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不同密度、施氮量组合对小麦花后氮素分配和氮代谢的影响

不同密度、施氮量组合对小麦花后氮素分配和氮代谢的影响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5-01-03 06:16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它的籽粒产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不同种植密度下,氮肥的合理施用,不仅可以增加小麦的籽粒产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本研究以黄淮海麦区主栽小麦品种矮抗58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的施氮量对冬小麦植株生长生理、氮素转运吸收和花后氮代谢的影响,寻求该地区合理的氮肥施用模式。1、在小麦的整个生育季中,氮肥对群体质量的影响是通过提高个体的质量来完成,且在生育的后期对密度进行补偿。施氮量的增加可以显著的增加小麦的株高、群体数以及旗叶叶绿素的含量。随着小麦开花后天数的推进,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呈现降低趋势,且不同密度处理下存在差异,小麦旗叶胞间CO_2浓度整体表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结合密度,无肥区和低肥区不同种植密度间胞间CO_2浓度差异较大,中肥区差异较小,高肥区基本无差异。小麦旗叶蒸腾速率整体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中肥和高肥处理下,密度间差异不大。2、小麦开花期群体干物质随着施加氮肥量的增加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_2处理下表现最高;密度处理间差异不大;随生育期进行,群体干物质升高;开花期小麦植株穗部群体干物质最大,其次是茎节,然后是叶;从倒一叶到余叶群体干物质呈逐渐降低趋势;从倒一节到余节,群体干物质逐渐减少。成熟期,籽粒部分的群体干物质最大,其余部位和开花期趋势表现一致。3、小麦生育进程中开花期和成熟期叶片及茎鞘的氮素积累量及转运量随着小麦冠层的下降表现为降低趋势,而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小麦叶片和茎鞘的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则随着冠层的下降表现为降低趋势。小麦植株各部位的氮素转运量对籽粒的贡献率在0.01%~32.57%之间,随施加氮肥量的增加,颖壳和穗轴对籽粒的贡献率呈现减小趋势,N_0处理下最高。在N_3处理下,小麦植株各部位贡献率达到最大。小麦植株各部位对籽粒的贡献率在N_2和N_3处... (共71页)

相关知识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不同株高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灌溉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植株花后氮代谢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氮肥后移对不同氮效率水稻花后碳氮代谢的影响
施氮对不同肥力土壤小麦氮营养和产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
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强筋小麦籽粒淀粉合成及品质的影响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与影响论文
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垂穗披碱草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衰老及粒重的影响
氮磷钾配施对小麦植株养分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网址: 不同密度、施氮量组合对小麦花后氮素分配和氮代谢的影响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42273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多花黑麦草对不同形态氮的吸收动力
下一篇: 如何正确处理彼岸花的休眠期(彼岸

推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