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竹林隐士” 到“世界公民”
2019年是大熊猫被发现150周年。
大熊猫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人们习惯用憨态可掬来形容大熊猫,有大熊猫的地方一定充满了欢声笑语,无论是幼年的大熊猫还是成年大熊猫,都能引来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最受大众喜爱的近距离接触大熊猫场所,严冬也好酷暑也罢,前往基地观赏大熊猫的人络绎不绝。每当有幼年大熊猫出生征名之时,成百上千万的可爱名字纷至沓来。
可以说,大熊猫人见人爱,那么它是如何从无人问津到争相宠爱的呢?
大熊猫
发现大熊猫
1869年初春,阿尔芒·戴维长途跋涉从成都来到邓池沟天主教堂,阿尔芒·戴维将是邓池沟天主教堂的第四任神父。
阿尔芒·戴维是法国人,他从小喜欢大自然,在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博物学家。在戴维成为天主教会神职人员的第二年,他提出要到中国传经布道,这份请求直到戴维36岁时才获得准许。在戴维临走时,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米勒·爱德华兹教授提出,希望戴维可以帮助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到中国采集动植物标本。
热爱探险,与大自然亲密接角,已经成为阿尔芒·戴维生命的一部分,无论走到哪里,只有一有机会,戴维就会深入大自然,追寻生灵的足迹。到达邓也沟不久,戴维被神秘莫测的红山顶吸引,一次又一次地深入。在这里,戴维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动植物,其中包括有川金丝猴和鸽子花(学名珙桐,在地球上生存了上百万年,属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是植物界的“活化石”也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1869年3月的一天,阿尔芒·戴维和学生在一户李姓主人家歇脚。在这户人家,戴维看到了一张奇特的动物毛皮,阿尔芒·戴维在当天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在返回教堂的途中,本山谷最大的地主李先生,邀请我到他家喝茶,吃甜点。在这个异教徒家里,我看到一张从未见过的黑白兽皮,个体相当大,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动物。我的猎人告诉我,他们明天就要去寻找这种动物。它将会成为科学界一个有趣的新种属。”
在戴维的请求下,猎人们于1869年4月1日捉到了一只“黑白熊”,它黑白分明,圆脸大眼,美丽灵动,令人惊叹,招人喜爱。阿尔芒·戴维指挥工匠做了一个牢固的大木笼,以便自己对这个奇特的物种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然而,由于饲养不当等原因,这只“黑白熊”不久便悄然离世。阿尔芒·戴维只好将其解剖,并将骨骼制成标本,编号登记后寄往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阿尔芒·戴维也就成了第一个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大熊猫的外国人。
大熊猫发现者-阿尔芒·戴维
从“大猫熊”到“大熊猫”
米勒·爱德华兹教授经过研究确认: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猫熊相似的另一种较大的猫熊,便正式给它定名为“大猫熊”。
1939年,重庆平明动物园举办了一次动物标本展览,其中“猫熊”标本最吸引观众注意。那个时候,标牌采用流行的国际书写格式,分别注明中文和拉丁文,但由于当时中文的习惯读法是从右往左读,所以参观者一律把“猫熊”读成“熊猫”。
久而久之,人们就约定俗成地把“大猫熊”叫成了“大熊猫”。
台湾有家报纸曾撰文给“熊猫”正名,但人民已经习惯,反而觉得“猫熊”不那么顺口了。从此,“大熊猫”这个现代名称就这样诞生了!
国宝大熊猫
国宝大熊猫
事实上,大熊猫登上国宝之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点。
据《旧唐书》记载,公元685年,倭国遣唐使来大唐上述请求更改国名,唐睿宗李旦说:“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国名为日本”为了表示大唐对番邦的友好,当时掌权的武则天就赠送了两只熊猫给日本,随同遣唐使一同返回了日本。而日本《皇家年鉴》记载,武后垂拱元年(685年),临朝称制的太后武则天就曾送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白熊”和70张“白熊”毛皮。
自此开始,大熊猫屡次被赋予友好使者的使命。
以国礼身份走出国门的第一对大熊猫,是北京动物园的“碛碛”和“平平”。1957年4月,苏联元帅伏罗希洛夫访问中国,他参观北京动物园之时,被大熊猫国深深吸引,提出希望得到这种迷人的动物。于是,动物园工作人员挑选出了最优秀的一对大熊猫(雌性大熊猫“碛碛”和雄性大熊猫“平平”)赠送给苏联,同时借以祝贺十月革命胜利四十周年。
因为“碛碛”二字太过生僻,改用了同音字“姬姬”。
关于“姬姬”,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后续故事。未成年大型哺乳动物之中,辨别性别最难的当数大熊猫。因为这,“姬姬”在到达莫斯科动物园之后,被认定并非雌性而是雄性,要求北京动物园予以调换。无奈之下,北京动物园只好另选了“安安”将“姬姬”换回。事实上,“姬姬”的确是雌性大熊猫,而“安安”是百分百的雄性大熊猫。
“熊猫外交”自此开启:
1972年大熊猫“兴兴”和“玲玲”到达美国首都华盛顿;
1972年大熊猫“兰兰”和“康康”到达日本东京;
1974年大熊猫“黎黎”和“燕燕”到达法国巴黎;
1974年大熊猫“佳佳”和“晶晶”登上飞往英国伦敦的飞机
……
《熊猫中国:中国大熊猫纪实》
世界自然遗产
然而,诸多因素造成大熊猫死亡率居高不下,再加上繁殖后代困难等原因。1982年,中国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后做出决定,不再以国礼形式赠送他国大熊猫。与此同时,大熊猫的繁育保护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倡议与努力之下,征得中国同意后,大熊猫研究与保护工作提上日程。1980年,中国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在荷兰正式签订了《熊猫行动计划议定书》。1983年,中外合作重大项目——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建成,同年,国务院同意设立卧龙特别行政区。
自此,大熊猫研究与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多年的努力,国宝大熊猫终于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从濒危改为易危。
2000年3月,以“四川大熊猫自然遗产”名义启动了卧龙—四姑娘山“申遗”。然而,最初的兴奋过后,工作人员发现“申遗”的准备工作还存在着许多漏洞,同时,雅安宝兴在得知“申遗”后,也表示出了自己在大熊猫发现与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最终,四川省协调统筹全局,决定整合邛崃山脉八个自然保护区,齐心协力开展“申遗”。
2005年国庆前夕,大熊猫栖息地“申遗”正式迎检。
2006年,第三十界世界遗产大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21名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一致举手,将中国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世界自然基金会会徽
大熊猫在成为大熊猫之前,有一些更加凶猛更加强大的名字,比如《诗经》中称作貔(pí)貅(xiù)或貅、《蜀都赋》中称食铁兽、《毛诗广要》中称白罴、《尔雅》中称白豹、《蜀中广记》中称为猛豹等等。
无疑,大熊猫这个名字是最恰当、最适合的。
从“竹林隐士” 到“世界公民”,大熊猫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精彩名片,更是现代文明进程的有力见证。
相关知识
花中的隐士菊花
公民凯恩 Citizen Kane
哪种花卉有花中隐士之称
花中隐士是哪种花
网络教育时代下的“世界公民”:历史背景下的虚幻文化多元化
花中隐士——菊花
花中隐士是什么花?
竹林碳汇
菊花,花中隐士者
“世外隐士”菊花
网址: 从“竹林隐士” 到“世界公民”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063862.html
上一篇: 兴业银行信用卡欢迎您 百变熊猫基 |
下一篇: 花楸村竹林中的世外桃源 |
推荐分享

- 1君子兰什么品种最名贵 十大名 4012
- 2世界上最名贵的10种兰花图片 3364
- 3花圈挽联怎么写? 3286
- 4迷信说家里不能放假花 家里摆 1878
- 5香山红叶什么时候红 1493
- 6花的意思,花的解释,花的拼音 1210
- 7教师节送什么花最合适 1167
- 8勿忘我花图片 1103
- 9橄榄枝的象征意义 1093
- 10洛阳的市花 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