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今日寒露:春花秋叶皆是景,华叶焜黄也风光

今日寒露:春花秋叶皆是景,华叶焜黄也风光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1-13 17:28

今日寒露:春花秋叶皆是景,华叶焜黄也风光

乒乓云世界

来源:网络文图选录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辛[1];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br><br>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中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受冷高压的控制,昼暖夜凉,白天往往秋高气爽。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呈现冬天景象。寒露传统习俗主要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饮秋茶等。<br><br>寒露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露水快要凝结成霜。 寒露,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夜晚,仰望星空,会发现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心宿二)已西沉。寒露后,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气温逐渐下降。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寒生露凝,因而称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昼夜带寒意。<br><br>在中国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谚言,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关于寒露的谚语还有:“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已带寒意,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温差变化。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瑟。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香山,赏红叶</b></div><br>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赏枫叶的这个“赏”字非常重要,不同于坐在窗台上或者走到街道上看看叶子就算了,必得身临其境方能品味其妙。<br><br>不过,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北京地区观赏红叶的时期是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其中最佳时期是10月15日至30日。可以说,香山是中国国内最具口碑的赏红叶地点,说到红叶人们都会不自觉地想到、提及。寒露时节到香山赏红叶,早已成为北京市民的传统习惯与秋季出游的重头戏。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讲养生,吃芝麻</b></div><br>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可广泛应用于食疗。还有谚语说:“芝麻绿豆糕,吃了不长包。”这道出芝麻与绿豆都具有排毒的功能。用芝麻榨取的香油,不仅是热菜和凉拌菜的调味佳品,也广泛用于食疗解毒[7]。<br><br>此外,由于寒露与重阳节往往相近,人们在这个时节还要吃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主要有“糙花糕”“细花糕”“金钱花糕”。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菊花茶,坚持喝</b></div><br>每个季节都有适合它精神气质的花。寒露到来的农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的月份。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节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开得艳丽。寒露三候中的“菊始黄华”,指的正是菊花此时普遍开放。<br><br>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此外,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br><br>每值秋收以后,温州人善于酿制各种美酒,其中到寒露时也少不了酿制几坛菊花酒。此刻将初开的菊花和少许青翠的枝叶,掺和在粮食之中一起用来酿酒,一直到第二年这个时间才开坛饮用。据说这种菊花酒对人的身体大有益处。<br><br>在寒露这一天,古人有时还要取井中的水用来浸造滋补五脏的丸药或药酒,而今天大家则喜欢多饮枸杞菊花茶。古时人们会用寒露后新上的枸杞泡澡,这样做可以使人精神焕发。今人如果嫌麻烦,那可以泡上一壶酒或茶,每天坚持喝,也能起到“和颜悦色”的作用。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秋钓边,醉江蟹</b></div><br>寒露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秋季。在江南地区,人们除了赏菊花,还有吃螃蟹、钓鱼的习俗,甚至有“秋钓边”的说法。其含义就是,每到寒露时节,气温快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去,便有了人们所说的“秋钓边”。<br><br>湘南产桐子、油茶的地区均有禁山习俗,寒露开禁后方准拣山。大人小孩在这天都会上山采摘茶籽。小孩更大的乐趣则是吃“茶耳”“茶泡”。<br><br>湘西侗族人民有寒露制腌鱼的习俗。据说在这天用米酒、食盐、糯米饭、辣椒面、花椒粉、姜丝等作料腌制的鱼味道特别好。<br><br>寒露前后,虾蟹繁多。老南京人有寒露节气蒸螃蟹的习惯。俗话说:“寒露发脚,霜降捉着,西风响,蟹脚痒。”此时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所以,寒露节后,不妨进食几只肥蟹来满足自己的舌尖味蕾。<br><br>而在温州,人们除了饱尝鲜活美味的肥蟹之外,喜欢醉制别有风味的河蟹或江蟹。有的用米酒来醉,有的用盐水来呛,更有的把鲜蟹醉后再将里面膏汁挑出来单独存放,以便招待亲朋好友时品尝。<br><br>不过,过敏体质、胃寒者及孕妇、高血脂者不宜吃蟹黄,另外,现在正是柿子熟的季节,要注意螃蟹忌与柿子同吃,以免生成胃石。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觅秋茶</b></div><br>寒气露冷,秋分至寒露,为秋茶。秋茶中以正秋茶为最佳,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谓之正秋茶。茶分春秋,喝茶却能不分时间地点。寒露已过,新茶已上。 <b>节气农谚</b><div><br>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br>吃了重阳饭,不见单衣汉。<br>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br>重阳无雨一冬干。<br><br>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br>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br>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br>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br><br>品种更换,气候转暖,寒露种上,也不算晚。<br>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br>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br>寒露霜降麦归土。<br><br>寒露霜降,赶快抛上。<br>寒露前后看早麦。<br>要得苗儿壮,寒露到霜降。<br>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br><br>菊花开,麦出来。<br>秋分种蒜,寒露种麦。<br>夏至种豆,重阳种麦。<br>夏至两边豆,重阳两边麦。<br><br>麦子难得倒针雨。<br>麦浇黄芽,谷浇老大。<br>麦浇苗,谷浇穗。<br>豆见豆,九十六。<br><br>白露谷,寒露豆。<br>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br>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br>豆子寒露动镰钩,骑着霜降收芋头。<br><br>寒露三日无青豆。<br>沤了豆子收麦,沤了麦子收豆。<br>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br>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br><br>留种地瓜早收藏,着霜瓜块受冻伤。<br>收瓜被雨冲,窖如烂泥坑。<br>寒露前,六七天,催熟剂,快喷棉。<br>寒露不摘烟,霜打甭怨天。<br><br>寒露不刨葱,必定心里空。<br>九月不刨十月空。<br>零星时间莫白过,有空就把饲草割。劳动间隙把草割,不愁攒个大草垛。<br>九月树种已成熟,抓紧采集莫延误。过了秋分寒露到,采集树种要趁早;采收工具先备齐,选择树种标记号。优质壮龄作母树,病木虫蛀不能要;当家树种要多采,乡土种源不可少。采种要选好天气,风和日丽晾晒好;贮藏保管莫大意,阴雨连绵要防潮。树木栽培良种化,好种才能出好苗;男女老少齐动手,绿化家园乐陶陶。</div> 九月九,摘石榴。<br>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br>寒露柿红皮,摘下去赶集。<br>柿子红似火,摘下装筐箩。<br><br>皮红摘下来,赶快向外卖。<br>寒露柿子红了皮。<br>摘了梨,别松气,施肥浇水和掘地。<br>摘了梨,快喷药,千方百计把叶保。<br><br>今年叶子保得好,明年果子产量高。<br>叶子护不好,明年果子少。<br>今年护好叶,明年结硕果。<br>光收不管,来年减产。<br>光收不管,杀鸡取卵。<br>寒露畜不闲,昼夜加班赶,抓紧种小麦,再晚大减产。<br>骡马驴,加夜草,劲头足,干活好。<div><br></div><div>晚上不加料,白天懒拉套。<br>晚上加了料,白天蹦又跳。<br>时到寒露天,捕成鱼,采藕芡。<br>寒露节到天气凉,相同鱼种要并塘。<br>捕捞成鱼上市卖,留得小苗莫伤害。<br></div> <b>节气歌谣</b><div><br>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br>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br>留种地瓜怕冻害,大豆收割寒露天。<br>黄烟花生也该收,晴朗天气忙摘棉。<br>贪青晚熟棉花地,药剂催熟莫怠慢。<br>大棚黄瓜搞嫁接,保温保湿是关键。<br>紫红山楂摘下来,鲜红石榴酸又甜。<br>果品卸完就管树,施肥喷药把地翻。<br>采集树种好时机,乡土种源是重点。<br>畜禽喂养讲技术,怀孕母畜细心管。<br>越冬鱼种须育肥,起捕成鱼采藕芡。</div> <b>节气诗词</b><div><br>《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唐·戴察)<br><br>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br>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br><br>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br>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br><br>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br>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div> 《寒露》(左河水)<br><br>天高昼暖夜来凉,草木萧疏梧落黄。<br>日享菊香播小麦,夜尝梨贝养脾肠。<br><br>《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王安石)<br><br>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br>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br><br>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br>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br><br>《池上》(白居易)<br><br>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br>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br><br>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br>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br><br>《寒露》(韦凯)<br><br>寒寒树栖鸦,露露水中花。<br>浅井泛皎月,静秋知天涯。 《玉蝴蝶》(柳永)<br><br>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br>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br>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br>遣情伤。故人何,烟水茫茫。难忘。<br>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br>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br>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br>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br><br>《败荷鹡鸰图》(唐寅)<br><br>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br>莫言四海皆兄长,骨肉而今冷眼看。<br><br>《木芙蓉》(韩愈)<br><br>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br>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br><br>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br>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二十四节气之寒露》贵谷子<br><br>红叶深秋凝景象,蝉噤荷残偶见霜。<br>晨早洦塘腾雾气,袅袅轻盈舞逸上。 起居养生<div><br>饮食多滋阴<br><br>天凉后,很多人本能地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深秋季节寒冷而干燥,应该以保养阴精为主,正如中医四时养生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br><br>谨慎喝凉茶<br><br>进入秋季由于天气干燥,一些忙碌的上班族可能会出现口舌干燥、牙龈肿痛等上火的症状,这时候千万别盲目喝凉茶想要降火。寒露时节,上火往往是因为气阴两虚或者气不化阴,盲目喝凉茶可能会加重秋燥,耗气伤阴。<br><br>穿着别露脚<br><br>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秋冻”的日子已经结束,防寒保暖有助于防止秋季疾病的发生,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br><br>早睡不熬夜<br><br>中医认为,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利养阴,因为睡眠不足容易损耗阴血。因此,睡好觉、避免熬夜要常记心头。寒露起居原则是早起早睡,早起能顺应阳气舒张,早睡有利阴精收藏。<br><br>情绪莫焦虑<br><br>寒露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另外,深秋季节,草木槁枯,寒风萧瑟,人们容易情绪低落,有些人甚至出现季节性抑郁。中医认为,易发怒、脾气暴躁、焦虑情绪都会大动肝火,对养阴不利。此时要学会潜藏情志,当出现紧张、激动、抑郁时,学会及时调整。<br><br>运动别过度<br><br>运动锻炼可以强健体魄,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赶走秋乏,但如果运动强度太大,反而会加重人体的疲惫感。在寒露时节,由于秋高气爽,应该做一些贴近大自然的舒缓运动,如快步走、爬山等,既能收敛心神看,也可达到锻炼的目的。<br><br>一般而言,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的深秋,常在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因此,秋季养生以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为首要。</div>

相关知识

今日寒露:寒露惊秋晚 朝看菊渐黄
今日寒露
寒露:露凝而霜,菊有黄华(解码二十四节气)
今日寒露,正是桂花飘香时,上海6处赏桂绝佳地千万别错过
179首诗词新作咏寒露
秋意浓 菊花香——走进寒露第三候“菊有黄华”
今日寒露,登高、赏菊花、吃花糕……这些习俗和诗歌你知道吗?
节气|寒露三候·菊有黄华——此花开尽更无花
寒露时节赏秋华
今日寒露,气候渐冷,日照时间相对减少

网址: 今日寒露:春花秋叶皆是景,华叶焜黄也风光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57115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枫树树汁采集指南,从何而取,如何
下一篇: 关于枫叶的诗句有哪些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