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λ值(λ=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并绘制出如

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λ值(λ=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并绘制出如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1-08 08:25

题型:多选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8 题号:11606723

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λ值(λ=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并绘制出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关于叙述正确的是(  )

A.第1~3年,甲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c点对应的时期,甲、乙种群数量相等的可能性极小C.乙种群在这4年中,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第2年末,甲种群数量比乙种群数量多

更新时间:2020/11/17 00:53:45 |

抱歉! 您未登录, 不能查看答案和解析点击登录

相似题推荐

【推荐1】科研小组对某地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Nt+1/Nt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t+1表示第t+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种群在t3后数量达到K值,这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B.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

【推荐2】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酵母菌分别接种到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温度下振荡培养。则对两种菌体生长趋势的预测及解释合理的是(       )

A.开始一段时间,硝化细菌和酵母菌都能快速增长,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B.硝化细菌会呈“S”型增长,因为它是自养型细菌C.酵母菌会呈“S”型增长,因为它能利用铵盐合成有机物D.酵母菌是异养生物,由于培养液中缺少有机物,因此酵母菌不能存活

【推荐3】濒危动物M迁入一个新生境后。在2016-2023年间,该种群的数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年份(年)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种群数量(只)132652210360420418422A.该新生境中,动物M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20只B.在2016-2018年间,该种群种内的竞争趋于激烈C.在2021~2023年间。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可能是稳定型D.在2016~2023年间,调查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为标记重捕法

相关知识

关于如图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D.如果用Nt= Noλt表示——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1.1 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学设计)
图甲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曲线,图乙表示某区域不同年份甲树种与乙树种存有量的比值(C值=甲存有量/乙存有量)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某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种群数量/(t
如图两条曲线代表A、B两种生物种群数量Nt(横坐标)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纵坐标)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Nt+1。其中A生物种群的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
互花米草是一种外来物种,给当地物种带来一定的冲击,威胁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完成下列各题:(1)互花米草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能力很强,入侵后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 题目和参考答案——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种群生态学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第4章.ppt
食物链(网)中生物数量的变化及能量流动计算专题课件

网址: 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λ值(λ=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并绘制出如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49484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
下一篇: 合肥这里首次发现中国淡水蛏,是我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