微萃取 一气相色谱 一质谱 兰属中的地生兰类 ,花小、花色淡雅、颜色简单,多数具有浓 联检”(HS—SPME—GC—Ms)等技术成为 目前最流行 的检测花 郁的芳香 ,而附生兰类 (如蝴蝶兰等热带兰),花虽大、色泽鲜 朵香味物质 的方法 。此外,红外光谱 (IR)和核磁共振 艳,却大多没有芳香。香味是植物长期进化的产物,对它们 (NMR)技术也经常被用于检测植物挥发性物质。近年来 ,一 的生存至关重要,花香不但可以吸引各种昆虫来授粉,保证 种被称之为 电子鼻的装置开始被应用于香味物质 的检测。 授粉的成功,而且这些挥发性物质还可以防止 自然界草食动 香味物质检测方法的不断发展 ,为人们更准确地探明花的香 物的入侵 。花朵的香味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形成花朵香 味成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奠定了基础。 味的物质有的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有的是人工合成的,这些 2 兰花的香昧特征 香味物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漱用品、空气清清剂 花香是由各种芳香成分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香味的分子 和食品饮料添加剂中。据统计 ,全球每年香料工业的产值已 实质是一类低分子量 、低沸点、低极性的、具挥发性的小分子 达数 10亿美元 。 混合物,主要包括单萜类/倍半萜(烯)化合物、苯基/苯丙烷 由于花香的成分、结构及其生物合成过程比较复杂,造 类和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等。Knudsen等曾列出一份当时已经 成其研究水平还远滞后于花形、花色等花朵的其他重要性状 发表的花香化合物和被研究过的植物清单,其中,单子叶植 研究。近年来,随着花朵挥发性物质检测水平 的提高、分子 物中被研究最多的是兰科植物 。现

相关知识

兰花香味形成机理研究进展.pdf 全文
兰花花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水稻花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花粉超低温保存研究进展
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周启星.pdf全文
昆虫化学感受蛋白研究进展
蓝色花形成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兰科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葡萄成花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禾用“龙根”繁殖兰花

网址: 兰花香味形成机理研究进展.pdf 全文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7897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识别兰花早期发
下一篇: 云南兰花野生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