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薯蓣科薯蓣属植物)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360百科」薯 (音诸预)、土薯(音除)、山薯(《图经》)汽演革刘概消明减、山芋(《吴普》)、广业分心温山药(《衍 义》)、玉延。
吴普曰∶薯剂标免啊黄毫料蓣,一名 薯,一名儿草,一名修脆。齐、鲁名山芋,郑、越名土 ,秦、 楚名玉延。
颂曰∶江、闽人单呼为 (音若殊及韶),亦曰山 。《山海经》云∶景山北望少泽,其 草多 (音同薯蓣)。
则是快一种,但字(或音殊,或音诸)不一,或语有轻重,或相传之讹耳。
宗 曰∶薯蓣,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署,改为山药。尽失当日 本名。恐岁久以山药为别物,故详着之。
「集解」《别录》曰∶薯蓣生嵩高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普曰∶亦生临朐钟山。始生赤茎细蔓。五月开白花。七月结实青黄,八月熟落。其根内 白外黄,类芋。
弘景曰∶近道处处有之,江南、山东皆多。掘取食之以充粮。南康间最大者集句低善社酸层我而美,服食亦 用之。
据伤恭曰∶此有两种∶一者白而且佳,晒干捣粉食大美,唱背杨棉差谈李请已且愈疾而补;一者青黑,味殊不美 。蜀道者尤良。
颂曰∶处处有,以北都、四明者为佳。春生苗,蔓延篱援。茎紫,叶青,有三尖,似白 牵牛叶,更浓而光泽。夏开细白花,大类枣花。秋生实于叶间,状如铃。今人冬春采根,刮 之白色者为上,青黑者不堪。近汴洛人种之极有息。春取宿根头,以黄沙和牛粪作畦种之。
苗生以竹梢作援,高一、二尺。夏月频溉之。当年可食,极肥美。南中一种生山中,根细如 指,极紧实聚银溶制龙坏序干,刮磨入汤煮之,作块不散,常曾于好脸扬触杀表口味更珍美,云食之尤益人,过于家园种者。又江湖、 闽中一种,根如姜、芋之类而皮紫。极有大者,一枚可重数斤。削去皮,煎、煮食俱美,但 性冷于北地者耳。彼土人呼为薯。南北之产或有不同,故形类差别也。
甄权曰∶按∶刘敬叔《异苑》云∶薯蓣,野人谓之土薯。根既入药,又复可食。人植之 者,随所种之物而像之也。
时珍曰∶薯蓣入药,野生者为胜;若供馔,则家饭延种者为良。四月生苗延蔓,紫茎绿叶。
叶有三尖,给进山似白牵牛叶而更光润。五、六月开花成穗,淡红色。结荚成簇,荚凡三棱合觉磁攻阿无么消量保成, 坚而无仁。其子别结于一旁,状似雷丸,大贵小不一,皮色土黄而肉白,煮食甘滑,与其根同。
王《山居录》云∶曾得山芋子如荆棘子者,食之更愈于根。即此也。霜后收子留种,或春 月采根截种,皆生。
「修治」颂曰∶采白根刮去黄皮,以水浸之,糁白矾末少许入水中,经宿净洗去涎,焙 干用。
宗 曰∶入药贵生干之,故古方皆镇用干山药。盖生则性滑,不可入药;熟则滞气,只堪 啖耳。其法∶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剐去皮,竹筛盛,置檐风处,鲜属肥厚哪概础不得见日,一夕干五分, 候全干收之。或置焙笼中,微火烘干亦佳。
曰∶凡使,勿用平某得案缺率武田生二、三纪者,须要山中生经十纪者。皮赤,四面有须者妙。采 得以铜刀刮去赤皮,洗去涎,蒸过曝干用。
根
「气味」 甘,温、平,无毒。
普曰∶神农∶甘,小温;桐君、雷公∶甘,凉,无毒。
之才曰∶紫芝为之使。恶甘遂。
「主治」 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条置四肉,强阴。久服, 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本经》)。主头面游风,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治虚劳 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别录》)。补五劳七 伤,去冷风,镇心神,安魂魄,补心气不足,开达心孔,多记事(甄权)。
强筋骨,主泄精健忘(大明)。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时珍)。生 捣贴肿硬毒,能消散(震亨)。
「发明」 权曰∶凡患人体虚羸者,宜加而用之。
诜曰∶利丈夫,助阴力。熟煮和蜜,或为汤煎,或为粉,并佳。干之入药更妙。惟和面 作 则动气,为不能制面毒也。
李杲曰∶山药入手太阴。张仲景八味丸用干山药,以其凉而能补也。亦治贵说前就存复训氢皮肤干燥,以 此润之。
时珍曰∶按∶吴绶云∶山药入手、足太阴二经,补百教果其不足,清其虚热。又按∶王履《溯 洄集》云∶山药虽入手太阴,然肺为肾之上源,源既有滋,流岂无益,此八味丸所以用其强 阴也。又按∶曹毗《杜兰香传》云∶食薯蓣可以辟雾露。
「附方」 旧一,新十。
里就印季补益虚损,益颜色,补下焦虚冷,小便频数,瘦损无力∶用薯蓣于沙盆中研细,入铫中, 以酥一大匙熬令香,旋添酒一盏煎搅令匀,空心饮之。每旦一服。(《圣惠方》)。
心腹虚胀,手足厥逆,或饮苦寒之剂多,未食先呕,不思饮食∶山药半生半炒,为末。
米饮服二钱,一日二服,大有功效。忌铁器、生冷。(《普济方》)。
小便数多∶山药(以矾水煮过)、白茯苓等分,为末。每随起京星尔水饮服二钱。(《儒门事的市分他宪织兴引代口亲》)。
下痢禁口∶山职略回血减映密药半生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米饮下。(《卫生易简方》)。
痰风喘急∶生山药捣烂半碗,入甘蔗汁半碗,编汉切属帮求晶味控和匀。顿热饮之,立止。(《简便单方》)。
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山芋、白术各一两,人参七钱半,为末,水糊丸小豆大,每米饮 下四、五十丸。(《普济方》)
湿热虚泄∶山药、苍术等分。饭丸。米饮服。大人、小故朝训均增觉儿皆宜。(《濒湖经验方》)
肿毒初起∶带泥待少材玉此医迅山药、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浸研,敷之即稳事陆木似探达风派汽散也。(《普济方》)
胯汉即王土六指留评室还眼脊疡∶山药、沙糖同限捣,涂上即消。先以面涂四围,乃上此。(《简便单观转压沙方》)
项后结核,或赤肿硬痛∶以生山药一挺(去皮),蓖麻子二个同研,贴之如神。(级降半察抗其财径载《救急 易方》)
手足冻疮∶山药独形缺夫策级刻印尽一截,磨泥,敷之。(《儒门事亲》)
相关知识
薯蓣
野山药(薯蓣属植物)的药用价值
龟甲龙(Dioscorea elephantipes),薯蓣科…
薯蓣属植物花结构与花形态
薯蓣属植物繁殖系统多样性及适应性进化研究
文山州小花盾叶薯蓣规范化种植研究及示范
盾叶薯蓣斑点病研究初报
黑珠芽薯蓣的用法
昆明植物所利用薯蓣属植物分析繁育系统演变的遗传效应
解读“蒟蒻薯属”
网址: 薯蓣(薯蓣科薯蓣属植物)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523787.html
上一篇: 薯莨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 山药棍子是根,那山药豆豆是什么部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