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享 少年文学新星|曾诚:以一杆秃笔充作武器,大笑着走进文海的原野

少年文学新星|曾诚:以一杆秃笔充作武器,大笑着走进文海的原野

来源:花匠小妙招 时间:2024-12-10 02:52

“浙江省少年文学新星丛书·第四辑”征稿于2016年12月20日发文启动,2017年5月底止,经各单位选送,丛书组委会共收到书稿150余份。经组委会和专家老师评选,张菽桐等10位同学入围2017年度《少年文学新星丛书·第四辑》并获“少年文学新星”荣誉称号,叶子诗缘(组合)一并入选。现特制作2017少年文学新星系列,让我们一睹他们的风采。

曾诚

平阳县水头镇第一中学(原就读平阳县水头镇第一小学)

作品《数字长城》

曾诚,一次次在梦想与现实中穿梭,抓取天上飘过的星星。手持文字,大胆前行,在人生的迷雾中丢出闪耀的纸飞机;时而点着火把,在人类幽深的心灵中挖掘和采集藏在宇宙最深处的秘密。画笔和钢笔在手里交替,且看那天地翻覆,在风雷变幻的大千世界里,始终寻找那一片蓝天白云……

获奖荣誉:

简书和新浪微博认证的推荐作者;

2017年6月作品入围浙江省作家协会少年文学分会2017《少年文学新星丛书·第四辑》。

《数字长城》书影

曾诚访谈:

Q:介绍一下《数字长城》这本书。

A:《数字长城》和它的主角一样,简单、生涩。把它放到文山文海中,就像把一个四岁的孩子扔到了大都会的街区中央,看着灯红酒绿在周围旋转,感到无所适从。我是闲暇之际放下画笔抓起的钢笔,像关村西博士那样营造自己的“数字长城”。数字长城是弗兰肯斯坦另一个形象的倒影,它其实并不像结尾那样改变了世界,而是世界改变了它。《数字长城》就是我的一部成长传记。它记录了我小学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和每一次进步的喜悦,更有天马行空的科幻故事。集结成书,是对我文笔的一种升华,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就像煤灰中析出的琥珀,我把它们捡起来,镶嵌在一个指引方向的手电筒上,为我照亮更宽阔的路。

Q:入选《少年文学新星丛书·第四辑》,对你来说是个什么事件。

A:我是个“开放的内向者”,虽然表面上说着不想把文章给别人看,心里却狂喜了很久。这本书的出版,是我小学阶段所写文字的一次汇总,也是我实力的一次证明。

Q:书马上要出版了,是怎样的心情。

A: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就像是马克·吐温笔下那个得到了一百万英镑的流浪汉,心中狂喜,但也害怕,害怕周围无数人的评论。我在最后整理稿件时,才发现中间各种各样连自己都想笑的文字,于是数字长城又刮起了一场头脑风暴。搞硬科幻的总喜欢死板地推敲,不过还好,既然这扇门都开了,我也不再推推敲敲了。

Q:梦想是什么,文学在生活中的位置。

A: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航空工程师。我小时候喜欢汽车,那些塑料和电子组成的物件曾无数次疯狂地在客厅地板上飞驰。直到有一天,我在邻居哥哥家看见了遥控直升机,我想象着那共轴双三角翼划过空气的样子,旋转的好像不是它而是被它带动的整个世界!自此以后,我就迷上了天空,迷上了那一抹纯洁的蓝……未来是多变的,多样的,怀揣这个梦想却也知道实现的困难。文学就像我设计的第一架“纸飞机”,让它替我穿越人生、未来和现实交织的迷雾,把一丝光送向我的前方。

Q:平时写作和学习有冲突吗,怎么平衡。

A:小学阶段,时间是很充裕的,写作都是在晚上写完作业后进行的,现在只能放到周末。灵感会突然出现,就像《球状闪电》中的空泡,捉摸不定,却总是会在特定的情况下激发出来。我习惯揣一支钢笔在身边,就像把那些稍纵即逝的星星摘下来,在手里抚弄一阵,便灌入钢笔中,化几行文字的彩虹。

Q:谈谈特别喜欢的作家或文人,他们对你写作的影响。

A:戈尔丁的思想是深邃而深刻的,他并不是什么特别的大作家,只是一位采掘人心灵深处秘密的矿工,在别人歌颂地表的结晶时,只有他默默地循着矿脉探索。在大人们眼里,孩子们是美好的、纯真的、善良的,却没有看见孩子的心,无法度其腹。《蝇王》打破了写儿童的惯例,戈尔丁是不多的能看透孩子的人,孩子的心并没有受到污染,可心智的不成熟和人类的天性却暗暗发挥着作用。这种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在洞穴边火堆前一个个寒冷的夜晚中代代传承,只有人的成长才能将之抹去。它最终把珊瑚岛变成了人间地狱。《蝇王》对应着现实:青少年犯罪、校园欺凌,字里行间的凝重与讽刺,带给了戈尔丁诺贝尔文学奖,也带给我的作品更深层次的灵魂。

Q:介绍你喜欢的书籍,谈谈感受。

A:我喜欢刘慈欣的书。而我这里要介绍的是一本小说《装台》,作者装了一个大台,在这个台上穿梭游走的,是一群在忙忙碌碌世界中讨生活的小人物。装台人是舞台之花身后的茎根,点缀成就其他人的每一场演出,用血汗和双手撑起家的台。情节一波三折,小人物的命运坎坷无常。在社会的大船上随波逐流,每一个宝藏都能暗藏锋刃。一个又一个转折变换,引得我一次次惊奇。物质和精神的泥潭之中,只有朴素的装台队长还有纯洁的一片心灵,却也正一点一点被剥蚀着,陷入迷茫。

Q:平时写作有什么怪癖吗,或者在写作的过程中有趣的经历。

A:怪癖吗?总是把题目放到最后写。也不是没有题目瞎写,围绕主题的框架是打好的,我只是拿着框架的设计图来布置内设,因为题目中心能明白,但要给这个中心裹上糖衣对我而言很棘手,有时思绪快爆棚了,就先把写出来。我取题目一般都比较随意,基本上都是直接拿文章写的人或事扔上去……是的,相当奇葩的怪癖。

Q:平时还有哪些兴趣爱好。怎么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A:兴趣爱好自然是画画了。其实,写作才是所谓的“还有的兴趣爱好”。我尤其擅长处理阴影和黑白关系。因为我从小到大几乎没几幅画能反射别的光的。我认为画画和写作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课余时间要么发呆,要么画画,对着画或者书上某一页的某一段发呆。神经细胞饱蘸这些浓墨,在脑细胞铺开的纸上涂抹,就这么消耗一段时光。

Q:家庭生活、教育的氛围是怎样的。

A:我们家仿佛是裹在芯片的概率云下的。爸爸是医生,妈妈是会计,但家里的信息设备一直很发达。我们家的电器除了冰箱都几乎没有拿到外面修理过(老爸自己修)。我房间是书房改造的,还有大书柜,放了很多书和摆件。我有自己的电脑,经常就泡在那儿,以前就像古代的炼丹家一样,知道这个怎么做那个怎么做却不知原理,也就停留在操作界面的水平,从四年级开始才深入进去。我有好几部作品是研究计算机运行过程中催生出来的(说直白些就是打游戏),这些在给我带来一个欢乐的电子世界的同时,为我提供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

作品选摘:

一只蝴蝶停在窗台上,昌宁丢下书本,拿上本子飞奔过去,用拙劣的画技拿着铅笔要把它画下来。这是他见过最美丽的一只蝴蝶了,翅膀张开仿佛是一座小小的彩虹桥。他注意到了那对鲜艳翅膀上的小茸毛,但又不敢伸手去,怕惊走了。周围的男孩儿都好奇地围过来看,发现他在画蝴蝶,却一点也不像,反倒像一个丑蛾子。一个调皮蛋走上来,笑话他娘娘腔。他不为所动,继续画。他见昌宁没反应,恶从心生,一脚下去,那座小彩虹立刻化为一堆污秽碎片,昌宁恼羞成怒扑上去,跟对方扭打一起。令其他同学吃惊的是这个平时他们眼中的娘娘腔竟有这样大的力气。这是昌宁第一次被叫家长,那个男孩儿手背抓破了,头上也挨了重重的一拳。

回去以后,立伟狠狠地训了昌宁一顿。

“你都上小学了,能不能玩一点男孩子玩的东西?老去看蝴蝶,蝴蝶有什么好看的?”立伟训斥道。

“我……我只是觉得蝴蝶好看。”昌宁委屈地说,“翅膀上的彩色的粉末……闪亮亮的,很漂亮……”

立伟长叹一口气,大儿子和小儿子简直是天壤之别。昌明在昌宁那么大的时候喜欢打游戏,天天放学跑去游戏厅玩《星际大战》,把零花钱玩光了不说,还从他抽屉偷了一张国债券。他为此恼火了很久,但比起昌宁毕竟好得多,至少有男孩样儿。

“唉,你啊,整天就知道看蝴蝶。长大能有什么出息?别的不说,你看蝴蝶也罢,可总该干点男孩子该干的事情。”立伟说,有些不耐烦。

“蝴蝶好看,我就要看蝴蝶。给我十大包白兔奶糖我也不要。就要看蝴蝶。”昌宁嘟着嘴大叫。

“真是的……朽木不可雕啊。你爱怎么样怎么样吧。以后别怪我当初没跟你说。”立伟摇着头走了,不过他有一点高兴,儿子刚刚那样说话,肯定是提条件了。七岁的孩子不都是这样?十包糖果是小事,能把性格改过来才是大事。他立刻去弄了十包糖果来。



可是令他傻眼的是昌宁这个七岁孩子是实话实说的,真的不要。立伟又加了两包麦丽素,还是打不动。收买不成,只好无奈地走了。

“我就喜欢蝴蝶……”昌宁蹲在院子一角,小声说。

时光飞逝,昌宁小学毕业、中学毕业,现在要参加了高考了,当然也知道了那些粉末是蝴蝶的茸毛。他不仅保送跳过了高二高三,第一次就考出了全县第六的好成绩。这令立伟很惊讶,他一直觉得这个孩子不可能有大出息,于是在考前轻蔑地许下诺言,说要是考到前一百名就满足他提出的愿望。他根本没把这当回事,可现在却不得不为自己当初的轻敌履行诺言了。不过立伟此时除了懊恼,更多的还是高兴。

“想要什么,尽管说吧。”立伟拍拍儿子的肩膀。

昌宁拿出一张纸,上面画着一个正在用显微镜的孩子:“我要买一台这个,还有一块高倍放大镜。”

“做什么?”立伟有些诧异,但心里已经猜出来儿子打算干什么了,知子莫过父。



“当然是看蝴蝶啦。有这两件东西,我才能好好看看这些小家伙的翅膀。”昌宁兴奋地说。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立伟只好硬着头皮答应。搞到这些东西可不是简单事,放大镜店里能买到,做衣服用的多,但那台高倍显微镜让他费了好一阵子功夫。把胶卷厂里的采购员调出去一半才找到一台德国的进口货。

之后,越来越多镇上的好奇的孩子们被吸引过来,看他这台能把东西放得很大很大的小机器。而昌宁骄傲地向他们介绍自己所知道的跟蝴蝶有关的东西,孩子们都喜欢他,每次都能听到很多神奇的事情。渐渐地,大家不再叫他“喜欢看蝴蝶的娘娘腔”了。

暑假结束了,昌宁报考的是生物学专业,很符合他。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花卉旅游:冉冉上升的文旅新星
《原野》里的人性与人性里的“原野”
十三师新星市调整种植结构 为职工群众致富增添新动力
兰花新星——大花蕙兰
新县新星小学第八届校园兰花节开幕啦!
花的原野电子期刊手机版
兰花中三大奇花之首,一杆多花,花中有花,便宜还好养
走进曾孝濂植物艺术展,一睹“花花世界”风采
花匠揣绝活 菊园育新星
新星(Nova)

网址: 少年文学新星|曾诚:以一杆秃笔充作武器,大笑着走进文海的原野 https://www.huajiangbk.com/newsview100729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新星、人民文学版、贵州版阿婆目录
下一篇: Muerte en el Nil

推荐分享