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传统花会“开路飞叉”拜师收徒(图)——中新网
昨日上午,昌平区小汤山镇洼里乡居楼,传统花会“开路飞叉”完成了一次拜师收徒的传承仪式。作为幡鼓齐动十三档花会的头一档,安外仰山众友同乐开路圣会的“开路飞叉”虽师徒相授多年,但时至昨日才正式举行拜师收徒仪式。十三档花会代表均到场见证,不少花会会首或传人均表示,传统花会存在传承难的问题,亟须“新鲜血液”。本报记者 秦斌 摄
两名小徒弟向师傅磕头拜师。昨日,老北京传统花会“开路飞叉”的拜师收徒仪式在昌平小汤山镇举行。本报记者 秦斌 摄
昨日,拜师会上,师徒一起表演“飞叉”绝活。
顶大贴、三叩首拜师。昨日上午,昌平区小汤山镇洼里乡居楼,传统花会“开路飞叉”完成一次拜师收徒的传承仪式。作为幡鼓齐动十三档花会的头一档,安外仰山众友同乐开路圣会的“开路飞叉”虽师徒相授多年,但昨日正式举行拜师收徒仪式。十三档花会代表均到场见证,不少花会会首、传人以及专家表示,传统花会存在传承难的问题,急需“新鲜血液”。
按传统仪式行拜师大礼
昨日上午,昌平区小汤山镇洼里乡居楼,传统花会“开路飞叉”的拜师收徒仪式举行。
按照花会传统拜师仪式,分为“前引传承”和“飞叉传承”。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介绍,按照老北京传统花会的规矩,“前引”即花会表演中开始时负责介绍本花会历史的领队,要走花会带会,必须拜“前引”专门学习。
“开路飞叉”的传人之一张宪,头顶大贴,意味着步入师门,继而三叩首拜“前引”张文礼。四位传人继续向“教习”(即“飞叉”师傅)范炳强行拜师大礼。并向引师、保师、代师三师三鞠躬。
四位传人拜师后,又举行收徒仪式,五位小朋友分别成为他们的徒弟。
还是安外仰山众友同乐开路圣会会首的张文礼喃喃道:“开路飞叉后继有人了。”
“飞叉”传人全沾亲
据张文礼介绍,“开路飞叉”为十三档花会的头一档,在过去的传统香会上,飞叉哗啦啦响起,所起的作用是打开“神道”。如今已列入朝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文礼说,过去老北京庙会上都有各档花会,如开路、大鼓、狮子、石锁、五虎棍、中幡等,随着时代变迁,曾兴盛一时的民间花会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直至上世纪80年代后期,幡鼓齐动十三档花会才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此次行拜师大礼的“开路飞叉”四位传人,分别是张文礼的女儿张宪及两个侄子和一个外甥女。而四位传人所收徒弟也是家族中的后人。
“飞叉经历了从民间到专业,再由专业到民间的过程。”张文礼说,花会是老北京的民间传统习俗,飞叉也不例外,过去老天桥曾有过“四大叉王”,新中国成立后,飞叉成为杂技团的专业项目,传统花会恢复后,又重新在民间传承。
四位传人练习飞叉已20多年,师从中国煤炭文工团的飞叉专业人士,即四位传人拜的“教习”范炳强。
四位传人教授晚辈也有多年,如今在传统仪式上正式收下5位徒弟,让“开路飞叉”后继有人。
传统花会面临传承难
“开路飞叉”的传人都是张文礼的家族后人。张文礼说,传承难是传统花会面临的现状。
首先是经济的制约,如今的花会只能在春节庙会、中顶、金顶等庙会上走会,走会所得的费用尚不够维持花会的运转,在道具、服装、训练等方面还得往里贴钱。
其次,各花会的训练太苦,也不能赢利,几乎是家族式的传承,如今的年轻人不愿加入其中。
“作为老北京的传统民俗,在花会的传承上希望有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而不仅仅是迫于无奈的家族传承。”张文礼说,孩子们如今都在他位于天通苑的家中的大客厅里练习飞叉,不收分文、还管吃管加送,“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让咱老北京的传统花会能传承下去。”
■ 同行
“五虎打路”会欲收新人
幡鼓齐动十三档花会中,“五虎打路”是其中一档。西直门外同心合缘五虎打路第九代传人赵文岳说,“五虎打路”同样面临着传承难现状。
赵文岳目前的职业是公交司机,但作为“五虎打路”传人,通常在业余时间组织训练和走会。“花会传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花会的相关活动。”
五虎棍需要极大体力,上了岁数体力跟不上,赵文岳说,“五虎打路”虽是朝阳区非遗项目,但因练习太苦、经济收入少、年轻人与传统民俗渐行渐远等因素,目前会中亟缺后备力量。
每周六晚七点,赵文岳会准时带着“五虎打路”的传人们在北京展览馆广场上练习。“有兴趣练习五虎棍的年轻人,我们都欢迎加入,免费教授。”赵文岳说。
■ 专家
城市变迁致花会生态破坏
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于志海说,花会本是老北京传统民俗,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庙会恢复以来,民间花会重新活跃起来。
但如今的花会确实面临传承难的问题。过去的花会集中在一个乡、村或街道,如安外仰山众友同乐开路圣会就在过去的朝阳区洼里乡仰山村。但随着北京城改造变迁,一些乡村拆迁搬走,花会便面临着四分五散的局面,无法像以往一样随时训练、组织走庙会,民间花会的生态遭到破坏。
于志海说,民间花会的传承链条非常脆弱。随着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年轻人可选择的娱乐、休闲项目越来越多。传统民俗对他们的影响甚微,因为多数花会的练习须下苦工夫,年轻人也不愿加入。
不少花会目前只能加强自我造血功能,如进行家族制传承。但传统民俗的进一步发展,更需要年轻人的了解,并愿意加入其中。
本报记者 姚瑶
相关知识
海南省琼剧院举行2024年“拜师收徒”仪式
上香磕头敬茶 香店拳门人收徒行传统拜师礼
杏林飘香,薪火传承 全国名老中医崔应民收徒仪式在郑举行
天坛公园月季园迎六十岁生日,“月季大师”开门收徒
8月8日写兰圣手青州古城收徒仪式弘扬国画兰花艺术
钱程上海收徒弟 师徒互赠礼物寓意深厚
福州春季茶园开启:中国茉莉花茶传统传承
岐黄薪火代相传 杏林飘香满芬芳
女帝送给路飞的定情信物,路飞重视一直带着不脱,网友:般配!
道教拜师程序
网址: 北京传统花会“开路飞叉”拜师收徒(图)——中新网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652349.html
上一篇: 新闻特写:淮阳中学2024年“青 |
下一篇: 校园资讯 | 一捧鲜花 一句师父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