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苏轼写春分的一首诗,蕴含人生大智慧,读后令人受益匪浅!

苏轼写春分的一首诗,蕴含人生大智慧,读后令人受益匪浅!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1-04 23:19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帝王在春分需要进行祭日的礼制,而民间则把春分当做踏青的正式开始。于是文人们便纷纷在春分这天踏青写诗,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传世名篇。恰逢今天正值春分,小编在这里便向大家介绍一首有关春分的诗。它出自于苏轼之手,名为《癸丑春分后雪》。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世称苏东坡、苏仙。其善于从人生境遇中总结经验,从客观事物中找寻规律。所以苏诗的一大特色,便是即便是写的极其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蕴含着人生大智慧。《癸丑春分后雪》便是这样的一首诗。

《癸丑春分后雪》是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春分日的雪景,抒发了苏轼对雪后桃李漫天飘零的同情,寄托了苏轼官场失意,怀才不遇的情怀。同时,也蕴含着人生大智慧,读后令人受益匪浅。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苏轼的这首《癸丑春分后雪》: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首联“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即春分下雪是很少见的,一旦遇到,桃李便要受罪了。春分下雪算得上是奇景,毕竟很难遇到。而桃花、李花,在春分前后正是将开未开的时节,所以苏轼这里说是“半开”,便很生动形象了。而桃李芬芳只在春天,它没有梅花那种耐寒傲雪的骨气,自然就经不起春雪的威猛欺凌了。

颔联“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则是说梅花有自知之明,早在春分下雪之前,就渐渐落地了。桃花、李花虽然还是半开,但也只能在这场雪的打击下化作柳絮,漫天飘零了。诗到这里,不禁让人联想到苏轼的经历。仿佛这雪下的桃李,就是苏轼他自己。自从走入官场,就注定了一生被贬,四处奔波的命。

颈联“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即春神不按常规来安排季节物象,这次竟然还巧发阴谋,暗设机关。言下之意,就是春神故意降雪图谋摧残半开的桃李。“东君”,是中国民间信仰的司春之神。唐代王初有《立春后作》云:“东君珂佩响珊珊,青驭多时下九关。方信玉霄千万里,春风犹未到人间。”

尾联“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即自古以来春神操纵的阴晴冷暖,就难以预料。所以即便春分是气候变暖的时节,也要留着冬天的衣服准备御寒呀。由此可见,苏轼对雪后桃李漫天飘零的同情,字里行间更是有着指责“东君”之意。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苏轼这首诗,也理应这么看。它暗喻了当时掌权者们的黑暗,不分青红皂白,就巧立名目,使得很多有如“桃李”般的有志之士,得不到正常的绽放。同时,“春分下雪”这一事件也启迪着人们,世事难料,要提前做好准备,预防任何意外状况的出现。

综观苏轼的这首诗,虽然描写的只是大自然中的景象,但是苏轼从中引出的深意,以及总结出的启迪性人生智慧,却是读后令人受益匪浅,值得一读再读的。最后,愿我们都谨记末雨绸缪。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苏轼咏花词所蕴含的生命情思
苏轼笔下的冬天,写尽世间冷暖,说透人生百味
大雪节气,最宜赏梅,一首《红梅》,感受苏轼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苏轼《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全诗翻译赏析
苏轼看到初夏的石榴花,写下一首婉约词,词意唯美读来让人心醉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词,苏轼《春宵》
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都说“水性杨花”,苏轼却不这么看,写下一首绝唱,堪称压卷之作
【今日春分】草长莺飞 柳暗花明

网址: 苏轼写春分的一首诗,蕴含人生大智慧,读后令人受益匪浅!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44878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春分|燕子归来,春花烂漫
下一篇: 秦 青 | 春分已至花儿开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