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普陀鹅耳枥的历史和研究成果。

普陀鹅耳枥的历史和研究成果。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1-10 06:13

1930年由植物分类学家钟观光教授发现,1932年由林学家郑万钧教授命名为普陀鹅耳枥。当时世界仅存1株普陀鹅耳枥野生植株,位于浙江舟山普陀山风景区的佛顶山慧济寺西侧,树龄约250年。是《国家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名录》中现存植株最少的一个物种,有“地球独子”之称。2011年9月29日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太空育种试验的四种中国特有树种中就包括普陀鹅耳枥。















普陀鹅耳枥

从2000年开始,浙江省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俞慈英女士带领的研究组对该树种的保护和解濒技术进行了持续的攻关研究;通过有性和无性繁殖的方式,不断扩大子代种群规模,已育的普陀鹅耳枥子代苗木经达到3万余株。[2]

2022年12月,上海辰山植物园内自栽植的普陀鹅耳枥首次结果。[8]

播报

形态特征

乔木;树皮灰色;小枝棕色,疏被长柔毛和黄色椭圆形小皮孔,后渐无毛而呈灰色。叶厚纸质,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5-10厘米,宽3-5-5厘米,顶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不规则的刺毛状重锯齿,上面疏被长柔毛,下面疏被短柔毛,以后两面均渐变无毛,仅下面沿脉密被短柔毛及脉腋间具簇生的髯毛,侧脉11-13对;叶柄长5-10毫米,上面疏被短柔毛。



普陀鹅耳枥-叶



普陀鹅耳枥-叶



普陀鹅耳枥-树干

果序长3-8厘米,直径4-5厘米;序梗、序轴均疏被长柔毛或近无毛、序梗长约1.5-3厘米;果苞半宽卵形,长约3厘米,背面沿脉被短柔毛,内侧基部具长约3毫米的内折的卵形小裂片,外侧基部无裂片,中裂片半宽卵形,长约2.5厘米,顶端圆或钝,外侧边缘具不规则的齿牙状疏锯齿,内侧边缘全缘,直或微呈镰形。小坚果宽卵圆形,长约6毫米,无毛亦无腺体,具数肋。[3]

普陀鹅耳枥-果



播报

生长环境

分布区受海洋气候影响,全年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16.3℃,1月平均气温5.5℃,8月平均气温26.8℃,最热月平均气温不超过30.1℃,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3℃,雾期长,相对湿度达90%左右,年降水量平均1200毫米,雨日一般在150日以上。土壤为红壤 ,pH值5.5-5.7,土层较厚,有机质含量4.8%,肥力较高。普陀鹅耳枥于长期生活在云雾较 多,湿度较大的生境里,比较耐阴。[4]

普陀鹅耳枥[3]



播报

分布范围

普陀鹅耳枥是中国特有种,仅见于浙江舟山群岛。模式标本采自普陀岛。[3]

普陀鹅耳枥



播报

繁殖方法

普陀鹅耳枥可采用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4]

普陀鹅耳枥



播报

主要价值

普陀鹅耳枥中国特有珍稀植物,现仅存一株,在保存物种和增添普陀岛自然风景区景色方面都有重要意义。[4]

普陀鹅耳枥



播报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1999年8月4日——Ⅰ级。[5]

普陀鹅耳枥[3]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极危 (CR)。

保护现状:濒危种。仅分布中国浙江。

灭绝原因:因植被受到破坏,生境趋于恶化, 常受大风侵袭,更新能力极弱,濒临灭绝。

保护措施:普陀山现划为中国国家重点自然风景保护区,并设置管理局,对该种的保护极为重视,为了防止游人攀折,已在植株周围加坝围护。当地管理机构和杭州植物园已引种栽培,并进行各种繁殖试验。[4]

林学家们已经通过就地保存、迁地保护、人工辅助授粉、人工播种和扦插繁育出大量普陀鹅耳枥树苗,使其暂时脱离灭绝危险,接下来,将持续对果实成熟情况、种子饱满率进行监测。

https://www.xhspx.com/index.php/vod/detail/id/270772.html

相关知识

珍稀植物普陀鹅耳枥 普陀鹅耳枥介绍 普陀鹅耳枥树在哪个位置
中国最珍稀的10种植物,:你知道这10种宝藏吗?
【中科院之声】种子传奇丨凡此种种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浙江和时间赛跑
浙江日报: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浙江和时间赛跑
50余株“极危物种”银缕梅重回临安清凉峰: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浙江和时间赛跑
走进成都植物园:从“地球独子”到“花开各地” 看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之路|生物多样性日
中国十大珍稀保护植物
走进成都植物园:从“地球独子”到“花开各地”看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之路|生物多样性日
世界濒临灭绝的植物

网址: 普陀鹅耳枥的历史和研究成果。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52050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舟山:舟山市普陀鹅耳枥保育项目获
下一篇: 地球独子—普陀鹅耳枥︱国宝知多少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